当前位置:首页 > 第1讲.集合、简易逻辑含答案
对于条件p和结论q,“若p成立,则q成立”是一个命题,这个命题的真假反映着这一推理过程的正确与否.我们在判断这类命题的真假时,只关心推理过程是否严谨正确,而不关心条件和结论的真假.
【备注】人教B版课本(选修2-1)的例子:
原命题:?x,y?R,如果xy?0,则x?0. 逆命题:?x,y?R,如果x?0,则xy?0. 否命题:?x,y?R,如果xy?0,则x?0. 逆否命题:?x,y?R,如果x?0,则xy?0.
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将“?x,y?R,”省略,而不会对命题的表述以及相关命题的书写造成困扰.
但如果我们要写该命题的否定,则一定不能省略“?x,y?R,”,例如此命题的否定为“?x,y?R,满足xy?0,但x?0.” 下面再给一例:
命题p:若a?0,则关于x的方程ax2?2x?1?0至少有一个负数根.
该命题的否定为“?a?R,满足a?0,但关于x的方程ax2?2x?1?0没有负数根.” 而并非“若a?0,则关于x的方程ax2?2x?1?0没有负数根.”
原命题:若p则q;逆命题:若q则p;否命题:若?p则?q;逆否命题:若?q则?p. 原命题与逆否命题同真假;逆命题与否命题同真假. 【备注】例如以下两个命题等价:
大前提:已知平面上不同的n个点(n≥3)组成的点集
命题p:若过点集中任意两点的直线上均存在点集中的另外一个点,则点集中的n个点共线. 命题q:若点集中的n个点不同时在某条直线上,则存在仅通过点集中的两个点的直线.
三、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如果推理过程“p?q”(读作p可以推出q)是正确的,那么称p是q的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件;反之,如果推理过程“p?q”是错误的,那么称p是q的不充分条件,q是p的不必要条件.特别的,如果推理过程“p?q”是正确的,那么称p是q的充分必要条件,同时q也是p的充分必要条件,此时也称p与q是等价的.
真题再现
(2012年北京)设a,b?R.“a?0”是“复数a?bi是纯虚数”的( )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解析】 B
第1讲·教师版
9
小题热身
1、
(2011年福建)若a?R,则“a?2” 是“?a?1??a?2??0”的( )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2、 (2009年安徽)下列选项中,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的是( )
A.p:a?c?b?d q:a?b且c?d
B.p:a?1,b?1 q:f?x??ax?b(a?0,且a?1)的图象不过第二象限 C.p:x?1 q:x2?x
D.p:a?1 q:f?x??logax(a?0,且a?1)在?0,???上为增函数
3、
(2011年山东)对于函数y?f?x?,x?R,“y?f?x?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是“y?f?x?是奇函数的”( )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4、
x2y2??1表示椭圆”的( ) “ab?0且a?b”是“方程ab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5、
(2011年江西)已知?1、?2、?3是三个相互平行的平面,平面?1、?2之间的距离为d1,平面?2、?3之间的距离为d2.直线l与?1、?2、?3分别交于P1、P2、P3,那么“PP12?P2P3”是“d1?d2”的( )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1 A
2 A 3 B 4 C 5 C 经典精讲
考点:命题的否定与四种命题
【例5】 ⑴(2009年天津)命题“?x0?R,2x0≤0”的否定是
; ⑵条件命题“x?2或x?3”的否定是
; ⑶⑶
(2010年天津)命题“若f?x?是奇函数,则f??x?是奇函数”的否命题是 (2011年陕西改)设a,b是向量,命题“若a??b,则a?b”的逆否命题是 ;
.
10
第1讲·教师版
【解析】 ⑴“?x0?R,2x0?0”;
⑵“x?2且x?3”;
⑶“若f?x?不是奇函数,则f??x?不是奇函数”. ⑷“若a?b,则a??b”;
考点:命题的充分性与必要性 【例6】 判断下面每个小题中命题p是命题q的什么条件?用“充要条件”,“充分不必要条件”,“必
要不充分条件”,“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回答. x???0?,B??x|0?x?3?. ⑴前提:集合A??x|?x?1?命题p:“x?A”;命题q:“x?B”.
π(k?Z)”. 4⑶前提:已知?、?为两个不同的平面,a、b为?内两条不同的直线. ⑵命题p:“tanx?1”;命题q:“x?2kπ?命题p:“a∥?且b∥?”;命题q:“?∥?”. ⑷前提:a,b为两个非零实数. 命题p:“
ab?1”;命题q:“?1”. ba【解析】 ⑴ 充分不必要条件;⑵ 必要不充分条件; ⑶ 必要不充分条件;⑷ 必要不充分条件.
【拓3】 ⑴前提:a、b为非零向量.
命题p:“a?b”;命题q:“f?x??xa?b?xb?a为一次函数”. ⑵前提:?an?为数列.
命题p:“?n?N?,an?1?an”;命题q:“数列?an?为递增数列”. ⑶前提:a,b为实数.
命题p:“a2?b2?a?b?0”;命题q:“a≥0,b≥0且ab?0”. ⑷前提:记实数x1,x2,min?x1,x2,,xn?.
,xn中的最大数为max?x1,x2,????,xn?,最小数为
?abc??abc?△ABC的三边长为a、b、c(a≤b≤c),定义倾斜度为l?max?,,??min?,,?.
?bca??bca?命题p:“l?1”;命题q:“△ABC为等边三角形”.
【解析】 ⑴ 必要不充分条件;⑵ 充分不必要条件; ⑶ 充要条件;⑷ 必要不充分条件.
课后习题
一、选择题
第1讲·教师版
11
1、 (2011年广东)已知集合
A???x,y?|x2?y2?1,x,y?R?,
B???x,y?|y?x,x,y?R?,则A【解析】 C. 2、
B的元素个数为( )
A.0 B.1 C.2 D.3
(2010年全国课标)已知集合A??x|x≤2,x?R?,B?x|x≤4,x?Z,则A( )
A.?0,2? B.?0,2? C.?0,2? D.?0,1,2?
【解析】 D 3、
?x?2?≤0?,则A(2011年江西)若集合A??x|?1≤2x?1≤3?,B??x|x??B?( )
??B?A.?x|?1≤x?0? B.?x|0?x≤1? C.?x|0≤x≤2? D.?x|0≤x≤1?
【解析】 B
4、 集合A??x|0≤x?3,x?N?的真子集个数为( )
A.16 B.15 C.8 D.7
【解析】 D
5、
若“??p?q?”为真命题,则( )
A.p、q均为真命题 B.p、q均为假命题
C.p、q中至少有一个为真命题 D.p、q中至多有一个为真命题
【解析】 D
6、 命题“?x0?R,sinx0≤1”的否定为( )
A.?x0?R,sinx0≥1 B.?x0?R,sinx0≤1 C.?x0?R,sinx0?1 D.?x0?R,sinx0?1
【解析】 D 7、
设a、b都是非零向量,那么命题“a与b共线”是命题“a?b?a?b”的( )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解析】 B
8、
设abc?0,“ac?0”是“方程ax2?by2?c表示椭圆”的( )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解析】 B
二、填空题 9、
集合A??4,5,7,?9,B??3,4,7,8,9?,U?A个.
12
第1讲·教师版
B,则eU?AB?中的元素共有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