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1讲.集合、简易逻辑含答案
( )
A.M?N且M?N B.N?M且M?N C.M?N D.以上都不对
5、
已知M??y|y?x?1?,N???x,y?|x?2?y2?1?,则集合MN的子集个数是( )
A.0 B.1 C.2 D.4
6、
已知集合A?x|x2?3x?10≤0,集合B??x|p?1≤x≤2p?1?,若AB?B,则实数
?p的取值范围是( )
A.???,3? B.?2,3? C.???,3? D.?2,3? 1 A
2 A 3 B 4 C 5 B 6 A 经典精讲
考点:集合的概念与基本运算
???x?y?1?0??【例1】 ⑴(2010年丰台一模文)若集合P??0,1,2?,Q???x,y?|?则Q,x,y?P?,
x?y?2?0?????中的元素的个数是( )
A.3 B.5 C.7 D.9 ⑵(2009年山东)集合A??0,2,a?,B?1,a2.若A??B??0,1,2,4,16?,则a的值
是( )
A.0 B.1 C.2 D.4 ⑶
(2010年天津理)设集合A??x|x?a?1,x?R?,B??x|x?b?2,x?R?,若A?B,
则实数a,b必满足( )
A.a?b≤3 B.a?b≥3 C.a?b≤3 D.a?b≥3 ⑷
对任意两个集合M、N,定义M?N??x|x?M,且x?N?,
M?N??M?N??N?M?,设M?y|y?x2,x?R,N??y|y?3sinx,x?R?,则
??M?N? .
⑸S(2011年安徽)设集合A??1,2,3,4,5,6?,B??4,5,6,7,8?,则满足S?A且B??的集合S的个数是( )
A.57 B.56 C.49 D.48
【解析】 ⑴B.⑵D.⑶D.⑷??3,0?
考点:新定义集合
【例2】 ⑴设x,y,z都是非零实数,试用列举法将
合表示出来. ⑵
定义集合运算:A设集合A??0,1?,B??2,3?,B??z|z?xy?x?y?,x?A,y?B?.
则集合AB的所有元素之和为( )
A.0 B.6 C.12 D.18
xyzxyxyz????的所有可能值构成的集xyzxyxyz?3,???.⑸B.
第1讲·教师版
5
⑶
(2012年西城二模文)已知集合A??a1,a2,,a20?,ai?0(i?1,2,,20).集合
B???a,b?|a,b,a?b?A?,则集合B中的元素个数的最大值为( ) A.210 B.200 C.190 D.180 【追问】若将条件“ai?0”改为“ai≥0”,应当如何考虑?
【解析】 ⑴??3,?1,1,5?.⑵D.⑶C.
【追问】选A.将集合A改为?0,1,对.
【拓1】 设S1、S2、S3是三个由实数组成的非空集合.对于1,2,3的任意一个排列i,j,k,均有对
任意x?Si,y?Sj,均有x?y?Sk.求证:0??S1【解析】 只需要证明某个集合中含有元素0.
设x?S1,y?S2,则
1°若x?y,则x?y?0?S3,命题成立; 2°若x?y,则列表如下: S1S2xy?x?yS3x?y y?x,19?即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对角线上的20个有序数
S2S3?.
从表中知每个集合中均有非负数. 若某个集合中有0,则命题得证;
否则,考虑S1、S2、S3中的最小正数x1、x2、x3.
若x1、x2、x3中没有相等的数,不妨设x1?x2?x3,则考虑S3中的元素x2?x1,而0?x2?x1?x3,与x3是S3中的最小正数矛盾.
因此x1、x2、x3一定有相等的数,进而命题得证.
【备注】列表分析是处理由若干已知集合得到新集合问题时的重要方法.
考点:集合对运算的封闭性
【例3】 设符号“”是数集A中的一种运算,如果对于任意的x,y?A,都有xy?A,则称集合A是
封闭的. ⑴⑵
判断集合A?x|x?m?2n,m,n?Z对实数的乘法是否封闭?
若集合B?x|x?m2?n2,m,n?Q,x?0,求证:集合B对实数的乘法和除法均封闭.
????【解析】 ⑴设x?m1?2n1?A,y?m2?2n2?A,m1,n1,m2,n2?Z.
则xy??m1m2?2n1n2??2?m1n2?m2n1??A,因此命题得证. ⑵设x?m12?n12,y?m22?n22,x,y?0,m1,n1,m2,n2?Q,则
xy?m12m22?m12n22?n12m22?n12n22??m1m2?n1n2???n1m2?m1n2?且xy?0,于是xy?B;
22 6
第1讲·教师版
xxxxy?m1m2?n1n2??n1m2?m1n2??0?B; 且,于是?2??????yyyy?m22?n22??m22?n22?22因此原命题得证.
【拓2】 (2007年北京)已知集合A??a1,a2,中的元素构成两个相应的集合:
,其中ai?Z(i?1,2,,ak?(k≥2)
,k),由AS???a,b?|a?A,b?A,a?b?A?,T???a,b?|a?A,b?A,a?b?A?. 其中?a,b?是有序数对,集合S和T中的元素个数分别为m和n. 若对于任意的a?A,总有?a?A,则称集合A具有性质P.
⑴ 检验集合?0,1,2,3?与??1,2,3?是否具有性质P并对其中具有性质P的集合,写出相应的集合S和T;
⑵ 对任何具有性质P的集合A,证明:n≤【解析】 ⑴ 集合?0,1,2,3?不具有性质P.
集合??1,2,3?具有性质P,其相应的集合S????1,3?,?3,?1??和T???2,?1?,?2,3??. ⑵ 首先,由A中元素构成的有序数对ai,aj共有k2个. 因为0?A,所以?ai,aj??T(i?1,2,,k);
,k).
k?k?1?2;
⑶ 判断m和n的大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又因为当a?A时,?a?A,所以当?ai,aj??T时,?aj,ai??T(i?1,2,从而,集合T中元素的个数最多为⑶ m?n,证明如下:
k?k?1?k?k?1?12k?k??,即n≤. ?2221°对于?a,b??S,根据定义,a?A,b?A,且a?b?A,从而?a?b,b??T.
如果?a,b?与?c,d?是S的不同元素,那么a?c与b?d中至少有一个不成立,从而a?b?c?d与b?d中也至少有一个不成立.
故?a?b,b?与?c?d,d?也是T的不同元素.
可见,S中元素的个数不多于T中元素的个数,即m≤n,
2°对于?a,b??T,根据定义,a?A,b?A,且a?b?A,从而?a?b,b??S.如果?a,b?与?c,d?是T的不同元素,那么a?c与b?d中至少有一个不成立,从而a?b?c?d与b?d中也至少有一个不成立,
故?a?b,b?与?c?d,d?也是S的不同元素.
可见,T中元素的个数不多于S中元素的个数,即n≤m, 综合1°2°,m?n.
考点:集合与集合的关系
【例4】 设a,b?R,函数f?x??x2?ax?b,
第1讲·教师版
7
集合A??x|x?f?x?,x?R?,B?x|x?f?f?x??,x?R. ⑴证明:A是B的子集; ⑵
当A???1,3?时,求集合B.
【解析】 ⑴x?f?x??f?x??f?f?x??,于是A是B的子集.
⑵B??1,3,???3,?3.
?【备注】教师可以借本题讲一下代数式的因式定理,该定理在解高次不等式时有重要作用.
1.2简易逻辑
知识结构图
知识梳理
一、命题的概念
⑴命题:可以判断真假的语句叫做命题.
⑵逻辑联结词:“或(?)”、“且(?)”、“非(?)”. ⑶复合命题的真值表
命题?p与命题p一真一假;
命题p?q只有当命题p和命题q同时为真时才为真,其他时候均为假; 命题p?q只有当命题p和命题q同时为假时才为假,其他时候均为真. ⑶含有逻辑联结词“或”、“且”的命题的否定 ⑷含有全称量词、存在性量词的命题的否定
二、“若则”型命题的四种形式及其关系
8
第1讲·教师版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