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精选5份合集】漳州市重点初中2020年中考一模物理试卷(二)
中考物理模拟试卷有答案含解析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单选题
1.图示为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物质熔化过程持续了25min B.该物质是晶体,熔点为80℃
C.在第30min,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D.在第10min到第25min之间,由于物质温度不变,所以不吸收热量 解析:B 【解析】 【分析】
明确图象中横纵坐标所表示的内容,可以看出物质的温度整体呈上升趋势,且有一段时间物质吸热但温度不再高,说明这是晶体熔化的图象,进而可以判断出对应的熔点温度;熔化前处于固态,熔化过程后处于固液共存状态、熔化完成处于液态。 【详解】
分析图象可知,图象中呈水平的一段所对应的温度80℃就是该物质的熔点,该物质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是晶体,该物质从第10分钟开始熔化,到第25分钟左右结束,约进行了15分钟,熔化过程吸热温度不变,故AD错误,B正确;
C、在第30min熔化完成,该物质处于液态,故C错误。 故选B。
2.如图所示,将苹果和梨子放入水中后,苹果漂浮,梨子沉底.若苹果的质量、体积及受到的浮力为m1、V1和F1,梨子的质量、体积及受到的浮力为m1、V1和F1,现有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1)若m1>m1,则F1一定小于F1 (1)若m1=m1,则F1一定大于F1 (3)若V1=V1,则F1一定小于F1 (4)若V1>V1,则F1一定大于F1.
A.(1)(3) 解析:C 【解析】
B.(1)(4) C.(1)(3) D.(1)(4)
①苹果漂浮,浮力等于自身的重,即F1=G1; 而梨子沉底,说明浮力小于自身的重,即F1 若m1>m1,即G1>G1,则苹果的浮力一定大于梨子的浮力,即F1一定大于F1,故①错误; ②根据①的分析可知,若m1=m1,即G1=G1,则F1一定大于F1,故②正确; ③若V1=V1,因为苹果有部分跳出水面,所以水面下的部分小,根据F浮??水gV排知苹果受到的浮力小,即F1一定小于F1,故③正确; ④若V1>V1,又因为苹果有部分跳出水面,所以不能比较两者排开水的体积大小,则不能比较浮力的大小,故④错误; 故C正确. 点睛:本题体现了求浮力的两个最常用的方法,即一是根据浮沉条件判断浮力,二是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判断浮力,注意练习,熟练掌握. 3.如图所示,将同一个鸡蛋先后放入甲、乙两杯盐水中,鸡蛋在甲杯中处于漂浮状态,在乙杯中处于悬浮状态.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鸡蛋在甲杯中受到的浮力大于在乙杯中受到的浮力 B.鸡蛋在甲杯中受到的浮力小于在乙杯中受到的浮力 C.甲杯中盐水的密度大于乙杯中盐水的密度 D.甲杯中盐水的密度小于乙杯中盐水的密度 解析:C 【解析】 【详解】 AB.鸡蛋在甲中漂浮,所以浮力等于重力,在乙中悬浮,所以浮力等于重力,所以甲乙中受到的浮力相 等,则AB错误; CD.同一个鸡蛋在甲中漂浮,所以鸡蛋的密度小于甲盐水的密度;在乙中悬浮,所以鸡蛋的密度等于乙盐水的密度,所以甲盐水的密度大于乙盐水的密度,故C正确,D错误. 4.如图所示,是我国自主研发的C919商用大飞机,它将于数年后投入运营,C919客机中的部分钛合金零件采用了激光3D打印技术.关于客机的相关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客机所在高空的大气压强,比海平面附近的大气压强更大 B.客机采用密度小的材料,可以减轻它的重力 C.客机升空利用了“空气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的原理 D.客机在空中沿直线匀速飞行,是受平衡力作用 解析:A 【解析】 【详解】 A.大气压与海拔高度有关,高度越高,气压越小,所以客机所在高空的大气压强,比海平面附近的大气压强更小,故A错误; B.体积不变时,客机采用密度小的材料,质量小,重力也小,有利用飞机起飞及飞行,故B正确; C.“空气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是飞机产生升力的原因,故C正确; D.客机在空中沿直线匀速飞行,即匀速直线运动,是平衡状态,受平衡力作用,故D正确. 5.为了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什么因素有关,某同学将两段阻值不同的电阻丝R1、R2分别密封在两个完全相同的烧瓶中,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两套方案.已知所用的蓄电池电压相等且保持不变,R1<R2,装入烧瓶的煤油质量相等,下列有关此探究活动的各种表述,错误的是( ) A.该实验中,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的多少是通过温度计示数变化大小体现出来的 B.甲装置可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阻是否有关 C.比较相同通电时间内温度计a、c示数变化情况,可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流是否有关 D.在相同的通电时间内,d温度计所在烧瓶中的电阻丝产生的热量最多 解析:D 【解析】 【详解】 A、当电阻丝通电后,电流产生热量使煤油温度升高,从而使温度计示数上升,因此可根据温度计示数的大小可知温度升高的多少;故A正确; B、甲中两电阻串联,则两电阻中的电流相等,则可知热量应由电阻有关,根据温度计示数的变化判断吸收热量的多少,则可知热量与电阻大小的关系;故B正确; C、甲乙两图中,通过电阻R1的电流不同,比较相同通电时间内a,c两支温度计示数变化情况,可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流是否有关;故C正确; D、在电源电压和通电时间相同的条件下: 由串并联电路的电压关系可知,串联使用时各电阻两端电压小于电源电压,并联使用时各电阻两端电压等于电源电压,由Q=I2Rt,I=得,Q=两电阻并联时,由Q=故选D. 6.如图是“探究电流的产生的热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电路图.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可知各电阻并联时产生的热量多; 可知,电压相等,R1<R2,电阻R1产生的热量多;故D错误; A.电路采用串联,是为了控制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 B.该实验不能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关系 C.用煤油而不是水,是因为煤油的比热容较小 D.该实验是通过比较温度计升高的温度来判断产生热量多少的 解析:B 【解析】 A、实验采用控制变量法进行研究,电路采用串联,是为了控制电流和通电时间相等,故A正确; B、电路中接有滑动变阻器,可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故可以研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之间的关系”,故B错误; C、实验中使用煤油而不使用水的原因是水的比热容比煤油的比热容大,相同条件下,温度计的示数变化不如使用煤油明显,故C正确; D、分析A、B两瓶中温度计示数的变化即升高的温度,来反应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的多少得到结论,故D正确. 故选B. 7.为改善地铁地下车站的通风状况,小明设计了抽气管道,利用地面横风实现自动抽气.为提高抽气效果,管道上方遮雨盖的形状应设计成下列图中的( ) A. B. C. D. 解析:B 【解析】 【详解】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