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6-2017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是《八破图》,破扇子、破信封、破书本、破眼镜盒……他像在集市上买粮食时将粮食粒捻来捻去还嚼一嚼那样仔细,猫着腰将那画上的破信封的一角又摸又抠,远瞧瞧,近瞅瞅,长叹一口气说:“像真烧焦了一样。”他一指点,我也惊叹起来。最后,总是照例的一句话:“使劲儿看,好好记住。”
⑦我12岁那年考上初中,学校在聊城,离家15公里多。过了正月十五,要开学了。吃过早饭上路,父亲背上粪筐跟我走了出来,虽没说话,我知道他是送我。一直走出10公里开外看见聊城古楼了,他说:“快了,你走吧。”这时旷野无人,惟有寒风积雪,一抹虚白的阳光和远处的几声鸡啼。望着逐渐远去的、背着粪筐的父亲的身影,我只想反身向他追去。
⑧再以后,我参加了工作,按家乡人的看法,凡是吃公家饭的人就是“干部”。我很少回家了,一晃就是十几年,大约是1960年,父亲到天津看我来了。我说:“今天咱们上街吃一顿狗不理包子,再领你去看看美术展览。”他问什么是美术展览,我觉得一两句话说不清,我提起以前的事:“我小时候你不是常领我去看庙吗?和看庙差不多。”
⑨刚走过劝业场,我一回头,见他正弯腰从地上捡烟头,我嚷了一声:“扔了!你也不嫌脏。”他赶紧扔了烟头,眼神带有惶惑和惧意。这眼神使我凄然,是什么使父亲对我有了怯意?我反而愿意再看到小时候父亲扇我巴掌时那瞪圆了的眼。
(1)文章选取了在“我”儿时“父亲”给我深刻印象的几个生活片断,请简要概括。 (2)请你说说文中“我”与“父亲”之间的感情有什么变化。 ①“我”对“父亲”的感情从 ,到 ,再到 。 ②“父亲”对“我”的感情从 ,到 ,再到 。 (3)结合具体内容概括文中“父亲”的性格特征。 (4)结合具体内容阐述第⑦段中画线句的作用。
(5)文章结尾写到“这眼神使我凄然,是什么使父亲对我有了怯意?我反而愿意再看到小时候父亲扇我巴掌时那瞪圆了的眼。”结合全文,说说为什么父亲的眼神使我凄然?为什么
“我反而愿意再看到小时候父亲扇我巴掌时那瞪圆了的眼”? 第三部分(60分)
10.(60分)请以“听,多美”为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
要求:不少于650字,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不得抄袭。
第5页(共6页)
2016-2017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七年级(上)期末语
文试卷
参考答案
一、第一部分(24分)
1.朗;俯;详;屏;奇异;安静; 三、标题
2.冷露无声湿桂花;惟恐琼楼玉宇;雉从梁上飞;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杨花落尽子规啼;匹夫不可夺志也;东风不与周郎便;赤壁;素湍绿潭; 四、标题
3. ; 4.A;B;C; 第二部分(46分)
5. ; 6.B; 7. ; 8. ; 9.害怕;理解;怜惜;严厉;期盼;敬畏; 第三部分(60分) 10. ;
第6页(共6页)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