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工艺课程设计-伞齿轮离合器 - 图文
面的位置精度,同时给孔加工带来方便刀具的初始工作条件又得到改善。
4.基准先行。用作精基准的表面,要先加工出来。所以第一道工序一般进行定位基面的粗加工或半精加工(有时包括精加工),然后以精基面定位加工其他表面。
本着“粗精分开,先主后次”的原则,热处理有机穿插安排。车削孔时,要为制齿(滚齿)作基准,淬火后磨孔要留余量,铣齿给磨齿留余量。淬火后磨孔时,以齿和断面找正。待磨齿时则以孔为基准,体现了重要表面加工的“互为基准”的原则。
根据各表面加工要求和各表面加工方法能达到的经济精度,确定各表面加工方法如下:
Φ42H7 内孔 粗车--------半精车---------磨 Φ50f 端面 粗车--------半精车---------精车----磨 伞齿齿牙 平铣----刨齿 其余端面 粗车----半精车 Φ30.5 孔 钻----磨 楔牙 粗铣----精铣
五、机械加工工序设计
12
1.确定加工余量
有以下几种,分别为估计法、查表法和计算法。估计法适用于单件小批量生产,查表法则适应此件采用。计算法用于重要零件或大批大量生产的。查表法即根据各种工艺手册中的有关表格,结合具体的加工要求和条件,确定各工序的加工余量。由于手册中的数据是大量生产实践和试验研究的总结和积累,所以对一般的加工都能适用。此加加工的单边余量外圆为5mm;端边的单边余量为1mm;内孔加工余量为0.5mm。【查参考文献10.机械加工工艺手册】
所以,粗车表面时,先留余量2mm。由计算和查表法来确定的余量,根据机械加工工艺手册查得各余量。【查参考文献10.机械加工工艺手册】
2.确定工序尺寸及公差
该件的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重合(如单纯孔与外圆表面的加工,单一平面加工等)可采用“层层剥皮”的方法,即将余量一层一层叠加在被加工表面上,可以清楚地看出每道工序的工艺尺寸,在按每种加工方法的经济加工精度公差“入体方式”标注在对应的工序尺寸上。【查参考文献10.机械加工工艺手册】
3.确定各工序切削用量
(1)切削三要素与耐用度的关系
在粗车时,切削三要素都要大写,而精车是切削三要素要小些。粗车是,增大切削速度易产生积瘤的方法,有利于保持表面精度,即表面粗糙好。加工中碳钢工件,当切削速度很低(<5m/min)时,切削温度
13
较低,切屑内部结合力较大,前刀面与切削面的摩擦小,积屑瘤不易形成;当切削速度增大(5——10m/min)时,切削温度升高,摩擦加大,则易于形成积屑瘤;切削速度很高(>100m/min)时,切削温度较高,摩擦较小,则无积屑瘤形成。精车采用高速切削以避免形成积屑瘤。切削速度时影响积屑瘤的主要原因,切削速度时通过切削温度和摩擦来影响的。
切削用量与刀具耐用度的一般关系式:
T=CT/Vc5f2.25ap0.75(当f<0.75min/r时)
粗加工时,从提高生产效率的角度出发,一般取较大的背吃刀量和进给量,切削速度并不高。精加工时,主要考虑加工质量,常选用较小的背吃刀量和进给量,较高的切削速度,只有在受到刀具等工艺条件限制不宜采用高速切削时才选用较低的切削速度。
(2)切削力与切削功率的关系 ①切削力的计算:
切削力的大小可以用经验公式来计算,例如车削外圆是,计算Fc的经验公式如下:
Fc=CFc2ap3Fc2fYFc2kfc (N)
生产中,常用切削层单位面积切削力Kc来估计切削力的大小。因为Kc是切削力Fc与切削层公称横截面AD之比,所以
Fc=kc2AD=kc2bD2hD≈kc2ap2f (N)
粗车外圆是取ap=3.5 其余查
14
【参考文献3.表1——2 几种常用材料的kc值】 kc=1962MPa 【参考文献3.表1——4硬质合金车刀粗车外圆和端面时进给量得参考值】
f=0.7——1.0mm/r,取f=0.7mm/r。 则Fc=192633.530.7=4.8069 (N)
②切削功率的计算;
切削功率Pm应是三个切削公力消耗功率的总和,但背吃刀量Fp消耗的功率为零给力Ff消耗的功率很小,一般可忽略不计。因此,切削功率Pm可用下式计算:
【参考文献3.表1——6硬质合金圆车刀切削速度的参考值】
Pm=10-3 Fc2Vc(KW)
Pm=10-3 34.809350=2.40345 (KW) 机床电动机的功率PE可用下式计算:
PE=Pm/η KW=2.40345/0.75=3.20460 (KW) 式中η——机床传动效率,一般取0.75——0.85. 【参考文献10.(1)】主电动机功率7.5KW PE<主电动机功率7.5KW
所以,此切削用量下车削外圆的机床电动机的功率PE小于机床电动机功率,符合参数要求。
4.制定时间定额
时间定额是在一定的技术和生产组织条件下制定出来的完成 单件产品或某工序所消耗的时间。时间定额是用在零件时费用上,工时制订
15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