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4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甘肃省武威市物理八年级(上)期末统考模拟试题
2019-2020学年八上物理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
1.一拥铜线,质量是89 kg.铜线的横截面积是25mm2。铜的密度8.9×103 kg/m3,则这捆铜线的长度是( ) A.4m
B.40m
C.400m
D.4000m
2.为了测盐水的密度,某实验小组制定如下的实验计划:①在烧杯中装入适量盐水,测出它们的总质量②将烧杯中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③测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④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⑤测出空烧杯的质量⑥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盐水的密度以上实验步骤安排最合理的是 A.①②③④⑥ 的像,则
B.⑤①②③⑥
C.①②④③⑤⑥
D.⑤①②④③⑥
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凸透、光屏和蜡烛火焰的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能成清晰
A.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B.把蜡烛向左移动少许,光屏适当向左移动可得到更大的实像 C.利用此成像特点可制成投影仪 D.利用此成像点可制成照相机
4.如图所示,入射光线垂直射到平面镜上,若入射光线保持不动,将镜子转过θ角度,则此时
A.入射角为2θ
B.反射光线转过的角度为2θ C.反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θ D.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θ
5.如图所示,容器底部有一探照灯S发出一束光线投射到MN木板上,在B点形成一光斑,当向容器中注水时,光斑B将移向( )
A.B的上方 B.B的下方 C.B的左边 D.B的右边
6.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发光物体P从距凸透镜85cm处沿主轴向透镜方向以0.05m/s的速度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关于物体P经透镜所成的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运动3s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B.当运动5s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C.当运动7s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D.当运动8s时,成倒立、放大的虚像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不可以用体温计测量沸水的温度 B.测量中误差的产生与测量工具无关 C.测量时,选择分度值越小的量具越好
D.用已调好的天平测质量的过程中,能调节平衡螺母 8.下列现象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A.水的沸点低于或者高于100℃ B.将—10℃的冰块放入0℃的水中,冰会熔化 C.物体放热,温度不变 D.水沸腾后,再用猛火继续加热,水温不会升高 9.关于声现象及声的利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医学所用“B超”进行检查身体利用了声波传递能量
B.二胡演奏家在演奏一首《赛马》时,用手指按住琴弦不同的长度主要目的是改变音色 C.中考期间在考点范围“禁止鸣笛”是为了在传播途径中减弱噪声 D.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鼓面,鼓发出的声音响度不同 10.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能在真空中传播 B.声源的振幅越大,音调越高
C.摩托车上装有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听诊器是利用声音能传递能量 二、填空题
11.用量筒装某种液体,测得的体积为V,液体与量筒的总质量为m,改变液体的体积,重复上述实验,得到了一系列V与m对应值,在m-V图象上描述如图所示,当液体的体积为50cm3时质量为______g,量筒的质量为______g,液体的密度为______kg/m3。
12.小明用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他将烛焰放在距凸透镜35 cm的位置,调节光屏位置,可以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________(填“等大”“放大”或“缩小”)的实像,利用这个原理可以制成________。实验中他不慎用手指尖触摸到了凸透镜,此时光屏上________(填“会”或“不会”)出现手指尖的像。
13.晚上在台灯下写作业时,书桌上垫的玻璃会因发生_____(选“漫”或“镜面”)反射而形成出刺眼的光,影响学习。此时在桌面垫张白纸就能解决这个问题,因为光射到白纸表面发生_____(选“漫”或“镜面”)反射;这两种反射都_____(选“遵循”或”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14.如图所示,金属“镓”熔点较低为29.78℃.夏天将固态镓放在手心,它很快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了液体,这个过程中镓____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温度______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15.夏天的夜晚,小明听到某种昆虫的叫声。小明的爸爸说:“这是蟋蟀在叫,声音低点,别吓走它。”爸爸是以声音的_____分辨是哪种昆虫的,爸爸说的声音低点指的是声音的_____。
16.六一儿童节,小华和爸爸到公园游玩,在湖面上划船时,唱着“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
浪……”
(1)歌曲中“小船儿推开波浪”这一情景里,以波浪为参照物,小船是_____的。 (2)船桨向后划水,船向前运动,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的。 三、计算题
17.小明用天平和量杯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得到的数据如下表.他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的图象如图所示求:(已知酒精的密度为0.8g/cm) 液体与烧杯的质量m/g 液体的体积V/cm3 40 20 60 40 80 60 100 80 3
(1)烧杯的质量; (2)这种液体的密度;
(3)一个能装下200克酒精的瓶子,能不能装下200克这种液体?若不能装下,最多能装多少?若可以装下,这些液体占多大的体积?
18.武汉马拉松赛简称“汉马”,横跨“一城两江三镇四桥五湖”,被称为拥有“最美赛道”的马拉松赛事。如图为选手们通过建成通车60周年的武汉长江大桥时的情景。半程马拉松距离21km,排名第一的选手用时70min。
(1)这名选手跑完半程马拉松的平均速度是多少m/s?
(2)武汉长江大桥1957年10月15日正式通车,全长1670米。以平均速度计算,这名选手通过长江大桥用了多长时间?
(3)设马拉松队伍通过大桥时长度不变,队伍匀速前进的速度为4m/s,整个队伍通过大桥共用时500s,马拉松队伍有多长? 四、实验题
19.小贝想用天平和量筒测某种药液的密度,在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静止在分度盘上如图的位置,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填“左”或“右”)移动。调好天平后,她称得药液和药液瓶的总质量为60g,然后将药液倒一部份在量筒中,如图;再将药液瓶放在天平上称剩余的质量如图,由此可知量筒中药液的质量是__________g,量筒中药液的体积是__________cm3,这种药液的密度是________kg/m3.
20.小明某次在光具座上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所使用的凸透镜焦距是15cm。
(1)实验前要调整烛焰的焰心、和光屏的中心的高度,使它们位于_____;
(2)如图甲所示,当小明把凸透镜固定在50cm刻度线位置,蜡烛固定在15cm刻度线位置时,光屏应在_____(选填“Ⅰ”、“Ⅱ”或“Ⅲ”)区域内左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倒立的实像;
(3)小明继续探究“视力的矫正”,它用凸透镜模拟人眼的晶状体,用光屏模拟人眼的_____;如图乙,小明先固定蜡烛,拿一个近视眼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撤掉眼镜后,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为了使像重新清晰,应将光屏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得到清晰的像后可以发现,该像的大小与原来的像相比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1.如图小海同学用硬纸板、激光笔和平面镜探究光反射的规律,他进行了下面的操作:
如图甲所示,让一束光贴着纸板沿某一个角度射到O点,经平面镜的反射,沿另一个方向射出。改变光束的入射方向,使∠i减小,这时∠r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在实验过程中发现∠r总是_____∠i(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如图乙所示,把硬纸板沿ON轴向里折进一定角度,这时在纸板的ONF半面内_____(填“能”或“不能”)观察到反射光。
22.在探究石蜡和海波的熔化规律时,小明根据实验目的,进行了认真规范的实验,获得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则石蜡是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海波熔化时的温度是________℃.
23.小明在吉他演奏中发现,琴弦发出的音调与弦线的长度、粗细和张力有关.于是他想用实验进行探究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