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三政治教科版新的旅程走向未来 - 3

初三政治教科版新的旅程走向未来 - 3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6 21:25:20

初三政治教科版

新的旅程——走向未来

知识强化

一、知识概述

本课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思想品德》教学最后一单元最后一课,本课不但是本单元也是整个初中阶段思想品德教育的落脚点,是对整个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思想品德教育的总结和升华。

本课内容包括“志当存高远”、“理想与现实”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三个部分组成。设置这一课主要考虑是: 无论是升学还是就业,初中毕业之后,学生都要面临树立理想和确定发展目标的问题。理想与现实问题也是青少年感兴趣的问题,是容易造成青少年心理矛盾的重要问题。帮助学生树立理想、处理好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关系、摆正自我与社会的关系,并引导学生培养自强不息的精神,是学校道德教育的重要任务。

第一部分“志当存高远”的主要教学内容为如何树立理想以及树立什么样的理想的问题。可以从三个层次理解本部分的内容。

第一层次以西方谚语直接地提出了本部分的主题,即理想的重要。第二层次的内容主要阐述了树立远大理想的意义并引导我们学生树立自己的人生理想。第三层次的主体内容是开展“活动”,通过具体的活动,引导学生澄清价值观,探究并确立自己的理想。

第二部分“理想与现实”用六段主题文和一个“活动”表述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关系,引导我们学生确立理想时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

第一段主题文提出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问题的重要性。

第二段主题文阐述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即论述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这段主题文是为以下的内容作铺垫,起到说理导行的作用。

第三段主题文是一个过渡性的内容,引出下面的内容。

第四段主题文指出了对待理想与现实的关系的态度:既不好高骛远,也不过于实际。

第五段主题文阐述了实现理想的过程中如何对待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本段主题文用辩证法,引导我们学生客观地、辩证地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做到从现实出发又不拘泥于现实。

第六段主题文则是在前面五段主题文的基础上,激励学生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特别针对现代年轻人经常犯的好高骛远、眼高手低的毛病,告诫我们学生“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勉励年轻人从点滴小事做起。 主题文之后的活动是本部分内容的拓展和深化,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懂得从小事做起的好处。 第三部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是对前面所有内容的提升。本部分内容特别针对学生在未来的成长道路上可能遇到的问题,引导我们学生自强不息。其重点是华罗庚的故事以及由此引出的“活动”。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那些不怕困难,战胜困难的人和事,从中获得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学会战胜困难的方法和策略。

本部分最后的阅读资料是一首小诗,抒发了学生此时的心情,帮助我们学生梳理了一下情感,同时激励学生向着未来进发。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出处《易经》。全句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其中“天行”指天体运动,自然界的运动变化;“健”是指强健,引申为不停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是指君子只有以承载万物的大地为榜样,道高德厚才能承重大责任。两句合起来意思是: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处世,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发愤图强,永不停息;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

通过本课知识的学习,从价值观上,我们要理解理想的重要性;愿意主动规划人生,树立人生理想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全力以赴地实现人生理想。从能力上,我们要能根据自我需要和社会需要,在全面客观分析自身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确立恰当的人生理想,并能找到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自强不息,实现人生理想。正确处理好近期奋斗目标和长远人生规划之间的关系。从知识上,要掌握理想和现实间的区别与联系。 二、重难点知识归纳及讲解

时光如梭,转瞬即逝。眨眼间,三年的初中生活就即将成为过去。回首往事,同学们兴高采烈、蹦蹦跳跳的升入初中的那一幕幕,就像刚刚发生在昨天。伴随着时光的飞逝,同学们也一天天长大起来,成熟起来。我们即将告别初中生活,继续踏上新的人生征程。面向未来,我们会思索:我们的明天会怎么样?我们的人生道路将走向何方?今后的人生道路,我们准备怎样一步步走过?带着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我们一起来学习本册书的最后一课《走向未来》。 本课学习的主要内容及其逻辑顺序:树立远大志向的重要性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关系自强不息,努力实现人生理想

志当存高远

1、理想及人生目标的重要性

(1)西方有句谚语:“如果你不知道要到哪儿去,通常你哪儿也去不了。”这说明了人生理想和目标的重要。 有关学者对一群智力、学历、环境等条件都差不多的年轻人进行了长达25年的跟踪调查。调查的主题是人生目标对人生的影响。结果发现,27%的人没有目标、60%的人目标模糊,10%的人有清晰而短期的目标,只有3%的人有清晰而长期的目标。

那些有清晰而长期目标的人,朝着同一个方向不懈奋斗,25年之后几乎都成了社会各界的顶尖人物;那些有清晰短期目标的人,大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他们能安稳的生活,但是没有突出的业绩;那些没有目标的人,都很不如意,有的还常常失业。

(2)就像列夫·托尔斯泰说的那样: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人生需要理想。理想就像罗盘,引导人生航船的方向。远大的理想决定着生命的宽度和质量。一个人的胸怀有多宽阔、理想有多高远,他的人生就有多精彩,我们从小树立远大的志向。正如诸葛亮激励年轻人所说的,“志当存高远”“若志不强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窜伏于凡庸,不免于下流矣。” 2、青少年要学会规划人生,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

现在有能力也应该设计理想、规划人生

正确处

(1)童年的我们有的是梦想、幻想,却没有真正的理想。三年前,初为少年的我们,开始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理想的初步探索——尽管这种思考和探索还带着朦胧、直觉的色彩。在这个特殊的时刻,我们又一次把目光投向理想。

(2)“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三年前,我们了解了少年周恩来的理想,并为之激动。可是那时的我们,并未真正理解它的含义。

(3)三年过去了,伴随着我们一天天的长大和成熟,我们对自己已经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对于自己的人生目标开始有了思考,也具备了规划人生的能力。在即将结束初中生活,踏上新的人生旅途的时候,如果我们能理智地思考自己的理想,设计和规划自己的人生道路,对我们的一生幸福具有重要意义。 3、我们今天规划人生、确立个人志向时,应该把握哪些原则?

在确立个人志向时,应该像袁隆平那样把个人发展与祖国命运、人类前途结合起来,把自我需要和社会需要结合起来,把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结合起来,这样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在老师带领下到森林园艺场去郊游,看到到处是花花草草,红红的桃子挂在树上,葡萄一串一串,一下子就被迷住了。但当时只有七岁的袁隆平自然不会想到,后来坚持做了一辈子农民,不是因为田园风光的美好,而是因为被农村生活的艰难震撼。

1953年,袁隆平从西南农学院毕业,被分配到湖南安江农校教书,最初他研究红薯、西红柿的育种栽培。1960年,我国发生了全国性的大饥荒。一天中午,袁隆平走出校门远远地看到马路边围了一群人。走近一看,路边横躺着两具骨瘦如柴的尸体,围观的人都脸上堆满了忧伤。袁隆平目睹了严酷的现实,感到了“饿殍”两个字的刺痛,深切地体会到什么叫“民以食为天”, 意识到只有水稻才是农民的救命粮。于是,暗暗立志要为中国农民、要为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做点贡献,开始了培育杂交水稻的艰苦历程……

如今,袁隆平培育的杂交水稻在中国的种植面积,已达到一半以上。有人算过一笔账,只每年生产的稻谷就可以多养活6000多万人。为此,袁隆平也荣获了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世界粮食奖”、“以色列沃夫奖”、“泰国金镰刀奖”等一系列荣誉,被人们誉为了世界“杂交水稻之父”。

理想与现实

理想蕴含了我们对未来的美好畅想。但是,理想的确定和实现都离不开我们所面对的社会现实。 1、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关系

理想与现实是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的一对范畴。 (1)理想和现实的对立在于:

①理想源于现实,是现实的升华;②现实是理想的立足点和出发点;③理想不等于现实,理想高于现实。 (2)理想和现实的统一在于:

①现实孕育着理想,是理想的基础;②在一定条件下,理想可以转化为现实;③将理想转化为现实的条件是艰苦奋斗,积极实践。理想的实现过程就是改变现实的过程。

日本马拉松选手的制胜秘籍

1984年,在东京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中,名不见经传的日本选手山田本一出人意料地夺得了冠军。当记者问他凭什么取得如此惊人的成绩时,他说:凭智慧战胜了对手。当时许多人都认为这个偶然跑到前面的矮个子是在故弄玄虚。两年后,意大利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上山田本一再次夺冠。记者又请他谈经验。他还是回答:用智慧战胜了对手。记者对此深感迷惑。十年后,这个谜终于被解开了,他在自传中说:每次比赛之前,我都要乘车把比赛线路仔细看一遍,并把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比如第一个标志是银行;第二个标志是一棵大树;第三个标志是一座红房子……这样一直画到赛程的终点。比赛开始后,我就以百米的速度奋力地向第一个目标冲去,等到达第一个目标后,我又以同样的速度向第二个目标冲去。40多千米的赛程,被我分解成几个小目标轻松地跑完了。起初,我并不懂这样做的道理,我把目标定在40多千米外终点线上的那面旗帜上,结果我跑到十几公里时就疲惫不堪了,我被前面那段遥远的路程给吓倒了。

※山田最初将目标设定在终点线外的旗帜上时,只跑了十几千米就已经疲惫不堪。这对我们确立人生理想有何有益的启示?

在确定理想时,我们要以现实为基础,反对脱离实际的好高骛远,也反对过于实际、毫无志向的理想。

※当山田发现原来的方式并不能够帮助自己成功时,马上进行了调整,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愿望。这对我们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有何启发?

根据现实条件的变化,适时改变策略,适应形势,确保理想的实现,不与现实条件对抗。 2、如何实现理想?

(1)认清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关系,确定自己的态度,坚持自己的人生理想。 (2)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坚持不懈地为理想的实现而奋斗。

(3)根据现实条件的变化,适时改变策略,适应形势,适应社会,确保理想的实现,不要与现实条件对抗。 (4)在实现理想的征途上,面对现实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挫折或障碍,不畏惧、不退缩、不放弃自己的理想,不轻易向现实低头,而是要勇于创新,改变现实。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正所谓“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理想的实现不会一帆风顺,一蹴而就,在实现理想的征程中,我们还可能会遭遇各种困难、挫折甚至是打击。当遇到困难时,我们是应战,抑或逃避?当这些风雨来临的时候,我们应该怎样直面人生的考验?

驴背上的希望

李佐鹏、李佐斐两兄弟居住在宁夏固原原州区甘城村。他们的家乡是宁夏最为干旱的地区之一,山大沟深,交通不便,农民人均纯收入不到500元。两口窑洞、一头黄牛、几亩黄土地是一家四口人全部的财产。两兄弟的父亲常年在外打工,母亲在家务农。由于常年的劳动,父母均患有严重的疾病。

但是,兄弟俩并没有因为生活的艰难而放弃对梦想的追求。为了分担父母的压力,也为了免于辍学,兄弟俩自小学开始便从十多里外的山沟往家抬水(上了初中有了一定的体力,就赶着毛驴去驮水),弄回来的水除了满足自家需要外,多余的就卖给别人,然后用卖水的钱买一些书本、铅笔。每天天还没亮,兄弟俩就起床,拉着驴子,和母亲下地干活,干完活再去上学。上学期间,家中每天只能给他们俩一块钱的饭钱,一杯白水、两个馒头往往就是他们俩一天的饭。他们吃的馒头是母亲从几百里外捎来的,夏天怕馒头变质,母亲就晒干捎来,他们用白开水泡着吃。但是,苦心人,天不负。在2006年的高考中,他们兄弟俩分别取得了527分和494分的成绩,被大连海事学院和成都理工大学录取,在姚明等社会好心人的帮助下终于圆了自己的大学梦。

李佐鹏、李佐斐两兄弟的故事启示我们要培养勇敢地面对人生道路上的各种困难、挫折和打击,自强不息的精神。还告诉我们:

(1)遇到困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困难面前低下头,丧失斗志。人生难免有起伏,没有经历挫折磨练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人生。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初三政治教科版 新的旅程——走向未来 知识强化 一、知识概述 本课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思想品德》教学最后一单元最后一课,本课不但是本单元也是整个初中阶段思想品德教育的落脚点,是对整个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思想品德教育的总结和升华。 本课内容包括“志当存高远”、“理想与现实”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三个部分组成。设置这一课主要考虑是: 无论是升学还是就业,初中毕业之后,学生都要面临树立理想和确定发展目标的问题。理想与现实问题也是青少年感兴趣的问题,是容易造成青少年心理矛盾的重要问题。帮助学生树立理想、处理好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关系、摆正自我与社会的关系,并引导学生培养自强不息的精神,是学校道德教育的重要任务。 第一部分“志当存高远”的主要教学内容为如何树立理想以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