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开课《帽子和鸟窝》教案
《帽子和鸟窝》教学设计
杜娟
教学目标:
1,掌握本文的生字词
2,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爱护动物,爱护大自然的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理解课文中重点句子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理解课文中重点句子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爱护动物,爱护大自然的感情
学生分析:经过一周多的观察,我们班的同学最大的优点是孩子们活泼可爱,竞争意识
强。最大的不足是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时能够保持有意注意的时间太短。因此,课堂中抓住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积极进行思考是极为重要的。
教学策略:结合本课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这本节课主要采用小组内的合作竞争。 教学过程:
一,“亮彩两分种”————《那是山的影》 一山好风景,
映入小河中。 稻子黄, 高粱红; 莲花粉, 柿子青。
没有心眼的傻小鸭, 一头扎水中。
想数数莲花几个瓣, 想问问柿子啥时红, 想数数高粱多少粒, 想掂掂谷穗有多重。 傻小鸭扑了一个空, 迷瞪迷瞪眨眼睛, 鸭妈妈过来忙说道: “那是山的影。” 二,导入
“亮彩两分钟”为我们展示了一只可爱的傻小鸭的形象,那么今天,我们也来学习一篇与动物有关的文章吧。
1,板书《帽子与鸟窝》,强调“帽”字的写法,“窝”的部首 2,学会质疑:看到这个题目,你会什么想要问的吗? (想知道围绕帽子与鸟窝发生了什么事?)
3,检查预习,处理字词
三,合作学习,交流展示(五分任务)
习惯一:带着问题读课文 习惯二:不动笔墨不读书
(一)初读课文 1,做好段落标注
2,本文围绕帽子和鸟窝发生了什么事?(围绕关键词语,进行说话训练) 翔翔和他的小伙伴们 帽子 松鼠 树上 小鸟 鸟窝 强调学习方法:总结课文的方法之一就是紧抓关键词
(二),再读课文,小组合作,自主学习。
(1)读课文二到四段,说说翔翔的帽子是怎么挂到松树上的? (2)读课文五到十段,思考:翔翔为什么不要帽子了?
要求:小组合作。每小组四号同学读书,二三号同学说说问题的答案,一号同学梳理订正本小组答案。
(三),听读课文。
1,画出文中能体现出翔翔喜欢他的帽子的地方,读出来,谈谈的理解。
2,既然喜欢,又送出去。你来评价一下他和小伙伴的做法:他们可爱吗?为什么?
要求:可同桌讨论,也可小组内解决。
四,反馈检测————抢答(三分任务)
1,山坡上有一片青青的草地。一群小男孩儿在草地翻哪、滚哪,痛痛快快地耍闹着。
A.“痛痛快快”是什么意思?
B.从这句话中体会出孩子的什么心情? C.朗读这句话。
2,突然,翔翔一摸脑袋,惊叫起来:“帽子!我的帽子丢在草地上了!” A.此时,如果你是翔翔,你的心情会怎样? B.文中的“一摸脑袋”四个字可以去掉吗? C.你能读出这样的心情吗?
3,孩子们嚷起来:“松鼠!一只大松鼠! A.松鼠在哪里?
B.发现松鼠时,孩子们的心情如何?
C.你能读出“嚷起来”的感觉吗?(奖励大家欣赏松鼠的图片)
4,孩子们望望拖着帽子蹲在树上的松鼠,挠挠脑袋,无可奈何地下山去了。 A.“无可奈何”是什么意思?最能体现无可奈何的是哪个词语?
( 没有办法可想的意思。) B.孩子们为什么会无可奈何?
( 因为树高,他们够不到帽子,又想不出别的办法,所以孩子们才会无可奈何) C.做做动作“挠挠脑袋”,感觉一下无可奈何的心情。并朗读这句话。
5.“这只鸟要干什么?” “它要在帽子里做窝。” “做窝?是要下蛋吗?”
“下了蛋,是要孵小鸟吗?”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议论着。 七嘴八舌什么意思?你能读出这样的感觉吗?
(指说话的人很多,你一句,我一句。)
五,发散思维训练
小脑筋动起来:想一想生活中,除了小鸟,还有哪些动物需要我们去爱护呢? (小结:小动物们和我们共同生活在地球这广大家园里,有了它们,大自然才充满了生机,有了它们,我们的生活才更有乐趣!所以我们要爱护动物,爱护大自然。)
六,课堂巩固————晒收获
回忆本课内容,你能晒一下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吗? 1,我收获了——字和词 2,我喜欢——句子 3,我懂了哪些问题? 4,我还有——感悟
习惯三:每节课结束时,都要认真的想一想,这节课上我的收获是什么?已经掌握的要及时巩固,还不会的更要及时进行再次学习。
七,值日班长针对各组得分情况进行总结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