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6 22:04:2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文题《平淡的境界》与同学们说的“作文语言、内容太平淡”的内涵一样吗?谈谈你的看法。(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文,完成12—15题。(共12分)

“望梅”能否止渴

①口渴是人体一种独特的保护机制,它可使人体免于脱水,当体内水分一旦恢复平衡,这种“保护性”的感觉即随之消失。望梅止渴则是中国流传了两千多年的典故,《世说新语》中记载曹操告诉饥渴的士兵“前有梅林”,使“士卒闻之,口皆出水”,最终坚持走到水源处。只是“望梅”真的能止渴吗?

②实际上,“渴”是一种极其复杂的生理现象。科学家通过实验发现,改变体液的容量、浓度会影响“渴”的程度。例如,增加食盐(氯化钠)的摄入量,会增加机体细胞外液中溶质的浓度,就会感到口渴。这是因为溶质具有渗透压,会导致细胞脱水。大脑的某个部位感觉到这种脱水,人就会产生渴感,而喝水后,体液得到稀释,渴感就消失了。

③另外,人体血量的变化对渴感也有影响。有研究显示,血量变化10%时就可以刺激渴感。这也是为.....什么人受伤后,如果失血过多,就会感到口渴,而喝水补充血量,渴感就能被抑制的原因。

④那么新的问题来了,大脑又是如何感知渴觉呢?时至今日,这仍是一个科学家们不能完全解答的问题。

⑤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近日美国的一个研究小组设计了一套实验装置。这个装置能够对小鼠血液、大脑神经元活动、环境温度以及进食饮水状况进行实时监测。他们发现小鼠脑内穹窿下器中存在着一套能预测口渴并调节体液不平衡的神经元群。

⑥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的扎卡里·奈德及同事报告称,这些神经元不仅可以监控血液的变化,还会在进食和饮水时监控来自口腔的信号,这些信号包含摄取食物与饮水的温度信息等。这些神经元将来自口腔的信息与血液成分信息结合,实时“预测”正在摄取的食物和饮水将如何影响体液平衡,从而对饮水行为进行调节。

⑦研究者们表示,这个发现有助于解释为什么吃得太快会让我们感觉口渴,以及冷饮为何特别解渴等问题。

⑧总而言之,“渴”能告诉人们什么时候需要饮水,需要的水量是多少。如果“渴”的时候不喝水,血液和体液的成分得不到调节,身体所需要的水分不能得到满足,“渴”是不会被真正缓解的。从这个角度来说,“望梅”是不能止渴的。

(选自2016年8月12日《光明日报》,作者詹欢欢)

12.第①段引用“望梅止渴”的典故有什么好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望梅”为什么不能止渴?(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简要说明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不能删去的原因。(3分) 有研究显示,血量变化10%时就可以刺激渴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王老师参加国际马拉松比赛,比赛中,他大汗淋漓,口渴难耐,边跑边喝水。请你用文中的知识解释这种现象。(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诗文阅读(共14分)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6—19题。(共10分)

(一)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二)出成都南门,左为万里桥。西折纤秀长曲,所见如连环、如玦、如带、如规、如钩,色如鉴、如琅玕、如绿沉瓜,窈然深碧、潆回城下者,皆浣花溪委也。然必至草堂,而后浣花有专名,则以少陵浣花居在焉耳。

行三、四里为青羊宫,溪时远时近,竹柏苍然,隔岸阴森,尽溪,平望如荠。水木清华,神肤洞达。自宫以西,流汇而桥者三,相距各不半里。舁夫云通灌县,或所云“江从灌口来”是也。

(选自《浣花溪记》)

16.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底全石以为底 .

千丈见底 B.若皆若空游无所依 ..若屈伸呼吸 .

C.清以其境过清 .

回清倒影 D.居不可久居 ..居天下之广居 .

17.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在语段(一)中,作者的心情有怎样的变化?从哪些内容可以看出来?(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甲、乙两文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相同点?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不同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20—21题。(共4分)

关 雎 《诗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20.《关雎》所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四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文(50分)

22.任选一题作文。(50分)

(1)题目:渴望得到____________

要求:①先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内容,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有这样一则故事。有一洗碗阿姨,她的工作就是不停地洗碗,既乏味又辛苦。为了让自己把这份工作做得开心,她给自己取了个牛气的名字:“瓷洗太后。”隔壁补车胎的师傅也觉得很累,为了让自己开心起来,也给自己取了个具有国际范的名字:“拿破轮。”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会调节自己的人。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联想或感悟?请任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答案

第二单元检测卷 1.C(qiào/ké,féng/fèng,jiě/xiè;A.shèng/chéng,kòng/kōng,zài;B.sù/shù,xiá,āi/shuāi;D.yǔn,péng,mú/mō)

2.C(A.暄—喧;B.粹—碎;D.消—销) 3.D 4.(1)不可知其源 (2)宛在水中央 (3)斗折蛇行 明灭可见 (4)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 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

5.示例一:傅雷;他严谨、认真、一丝不苟,对亲人(主要是儿子)和国家有着无私的热爱,有良知,正直,为人坦荡,秉性刚毅。示例二:长妈妈;她是一个关心儿童,爱唠叨,爱管闲事,渴望得到幸福的纯朴女性。虽然她睡相不好,没有读过什么书,也有点迷信,但她对儿时的鲁迅充满了关爱和真诚。

6.标题:翠谷农业公园举行葡萄采摘节 理由:因为该新闻报道都是围绕翠谷农业公园举行葡萄采摘节来写的,从整体上概括了新闻的核心内容。

7.(1)①减缓海平面升高淹没陆地速度;②减少因水体污染而引发的疾病。(每点2分,共4分)(2)因为多数人对“低碳生活方式”了解不够,所以开展宣传活动意义重大。(内容2分,句式1分)

8.运用比喻,把自己的人生境遇和感触比作“贝壳”。“他”感到放心是因为人生道路上有自己独特的人生境遇和感触,虽然平凡普通,但是自己的,不会永远消失。

9.说明好的散文只需如实记下平凡、普通的人生境遇和感触,无须卖弄做作。借具体的景物描写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容易被读者理解和接受。

10.平淡不但是文字的境界,即文字要经过千锤百炼;更重要的是一种胸怀,即领略了天地的苍茫和人生的限度后,就放下了虚荣心、放下了做作,看淡了功名富贵的胸怀;有这种胸怀,人的内心就会更为

宁静、活得更自在,这也就是人生的一种境界。作者由古到今、由己及人、由文字到人生娓娓道来,论述了平淡的境界的真谛。

11.不一样,平时所说的“平淡”是指内容空泛,语言不生动,寡淡无味。而文中的“平淡”是作者追求的一种“极境”,即至高无上的自然淡和,是一种胸怀和人生境界。

12.①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②引出了说明对象:口渴的原因。③有总领全文、引起下文、点题等作用。(意思对即可)

13.如果“渴”的时候不喝水,血液和体液的成分得不到调节,身体所需要的水分不能得到满足,“渴”是不会被真正缓解的。从这个角度来说,“望梅”是不能止渴的。(意思对即可)

14.因为“有研究显示”强调“血量变化10%时就可以刺激渴感”是有科学根据的(或交代“血量变化10%时就可以刺激渴感”这种说法的来源),增强了说服力,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也体现了科学的精神和思想方法。

15.①王老师在比赛中大量出汗,体液的容量、浓度发生变化(或“体液不平衡”),导致细胞脱水;②大脑的某个部位(或“神经元群”)实时监测到细胞脱水(或“体液不平衡”)现象,产生渴感;③口渴是一种独特的保护机制,能使人体免于脱水;④喝水之后,体液得到稀释(或“体液恢复平衡”),渴感消失。(意思对即可)

16.A(底部,最下面;B.好像/你;C.凄清/清波;D.停留/居住)

17.向潭水的西南方向望去,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18.由乐到忧(1分),从“心乐之”“似与游者相乐”可以看出乐(1分);从“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可以看出忧(1分)。

19.相同点:都使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方法。不同点:甲文写景动静结合;乙文以静景为主。 【语段(二)译文】出成都城南门,左边是万里桥。溪水到此转向西流,涓涓细流,宛转曲折,看上去像套连的圈儿、像开口的玉环、像带子、像圆规、像弯钩,水色像明镜、像碧玉、像浓绿色的瓜,深幽幽的呈现一派青碧色、在城下回旋着的,都是浣花溪水流聚的地方。然而一定要到草堂一带,然后才有“浣花溪”这一专门名称,这是因为杜甫的浣花故居在这。

行走三四里就到了青羊宫。溪流一会儿远,一会儿近。青竹翠柏郁郁葱葱,隔岸望去浓荫森森,一直延伸到溪的尽头,远远望去像一片荠菜。水光树色,清幽而绚丽,使人表里澄澈,神清气爽。从青羊宫以西,众流汇集,上面建有三座桥,彼此相隔都不到半里路,轿夫说通向灌县,或者这就是所谓的“江从灌口来”吧。

20.《关雎》写了一个男子对一个女子的思念、追求过程,表达了人们对于美满婚姻和幸福生活的追求和愿望。

21.这四句运用了兴的手法,首句借雎鸠鸟一声声的和鸣起兴,引起男子无限的情思,想到那位美丽贤淑的少女,正是自己理想的佳偶。(说比兴也正确,兴中有比)

22.略。

第三单元检测卷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2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参差/参加 悄悄/悄怆幽邃 豁口/豁然开朗 ......

B.歧路/岐黄 朔风/溯洄从之 严格/屋舍俨然 ......C.差别/参差了解/钩画了了 奇偶/八分有奇 ......D.叹惋/饭碗坦白/袒胸露乳 渗透/石青糁之 ......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足不足为外人道也 .东坡现右足 B.从隶而从者 ..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文题《平淡的境界》与同学们说的“作文语言、内容太平淡”的内涵一样吗?谈谈你的看法。(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