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20诚实与信任 - 图文
苏教版小学语文 四 年级 上 册教案
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课 题 20 诚实与信任 主备人 总课时数 使用人 课时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分角色朗读“打电话”这部分课文。 教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学3、指导学生通过文章中具体的语言材料,认识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 目标 教学重点 难 点 课 前 准 备 教 具 准 备 资 料 链 接 从“打电话”中认识、体会诚实与信任比金钱更重要的道理。 多媒体课件 中国留学生的故事 教 师 学 生 课时安排 收集有关“诚实”的名人名言 2课时 课 内1 这篇课文为什么要用“诚实与信任”作题目?想想看,还能换个题目吗? 巩2 关于“诚实与信任”,你一定有了更深的理解,你想说什么?请用一两句话作 固 把他写下来。 业 设 计 课 外1.收集有关“诚实”的名人名言,并摘抄下来。 延 伸
1-1
教 学 过 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用一句话概括“钱”的作用(学生说话交流) 2.故事激趣 一个中国留学生在获得德国某名牌大学博士学位后,决定留在德国发展。可他找了一家又一家公司,均被谢绝。你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学生猜测。) 真正原因:该生逃过三次票。 这个中国留学生缺什么呢?让我们到课文《诚实与信任》中找答案。 二、教师开发利用课程资源,整体感知内容 1.出示插图,看这幅图,你想知道些什么?(学生自由表述) 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呢?请大家认真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找出含有课题的一句话。 3.指名读课文(2人)。 4.交流反馈: 三、与文本对话,学生在与文本对话中解读文本 问题一:为什么会发生交通事故? 重点推敲: 句1:天很黑,又有雾,尽管有路灯,还是看不清。(天气原因) 句2:这辆车的车头超出停车线二三十厘米??(车主违章停车的原因) 句3:快到家时,汽车刚从快车道进入慢车道??我往回走了五六十米??(归心似箭,车速过快的原因) 问题二:为什么要留纸条? 重点推敲: 句1:虽然这辆??但它毕竟是停着的,事故的责任应该在我。 句2:我环顾四周,不见一人,便在路灯下写了一张字条,压在这辆车的雨刷下。 问题三:字条上会写些什么? 1.讨论,各抒已见,这张留言条该怎么写。 2.悟出作者为什么不写事故原因。(表现了“我”不怨天,不尤人,敢于承担责任的可贵精神。) 四、精读课文,深入解读文本,培养能力,形成价值观 <写字条> (1)讨论句子:“我环顾四周,看不见一个人。便在路灯下写了一张字条,压在小红车的雨刷下。字条上,我写明自己的姓名、电话,希望车主与我联系。” A.学生说体会 B.出示句子,生有感情地朗读,之后继续交流。 C.什么叫环顾,我为什么要环顾? D.在“我”当时所处环境下,换了有些人,可能会怎么做?(学生
个性化设计 1-2
联系课文说理由) (2)小结:应该是双方共同承担的责任,作者却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这种精神真令人敬佩,谁能读好这句话? (3)“我”留下了字条,字条上会写些什么呢?假如你就是文中的“我”你会怎么写这张字条? A.学生说字条内容。 B.现在你准备把这张字条?? C.我想劝你别放,为什么呢?防人之心不可无,你能信任一个素不相识的人吗? D.你依然决定留下,为什么你能信任一个素不相识的人呢? (4)“我”留下了字条,你觉得我还留下了什么? (5)如果你是小红车主人,看到字条会说什么? <打电话> 过渡:刚才大家所说的,正是小红车主人所想的。事隔二天,他主动打电话与作者联系。 (1)出示对话,找出哪些是我说的,哪些是车主说的。 (2)同桌练习对话。 (3)指名表演。 (4)听了这一段对话,有什么问题吗?——小红车主人为什么要感动? (5)让我们带着疑问再自己读课文对话。 (6)讨论:“我”的哪些言行感动了小红车主人,使他要感谢我? (7)交流。重点围绕“我”为什么坚持要付款,让学生理解“我”的真诚。从而理解小红车主人对“我”的信任。 (8)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段对话。 (9)“我”真诚的言行得到了小红车主人的感谢,在小红车主人眼中,“我”是个怎样的人呢? (10)两人的对话充满了真诚和对话,可小红车主人却搁下了电话,为什么? 五、设计练笔,加深理解 1.假设你就是课文中的“我”,请你用上自己的姓名、自己家的电话号码,给车主留个条。 第二课时 一、听写词语 单据 陌生 咔嚓 驱车 能见度 歉意 故障 环顾 搁下 反光镜 二、精读课文 1.默读课文,按时间顺序把课文分成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从“一天深夜”到“希望车主与我联系”。 第二部分从“事隔三天”到课文结束。 2.请一个同学读课文第一部分,思考:作者是在什么情况下碰碎别人车上的反光镜的?事情发生以后,他是怎么做的? 3.学生回答问题,教师相继出示句子: (1)天很黑,又有点雾,尽管有路灯,能见度仍很差。 ①“能见度”是什么意思? ②这天,为什么能见度很差? 1-3
(深夜,天很黑,又有点雾。) ③请个别同学读句子,再齐读。 在这样的情况下,作者出了点儿差错,当属正常。我们看看他是如何处理所发生的情况的? (2)我环顾四周,看不见一个人,便在路灯下写了一张字条,压在小红车的雨刷下。字条上,我写明自己的姓名、电话,希望车主与我联系。 ①“环顾”是什么意思? ②在“看不见一个人”的情况下,作者可以一走了之,但他没有这样做,而是敢于承担责任,主动写下字条,想一想:他为什么这么做? 提示: a.诚实是做人起码的要求,作者深深地懂得这一点,即使没有人看见他把别人车上的反光镜弄碎了,他也能讲求诚实,使自己心安理得。 b.假如作者一走了之,他也就可以不负这个责任,但是,他的心里永远都会有负担,感到不踏实。 c.诚实的行为是人格力量的象征,这件事显示了作者的高度自尊,也一定会赢得别人的尊重。(齐读句子) 4.请两个同学分角度朗读“打电话”这部分课文。思考:从作者与车主的通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5.学生回答问题,教师相应点拨。 提示: a.我知道了作者不但是个诚实的人,而且是个很有礼貌的人,当车主打来电话,作者首先说“对不起”,表示歉意。 b.我还知道作者的举动,让车主深受感动。作者的诚实行为不但显示了自己的高度自尊,而且赢得了车主的尊重。 c.我还知道在那位车主看来,人和人之间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诚实与信任。 6.出示句子,朗读并理解。 “人与人之间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你给我留下了诚实与信任这比金钱更重要。” (1)个别读,齐读。 (2)谈谈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提示: a.诚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用钱买不来的。作者不小心碰碎了别人车上的反光镜,没有人看见,他完全可以不管。但是,诚实在作者看来比什么都重要,这关系到一个人的德行,是一个人立身处世之本。因此,作者把做人诚实看得比一切都重。 b.车主自己换了新的反光镜,并不要作者赔偿,因为作者的诚实让车主深受感动,从中认识到人和人之间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诚实和信任。反光镜的价格是有限的,而诚实的美德是无价之宝。 c.因为有了“诚实与信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会变得融洽,即使是两个陌生人。说明了人们渴望做诚实的人,人们希望周围都是诚实的人,人们需要与诚实的人相处。 1-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