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20年人教版中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十九 物质的检验与鉴别、推断和分离与提纯(讲练)
B.②中固体由黑色变红色,可验证原气体产物中有一氧化碳 C.③中石灰水变浑浊,可验证原气体产物中有二氧化碳 D.③中尾气可点燃,可验证原气体产物中有一氧化碳 【答案】C
【解析】A.水能使无水硫酸铜变蓝色,故A正确;
B.②中固体由黑色变红色,即氧化铜和一氧化碳发生还原反应生成铜,故B正确;
C.③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无法确定是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引起的还是原混合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引起的,故C错误;
D.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③中尾气可点燃,可验证原气体产物中有一氧化碳,故D正确。 故选:C。
3、【2019甘肃天水】下列物质鉴别方案正确的是( ) 选项 A B C D 鉴别物质 N2、CO2、H2 尿素、氯化铵、硝酸铵 稀盐酸、碳酸钠溶液、氯化钠溶液 Fe2(SO4)3、NaOH、NaNO3、KCl四种溶液 实验方案 用燃着的木条 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用pH试纸 仅用组内物质鉴别 【答案】C
【解析】N2、CO2都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该方法不能鉴别H2 N2、CO2、H2,A项错误;氯化铵、硝酸铵加熟石灰研磨都有刺激性气体氨气生成,该方法不能鉴别尿素、氯化铵、硝酸铵,B项错误;稀盐酸显酸性,碳酸钠溶液显碱性,氯化钠溶液显中性,该方法可以鉴别,C项正确;Fe2(SO4)3溶液显黄色,与NaOH反应生成红褐色沉淀,可鉴别Fe2(SO4)3和NaOH,无法 NaNO3和KCl,该方法不能鉴别Fe2(SO4)3、NaOH、NaNO3、KCl四种溶液,D项错误。故选C。
4、【2018年新疆】采用下列实验方法鉴别物质不能达到目的是( ) A.白酒和矿泉水﹣﹣闻气味 B.黄铜和铜﹣﹣相互刻画
C.纯碱和小苏打﹣﹣加稀盐酸 D.硝酸铵和尿素﹣﹣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答案】C
【解析】A、白酒具有酒的芳香气味,矿泉水没有气味,可以鉴别,故选项错误。 B、相互刻画,硬度较大的是黄铜,较小的是铜,可以鉴别,故选项错误。
C、纯碱和小苏打均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不能鉴别,故选项正确。 D、硝酸铵与熟石灰研磨会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尿素不能,可以鉴别,故选项错误。 故选:C。
题型二 物质的推断
【经典例题】【2019山东泰安】A~G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F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D、E组成元素相同,B、C常温下为气体。图中“-”表示能相互反应,“→”表示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E→F是一个放热反应 B.D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
C.若G为一种盐,则A不可能与G发生反应 D.B→E和C→E的反应类型可能不相同 【答案】C
【解析】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七种物质,F可以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所以F是氢氧化钙;E和F-氢氧化钙可以相互转化,D能够转化为E,且D、E组成元素相同,D能够反应产生气体C,因此E是水,D是双氧水,则C是氧气;E-水能够和B相互转化,且B能够和氧气反应,B还是气体,因此B是氢气,所以 A、E→F的反应是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所以是一个放热反应,故A正确;
B、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所以D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故B正确; C、若G为一种盐,B会生成水和氢气,所以B可以是酸,G可以是碳酸钙,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A可能与G发生反应,故C错误;
D、B→E可以是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氢气和氧化铜反应生成水,C→E的反应可以是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类型可能不相同,故D正确。 故选:C。
【点睛】读图,从中获得解答题目所需的信息,所以在解答题目时先看解答的问题是什么, 然后带着问题去读给出的图进而去寻找解答有用的信息,这样提高了信息扑捉的有效性。解 答的问题实际上与复杂的转化图相比,其实很简单很基础,或者可以说转化图提供的是情境, 考查基本知识。
【经典例题】【2019黑龙江龙东】26.已知A、B、C、D、E分别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B、D、
E分别为氧化物、酸、碱、盐中的一种,C是实验室中最常用的溶剂,D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它们的部分反应和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一”表示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成另一种物质,且省略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及反应条件)
(1)D的化学式为_____;
(2)B与D在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现象_____;
(3)写出E→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答案】(1)NA2CO3; (2)产生白色沉淀; (3)2NaOH+CO2=NA2CO3+H2O。
【解析】(1)A、B、C、D、E分别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B、D、E分别为氧化物、酸、碱、盐中的一种,C是实验室中最常用的溶剂,所以C是水,D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所以D是碳酸钠,水会与E反应,E和碳酸钠可以相互转化,所以E是二氧化碳,B会与疼死你二氧化碳反应,会与水相互转化,所以B是氢氧化钙,A是盐酸,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D的化学式为Na2CO3; (2)B与D在溶液中发生的反应是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实验现象是:产生白色沉淀; (3)E→D的反应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
【点睛】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趁热打铁】
1、【2019山东济宁】甲、乙、内三种物质的转化关系见下面如图所示,“→”表示反应可以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省略),下面选项中不能按图示转化关系实现的是( )
选项 A B C D 甲 H2SO4 NaOH Na2O 乙 H2 NaCl NaOH 丙 H2O NaNO3 Na2CO3 CaCO3 Ca(OH)2 CaCl2 【答案】B
【解析】A、硫酸(甲)可以和活泼金属反应生成氢气(乙),和金属氧化物或者碱等反应生成水(丙)。氢气(乙)和水(丙)可以相互转化。可以实现;
B、氢氧化钠(甲)可以和盐酸或者某些可溶性金属氯化物如氯化铁、氯化铜等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乙),和硝酸或者某些可溶性金属硝酸盐如硝酸铁、硝酸铜等溶液反应生成硝酸钠(丙)。氯化钠(乙)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钠(丙)和氯化银,但是硝酸钠不能转化为氯化钠。不可以实现;
C、氧化钠(甲)可以和水生成氢氧化钠(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丙)。氢氧化钠(乙)和碳酸钠(丙)可以相互转化。可以实现;
D、氢氧化钙(甲)可以和盐酸或者可溶性金属氯化物如氯化铁、氯化铜等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钙(乙),和二氧化碳或者可溶性碳酸盐如碳酸钠或者碳酸钾溶液等生成碳酸钙(丙)。氯化钙和可溶性碳酸盐如碳酸钠或者碳酸钾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丙),碳酸钙(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乙)。可以实现。 故选:B。
2、【2019湖北鄂州】甲、乙、丙、丁都是含碳的物质,它们有如下关系:①甲与丙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乙;②乙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丙;③常温下丁能分解生成丙。则甲、乙、丙、丁分别是( ) A.C、CO、CO2、CaCO3 B.C、CO、CO2、H2CO3 C.CO、C、CO2、CaCO3 D.CO2、C、CO、H2CO3 【答案】B
【解析】甲与丙反应:C+ CO2高温2CO,乙与氧气反应:2CO + O2点燃2CO2,常温下丁能分解生成丙:H2CO3 △CO2↑+H2O,可以判断甲为C,乙为CO,丙为CO2,丁为H2CO3。故选B。
3、【2019江苏苏州】将草酸(H2C2O4),沸点约150℃,分解温度约190℃)隔绝空气加热,得到的混合物经充分冷却后,残余气体M(CO、CO2中的一种或两种)。为探究M的成分,设计如图所示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