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三年级语文备课教案
二、围绕重点,读书讨论,感情朗读
1、读第1—9自然段。
(1) 指名读,评价读得怎么样,注意读出为难的语气。讨论:“这件事”指什
么事,为什么说是一件很重要、很棘手、谁都不愿第一个开口说的事?队长出了什么主意?听了这主意
(2)学生汇报。(着重引导体会孩子们当时的心理,教参87页) (3)全班感情朗读1-9自然段,体会心情。 2、(1)小黑板出示两句话:“这个小伙子真棒!”一名观众说。“这些小伙子真棒!”另一名观众说。全班齐读这两句话。
(2)引导学生结合插图和10-16自然段,思考:观众为什么这样说?画出相关的词语和句子,找找其中的原因,并将自己的想法用铅笔写在课文旁边。 (3)讨论:你觉得博来克棒在哪?这些小伙子棒在哪?
△说博莱克棒:博莱克虽然是个残疾人,却走得那么精神,并没有因为自己是个拄拐的少年而自卑。他是一个多么自尊、自强、自信的孩子,是一个对生活充满热爱之情的孩子。
△说这些小伙子棒,是因为他们有着美好、善良的心灵。他们不但让一个残疾孩子参加受检阅的队伍,还让他走在第一排。儿童队员们关爱残疾人的举动,尊重每一个人平等生活权利的做法,值得大家的赞扬。
(4)如果你是博莱克,你会怎么想?如果你是这些儿童中的一员,当听到人们的称赞后又会怎么想?
(5)带着你对这件事的体会和感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总结,引导写话
1、总结。读完了课文,我们每个人肯定都有这样的感受:这次国庆检阅,不仅检阅了孩子们整齐的队伍,更检阅了他们美好的心灵!相信每个人都永远忘不了这次难忘的检阅。你们一定有好多心里话要说,对吗?
2、任选一个内容,写写你想说的话。
(1)博莱克回到家里,他激动的心情无法平静下来。他在日记中这样写道:??(请替他把日记写下来)。
(2)看着队伍中的博莱克,我想对他说:?? 教学反思 15 、争 吵
学习目标:
1、学习生字词。
37
2、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文中人物的心理变化。
3、体会父亲说的话的含义,懂得同学之间应该团结友爱、相互宽容,并学着处理同学间发生的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联系课文内容体会最后一段父亲说的话的含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在日常生活中,同学之间发生争吵是难免的事,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板书课题)讲的是两个朋友之间发生争吵的事。那同学们看了题目有什么好奇的呢?(引导学生说出:谁和谁争吵?为什么争吵?怎样争吵?争吵后怎样了?)那今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这篇课文。
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请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把课文读通顺。把不懂的字、词或句子用笔画起来,或者有什么疑问在书本旁边把它写下来。
2、四人小组讨论自己不懂的问题,小组讨论不出结果的举手向老师提问,教师巡班相机指导。
3、小组推荐读得最好的同学读生字,再从这些同学中,全班推荐读得最好的一男一女来做小老师,领全班读生字。(教师纠正读得不够准确的)
4、全班讨论:提出自己容易读错写错的生字、词语,共同讨论识记的方法。教师相机指导需要注意的问题。(教参90页教学建议第2点)
5、比赛给生字扩词,看谁组得最多。教师选择易写易理解常见的词写下来。 6、全班以最好的状态最整齐的声音齐读生字和词语。 三、再读课文,解决问题。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快速读课文,从课文中找出谁和谁争吵?为什么争吵?怎样争吵?争吵后结果怎样了?
2、同桌讨论自己找到的答案。 3、学生汇报,教师归纳。
4、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小结。这节课同学们通过读书,学习了生字、弄清楚了课文大概讲了一件什么事,下节课我们继续来看看他们争吵时和争吵后他们各自是怎样想的,我们来评评“我“和克莱谛争吵后的表现,通过这次争吵“我”懂得了什么?我们又懂得了什么呢? 作业:1、朗读课文,带着问题预习。
38
2、从本课的生字和词语中选择10个你认为最难的拼音,出题目给你的同桌做,如:chaō xiě( ), 做错了的重写一行;题目出错的,两人重抄写一行。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听写本课生字或词语
2、回忆本课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二、学习课文:
1、全班齐读1-4自然段,思考:当克莱谛弄脏我的本子后,我为什么报复他,弄脏他的本子?(指导理解“嫉妒”一词的含义)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用铅笔在书本上画出“我”和克莱谛争吵后,两人的表现是怎样的?各自是怎样想的呢?用横线画出“我”的表现,用波浪线画出克莱谛的表现。 3、抽学生说说自己画的,教师指导用词语概括他们的表现。 4、自读课文,小组讨论体会泡泡的意思:(教参92页) 泡泡一:他们都说在外边等着对方,俩人想的样吗? 泡泡二:这里的“挨”用得真好!好在哪儿呢?
5、找出课文中出现过的父亲的话,反复读父亲的话,体会话的意思。(小黑板出示),讨论:谈谈你对父亲的话的理解和看看“我”在哪些方面做到了爸爸说的,哪些方面还没做到。 6、分角色朗读课文,然后讨论:你喜欢课文中的哪个人物?喜欢他什么? 7、提出自己心中还有疑惑的地方,师生共同解决。
三、展开想象,发散思维: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题目认真想想,并写下来。 1、假如克莱谛没有主动与“我”重归于好,事情会怎样发展? 2、如果你在生活中遇到类似的事情,会如何处理? 3、写写你和同学发生过的一件事情。 四、板书设计:
39
教学反思 16*绝招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感受童真童趣。 3、激发努力学习本领、刻苦求知的愿望。 学习重点、难点:
明白课文中的“绝招”真正指的是什么?引导学生理解所蕴涵的道理,学习小柱子失败后勇于勤学苦练,练成对自己未来发展有用的本领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理解课题,导入新课
1、“绝招”的意思。(可以通过查字典或同桌议论理解题意) 2、通过课题,你还理解了什么,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读课文之前先齐读阅读提示,理解这节课需要解决的问题。 (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几个孩子都比赛了哪些绝招?你最佩服谁的绝招?
(3)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小柱子为什么要练绝招?是怎样练绝招的?为什么“伙伴们羡慕地竖起大拇指”?
(4)如果你是他们中的一员,你会怎样做? 2、自由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画下来。 3、分段指名读课文,纠正读错的字音。
4、提出不理解的词语,教师引导全班一起解决。 三、根据阅读提示,再读课文
1、带着上面提出的三个问题自由朗读课文。 2、小组讨论问题。
四、全班讨论交流围绕上面提出的问题。 1、引导用比较简练的语言,概括全文内容。
2、重点引导想象小柱子是怎样练绝招的。学生可各抒己见,想象他在练的过程中是怎样克服困难,虚心求教,持之以恒的,想象他在取得成功后的喜悦。 3、通过两次比绝招的阅读,谈谈自己的体会和收获。 五、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0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