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
二、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
2、检查自读情况。逐节指名读课文。纠正读音。 洋溢 沃野 胸襟 芬芳 苍劲 耕耘 浩瀚 绚丽 三、细读课文。
1、细读第一部分。(1) ①指名读课文。 ②理解诗句意思。
“祖国敞开了绿色的大门,给孩子一片清凉的绿阴。”开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表明什么意思?
“去吧,去呼吸山水间芬芳的空气,去吧,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两个“去吧”是谁发出的召唤?“芬芳”什么意思?“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什么意思?
③指导朗读。用向往、赞美的语气来读。 2、细读第二部分。(2-5)
谈话:为什么把大自然说成是“绿色的课本”?这“绿色的课本”里究竟隐藏着多少神奇的秘密?细读第2节。
①指名读第2节。
②理解诗句,边读边想这一节描绘了大自然哪些动人的画布。
③指导朗读。
孩子们在美丽的大自然中心情怎样?我们应该以怎样的语调来读?(以欢快的语调,读出喜悦之情。)细读第3节。
①女生齐读第3节。
②图文对照,说说自己的感受。
③使用工具书,理解“温馨”什么意思。 ④指导朗读。
(要用轻快的语调,读出大自然的热情友好。) 细读第4、5节。①男生齐读第4、5节。②理解诗句的意思。③指导朗读。朗读第二部分。
3、细读第三部分。(6) ①齐读第6节。
②弄清作者将“大自然”比作“绿色的课本”的原因。 ③指导朗读:语调要热烈、高昂些。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在对课文语言的品味的过程中,感受世界的绚丽多彩,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读生字词。正音:芬,览,馨。 二、总结课文
1、分层并概括每一层的意思。
一(1)写可爱的祖国召唤孩子们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二(2-5)写只要我们勇于探索,善于发现,大自然会给我们以丰富的馈赠的。三(6)进一步号召孩子们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2、这是一首清新明快的现代诗歌,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①反复。②押韵。③拟人手法。
我们在读一些文章时,会发现有些文章中的动物、花草们会说话,会跳舞,或者有些应该是用来形容人的动作、表情的词语,却用在动物、花草、山水等身上。这些与我们在实际生活中看到的情景不一样,但我们又不觉得那些词语、那些句子用错了,反而会觉得这些句子写得很有趣。这是为什么呢?
这其实是一种很常用的表达方法,它叫拟人。像课文第三、四小节中的\联欢\相聚\以及\青山\绿水\说的话,用的就是拟人的表达方法。我们再来看这样一段话:
红柳顽强地开出淡红色的小花,向着太阳微笑。大风暴一次又一次地袭击,她们的根却越扎越深,花儿也开得一次比一次更鲜艳,美丽!倔强的红柳,决不让沙丘向草原移动半步!
3、想想诗歌描绘的情景,说说诗歌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热爱、探索大自然。)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1、指导学生逐段练读,读出感情。 2、引导当堂背诵。
四、教学生字字形,指导书写。注意:馨、襟、瀚、耘
板书设计:4、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发现 翠竹、松柏 描绘 果园、沃野 与 鸣禽野花联欢 与 青山绿水相聚 启迪:热爱、探索大自然 作业设计:
1、根据课文内容,在括号里添上合适的词。
( )的空气 ( )的绿阴 ( )的眼睛( )的翠竹 ( )的松柏 ( )的色彩( )的果园 ( )的风光
2、走进大自然,鸣禽、野花要和我们联欢,他们会对我们说些什么呢?仿照课文的第四节,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小鸟说:微笑吧,欣赏美妙的乐曲,敞开少年的心扉。野花说:快来吧,跳起优美的舞蹈。
3、形近字辨析:锦 棉 绵 4、填空。
(1) 课题的含义是(走进大自然,去探索发现其中的奥秘。)
(2)祖国(敞开了)绿色的大门,给孩子们一片(清凉的绿阴)。去吧,去呼吸山水间(山水间芬芳的空气),去吧,去打开大自然(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A,这段话即是文章的开头,也是文章的(结尾),让人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神奇,召唤着人们去(答案: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B,这段话把大自然说成绿色的课本,为什么?你喜欢这绿色的课本吗? (因为大自然里蕴藏着丰富的知识,绿色的大自然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绚丽多彩,同时绿色象征着生命,象征着活力,所以把大自然说成绿色的课本。我喜欢这样的课本,因为大自然中隐藏着许多奥秘,能给我们带来欢乐和收获。 )
5、描写自然风光的成语:山清水秀、鸟语花香、花红柳绿、沃野千里
6、学完这课,你想到了那些名言?(实践出真知;百闻不如一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休息日收集描绘大自然、赞美大自然的诗歌,返校后举行一次诗歌朗诵会。
教后记:
5、装满昆虫的衣袋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让学生从法布尔的故事中受到启示,从小养成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教学重点:
从法布尔的几则小故事中认识法布尔 教学难点:
了解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程度,并从中受到启示。 课前准备:法布尔的资料、课件 课时划分: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清课文层次,初步认识法布尔。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请你们把手放进口袋,说一说你的口袋里放了些什么。 现在有一个人,他的口袋里道了昆虫,你们奇怪吗? 这个口袋里放了昆虫的人是谁?他是哪儿人?他为什么要把昆虫放进口袋里?大家读一读《装满昆虫的衣袋》这篇课文就知道了。板书课题。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