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天津和平区2009 - 2010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化学(理)期中考试试题

天津和平区2009 - 2010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化学(理)期中考试试题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4 18:32:10

和平区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化学(理)期中考试试题

本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3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N 14 O 16 Cl 35.5 K 39 Ca 40 Fe 56 Cu 64 Br 80

一、本卷共15小题,每题2分,共30分。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中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表示( C )。

A.分子数 B.原子个数 .物质的量 D.物质的质量

2.下列选项中说明乙醇作为燃料的优点的是( D )。

①燃烧时发生氧化反应 ②充分燃烧的产物不污染环境 ③乙醇是一种可再生能源 ④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下列反应既是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的是( C )。 A.铝片和稀硫酸反应 B.Ba(OH)2·8H2O与NH4Cl反应 C.灼热的碳与二氧化碳反应 D.甲烷在氧气中燃烧 4.下列各图所表示的反应是吸热反应的是( A )。

能量 能量 能量 能量

反应物

生成物 反应物 生成物

反应物 反应物 生成物 生成物

A. 反应过程 B. 反应过程 C. 反应过程 D. 反应过程

5.用3g块状大理石与30mL 3 mol·L?1盐酸反应制取CO2气体,若要增大反应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是①再加入30mL 3 mol·L?1盐酸 ②改用30mL 6 mol·L?1盐酸 ③改用3g粉末状大理石 ④适当升高温度,下列组合中正确的是( B )。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 ①②③ 6.对于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反应:P(g)+ Q(g)R(g)+ S(g)下列说法可以充分说明这一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C )。

A.P、Q、R、S的物质的量相等时 B.P、Q反应完全时

C.P、Q、R、S的浓度不再变化时 D.?正(P)=?逆(Q)

7.在2A + B = 3C + 4D的反应中,下列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大的是( C )。

A.?(A)=0.5 mol·L?1·min?1 B.?(B)=0.3 mol·L?1·min?1 C.?(A)=0.8 mol·L?1·min?1 D.?(D)= 1 mol·L?1·min?1

8.下列各反应达到化学平衡后,加压或降温都能使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的是( B )。

A.2NO2 N2O4 (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B.C(s)+ CO2 2CO (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C.N2 + 3H2 2NH3 (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D.H2S H2 + S(s)(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9.1g H2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142.9kJ的热量,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B )。 A.2H2(g)+ O 2(g) = 2H2O (1) ?H = —142.9 kJ·mol ?1 B.2H2(g)+ O 2(g) = 2H2O (1) ?H = —571.6 kJ·mol ?1 C.2H2+O2 = 2H2O ?H = —571.6l kJ·mol ?1

1O 2(g) = H2O (1) ?H = +285.8 kJ·mol ?1 2110.已知(1) H2(g)+O2(g)=H2O (g) ?H=a kJ·mol ?1

2(2) 2H2(g)+ O 2(g)=H2O (g), ?H=b kJ·mol ?1

1( 3) H2(g)+ O2(g)=H2O (1) ?H=c kJ·mol ?1

2(4) 2H2(g)+ O 2(g)=H2O(1) ?H=d kJ·mol ?1,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C )。

D.H2(g)+

A.ad>0 C.2a=b<0 D.2c=d>0 11.对于可逆反应,A2(g)+3B2(g)

2AB3(g)(正反应放热),下列图像不正确的是 ( A )。

12.一定量混合气体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xA(g)+yB(g) zC(g) ?H<0,达到平衡后测得A

-1

气体的浓度为0.5mol·L;当恒温下将密闭容器的容积扩大两倍并再次达到平衡时,测得A的浓度为

-1

0.3mol·L。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 )。

A.平衡向右移动 B.x+y>z C.B的转化率提高 D.C的体积分数增加 13.放热反应CO(g)+H2O(g) CO2(g)+H2(g)在温度t1时达到平衡,c1(CO)=c1(H2O)=1.0 mol·L-1,其平衡常数为K1。升高反应体系的温度至t2时,反应物的平衡浓度分别为c2(CO)和c2(H2O),平衡常数为K2,则 ( C )。

A.K1= K2 B.K2 >K1

C.c2(CO)=c2(H2O) D.c1(CO) < c2(CO) 14.某温度下,在密闭固定的容器中,对于反应N2(g)+3H2(g)2NH3(g),N2和H2起始的量分别为20mol和60mol,达到平衡时H2的转化率30%。若从氨气开始进行化学反应,在相同条件下欲使平衡时各成分的含量与前者相同,则起始时NH3物质的量和NH3的转化率分别是( D )。

A.30mol和70% B.20mol和80% C.20mol和70% D. 40mol和70% 15.在一定条件下,CO和CH4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2CO(g) + O2(g) = 2CO2(g) △H = —566 kJ/mol

CH4(g) + 2 O2 (g) = C O2 (g) + 2H2O(l) △H = —890 kJ/mol

由1molCO和3molCH4组成的混和气在上述条件下完全燃烧时,释放的热量为(B ) 。

A.2912kJ B.2953kJ C.3236kJ D.3867kJ

和平区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化学(理)期中考试试题

第Ⅱ卷(选择题 共70分)

注意事项:

1. 答第Ⅱ卷前,考生务必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和试卷第5页右上角的座 位 号 (准考证号末两位) “座位号”填写清楚。

2.第Ⅱ卷共4页,用蓝、黑色墨水的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 分 分数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请将选择题的答案填在下表中 ..题号 1 2 3 4 5 答案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32 Cl:35.5 得分 评卷人 二、填空题(本题共21分) 16.(4分)在化学反应过程中,(恒温条件下)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反应热;在中学化学中,一般研究的是在恒温下,在敞口容器中发生的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反应热用符号 表示,单位一般采用 。对放热反应,即△H 0;对吸热反应,即△H 0 。

17.(5分)从能量的角度看,断开化学键要 ,形成化学键要 。化学反应是释放能量还是吸收能量取决于 _________ ,当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时,该反应为 __反应;当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时,该反应为 _反应。 18.(12分)填写下面空白:

(1)浓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都会使平衡向 (填“正”或“逆”)反应方向移动。 增大生成物浓度或减小反应物浓度都会使平衡向 (填“正”或“逆”)反应方向移动。 (2)温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升高温度平衡向 (填“放”或“吸”)热反应方向移动。 降低温度平衡向 (填“放”或“吸”)热反应方向移动。 (3)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

增大压强(由于缩小容器的容积)平衡向气体体积 (填“扩大”或“缩小”)的反应方向移动。 减小压强(由于扩大容器的容积)平衡向气体体积 (填“扩大”或“缩小”)的反应方向移动。 得分 评卷人 三、简答题(本题共28分) 19.(6分)1.00L 1.00 mol·L?1 H2SO4溶液与2.00L 1.00 mol·L?1 NaOH溶液完全反应,放出114.6kJ的热量,该反应的中和热为___________,表示其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0.(14分)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①2H2(g)+O2(g)=2H2O(l) △H= -570 kJ·mol ?1 ②H2(g)+③C(g)+

1O2(g)=H2O(l) △H= -285.6 kJ·mol ?1 21O2(g)=CO (g) △H= -110.5 kJ·mol ?1 2④C(s)+O2(g)=CO2(g) △H= -393.5 kJ·mol ?1 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反应中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填序号)

(2)H2的燃烧热为 ,C的燃烧热为 (3)燃烧10gH2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为 。

(4)CO的燃烧热为 ,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21.(4分)右图表示800℃时,A、B、C三种气体物质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t是达到平衡状态的时间。试回答: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达到平衡状态的所需时间是2min,A物质的平均化学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

22.(4分)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1)Fe2O3(s)+3CO(g)====2Fe(s)+3CO2(g) ΔH=-25 kJ·mol-1

(2)3Fe2O3(s)+CO(g)====2Fe3O4(s)+CO2(g) ΔH=-47 kJ·mol-1 (3)Fe3O4(s)+CO(g) ====3FeO(s)+CO2(g) ΔH= +19 kJ·mol-1

写出FeO(s)被CO还原成Fe和CO2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分 评卷人 四、实验题(本题共9分) 23.(9分)中和热是指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lmol H2O所放出的热量。某学生想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来计算中和热。他将50mL0.5 mol·L?1的盐酸与50mL0.55 mol·L?1的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 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__________________,烧杯间填满碎塑料泡沫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则求得的中和热数值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3) 实验中改用60 mL 0.50 mol·L?1的盐酸跟50mL 0.55 mol·L?1的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 所放出的热量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所求中和热的数值会________(填“相等”或 “不相等”),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 得分 评卷人 五、计算题(本题共13分) 24.(4分)已知:2H2 ( g ) + O2 ( g ) = 2H2O ( l ); △H = -571.6 kJ/mol

2H2 ( g ) + O2 ( g ) = 2H2O ( g ); △H = -483.6 kJ/mol

CH4 ( g ) + 2O2 ( g ) = 2H2O ( l ) + CO2 ( g ); △H = -890 kJ/mol

标准状况下,取甲烷和氢气的混合气体11.2 L完全燃烧后恢复到常温,则放出的热量为203.32kJ,试求混合气体中甲烷和氢气体积比 。

25.(9分)在一定温度下,10L密闭容器中加入5molSO2、3molO2,反应到达平衡时有3molSO2发生了反应.试填写下列空格:

(1)平衡时体系中O2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__; (2)该温度下,反应 2SO2(g)+O2(g) 2SO3(g) 的平衡常数K= ; (3)若平衡时容器内压强为P,则反应前容器内的压强为 (用P表示)。

和平区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化学(理)期中考试试题

标准答案与评分标准

说明:1.本标准是为统一阅卷而制定的,学生的合理答案参照此标准给分。 2.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式错不给分,不平扣1分,条件、状态不写扣0.5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题号 答案 1 C 2 D 3 C 4 A 5 B 6 C 7 C 8 B 9 B 10 C 11 A 12 B 13 C 14 D 15 B 二、填空题(本题共21分)

16.(每空1分,共4分)△H;kJ·mol ?1;<;>

17.(每空1分,共5分)吸收能量;放出能量;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放热;吸热 18.(每空2分,共12分)(1)正;逆(2)吸;放(3)缩小;扩大 三、简答题(本题共28分)

19. (共6分)-57.3 kJ·mol ?1 ;(2分)

11 H2SO4(aq)+NaOH(aq)=Na2SO4(aq)+H2O(l) △H=-57.3 kJ·mol ?1 (4分) 2220.(共14分)(1)①②③④(2分)(2)-285.6 kJ·mol ?1;(2分)-393.5 kJ·mol ?1(2分) (3)1429 kJ (2分)

(4)-283 kJ·mol ?1;(2分)CO(g)+

1O2(g)=CO2(g) △H=-283 kJ·mol ?1(4分) 221.(4分)(1)2AB+3C (2分)(2)0.4 mol·L?1·min?1(2分) 22.(共4分)FeO(s)+CO(g) ====Fe(s)+CO2(g) (2分) ΔH=-9.3 kJ· mol-1(2分) 四、实验题(本题共9分) 23.(共9分)(1)环形玻璃搅拌棒;(1分)保温、隔热,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1分) (2)偏小(1分) (3)不相等;(1分)因为酸、碱发生中和反应放出的热量与酸、碱的用量有关;(2分)相等;(1分) 中和热是指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lmol H2O所放出的热量,它与酸、碱的用量无关(2分) 五、计算题(本题共13分) 24.(共4分) 4∶1 (4分)

25. (每空3分,共9分) (1)23.07% (3分) (2)15(3分) (3)1.23P(3分)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和平区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化学(理)期中考试试题 本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3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N 14 O 16 Cl 35.5 K 39 Ca 40 Fe 56 Cu 64 Br 80 一、本卷共15小题,每题2分,共30分。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中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表示( C )。 A.分子数 B.原子个数 .物质的量 D.物质的质量 2.下列选项中说明乙醇作为燃料的优点的是( D )。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