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动物育种学复习思考题

动物育种学复习思考题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1 5:18:38

《动物育种学》复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动物模型: 个体育种值: 估计育种值: 回交: 级进杂交:

答案

将动物个体本身的加性遗传效应(即育种值)作为随即效应的模型。 个体加性效应的高低反映了它在育种中的贡献,因此也将这部分效应称为育种值。

利用统计分析方法,通过表型值和个体之间的亲缘关系来对育种值进行估计,所得到的估计值称为估计育种值。

杂交第一代及其以后世代与其亲本之一再进行杂交称回交。

选择改良品种的优良公畜与被改良品种的母畜交配,所得杂种又与改良品种的优良公畜交配,如此连续几代将杂种母畜与改良品种的优良公畜回交,直至改良品种得到根本改造。

在稳定的群体结构下,不考虑家系均值的大小,只有根据个体表型值与家系均值的偏差来选择,在每个家系中选择超过家系均值最多的个体留种。 主要指隐形有害纯合子出现的概率增加。 一个个体同一基因座上两个基因同源相同的概率。 被选留种个体数与参加性能测定的个体数之比

是经人类选育的、经济性状及农业生物学特性符合生产要求的、遗传上相对稳定的栽培植物群体

用两个群杂交,所生杂种母畜在于第三个种群杂交,所得第二代用作商品。 指一个地区后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多样的总和,即野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生态系统多样性,种间多样性和种内遗传多样性三个不同水平 子代出生时父母的品均年龄。

指某特定组合的某性状的观测值与根据双亲的普遍配合力所预测的值的离差 数量性状基因型方差(或者育种值方差)与表型方差的比值

育种目标就是对所要育成品种的要求,也就是所要育成的新品种在一定自然、生产及经济条件下的地区栽培时,应具备的一系列优良性状的指标。 从品种间杂交产生的后代中发现新的有益变异后者新的组合,通过育种措施吧这些有益的变异和有益的组合固定下来,从而培育新的家畜品种。

不同种群杂交所产生的杂种往往在生活力,生长势和生产性能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优于两个亲本的种群均值(或者杂交群体育种均值与亲本双方育种均值的差值)。

这类性状的变异可以截然区分为几种明显不同的类型,一般用语言来描述,由少数基因决定。

一个数量性状在同一个体多次度量值之间的相关程度。

家系内选择: 近交衰退: 近交系数: 留种率: 品种: 三元杂交:

生产性能测定: 指确定家畜个体在有一定经济价值的性状上表型值的育种措施。 生物多样性: 世代间隔: 特殊配合力: 遗传力: 育种目标: 杂交育种:

杂种优势: 质量性状: 重复力:

二、填空题

填空题

传统的多性状的选择方法分为: 、 、 。 当个体选配采用同质交配时, 频率增加、 频率减少。

定量描述数量性状规律的三大遗传参数分别

重复力、遗传力、遗传相关 指数选择 纯合子、杂合子

答案

顺序选择法、独立淘汰法、

第 1 页 共 12 页

是: 、 、 。

对于可以用基因频率度量的资料,一般用来 度量群体你的遗传多样性。

对于遗传力而言,与 有关的性状一般具有很高的遗传力;机体结构、生长发育、繁殖杂合度

与 有关的性状具有中等大小的遗传力;与 有关的性状具有较低的遗传力。

个体选配分为: 、 。

根据杂交的次数及外来品种基因所占的比例,杂交改良分为: 、 。

黑色和红色是牛中最为常见的颜色, 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

家畜遗传多样性保护可以通过 和 做到。 经典的动物育种学将单性状选择方法分为: 、 、 、 。

奶牛MOET核心群育种体系的主体是建立一个 以进行核心公牛和核心母牛的遗传评定。

奶牛产奶性状主要有 、 的含量确定。 品系分为: 、 、 、 。

品系培育的方法目前常用的包括: 、 、 生物多样性分为三个 、 、 层次。 我

为 、 、 、 、 。 性能测定的基本形式按场所分为: 、 ;按对象分为 、 、 ;按测定目的分为 、 。

性状分为 、 、 。 选择强度既是标准化的 。

一般奶牛性能测定中采用 天的产奶量作为度量指标。 异质选配由于能够提高 ,所以一般用于 。

影响遗传进展的四个因素 、 、 、 。在鸡的X染色体上有着丰富的伴性基因,目前可以确定的是羽色(金色、银色)基因中 为显性;慢快羽基因中 为显性基因。

在使用后裔信息进行个体育种值估计时,全同胞与半同胞的测定效率相比而言 更高 。

在使用同胞信息进行个体育种值估计时,在测定数量相同时全同胞与半同胞的测定效率相比而言 更高 。

正反交反复选择发建系整个过程中包括了: 、 、三个过程。

质量性状选择的基本工作是对特定 的判别。

第 2 页 共 12 页

性能 品质选配、亲缘选配 引入杂交、级进杂交 黑色

原位保存、易位保存 个体选择、家系选择、 家系内选择、合并选择 高产奶牛核心群 奶产量、乳成分

地方品系、单系、近交系、专门化品系

系组建系法、近交建系法、群体继代选育法

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秦川牛、晋南牛、南阳牛、鲁西牛、延边牛

测定站测定、场内测定;个体测定、同胞测定、后裔测定;大群测定、抽样测定 数量性状、质量性状及阈性状 选择差

305

群体均值、繁殖群 选择强度、遗传变异、 选择准确性、世代间隔

银色、慢羽

半同胞 全同胞 杂交、选择、纯繁 基因型 猪的生产性能测定主要包括: 、 、 、 。

专门化品系的建系方法主要有: 、 、 。

繁殖性能测定、生长性状测定、胴体品质测定、抗应激性测定

系组建系法、群体继代选育法、正反交反复选择法

三、选择题

选择题

( )最大的缺点是不能充分利用繁殖性能方面的杂种优势. A.简单杂交 B.双杂交 C.轮回杂交性 D. 顶交 ( )主要是近交系的母本出现了近交衰退的现象时采用的.(10.3) A.简单杂交 B.顶交 C.双杂交 D. 轮回杂交 RFLP是指( ).

A.限制性长度多态性 B.DNA片段扩增 C. 蛋白质多态性 D. 重复多拷贝顺序 把役用牛改良为肉用牛所需采用的杂交方法为( ) A.简单杂交 B.级进杂交 C.引入杂交 D.三元杂交 表型方差部分中,显性方差的表示符号为( )。 A.VA B.Vs C.Vi D.VD 不完全显性的遗传可以通过个体的表现型判断( ).

A.生产性能 B.基因型 C. 遗传力 D. 环境效应 采用引入杂交的方法改良品种时引入的外血以( )为宜。

A 1/2 B 1/4~1/8 C 1/16 D 1/32

藏猪因为其( )而作为一个品种登记时具备了较高的经济价值这一首要条件. A.产仔数目多 B.肉质好 C.饲料转化率高 D.独特的适应性

测交是用于判断种畜个体的某质量性状的基因型的测验性交配,判断是杂合还是( )。

A.纯合 B.显性 C.隐性 D.共显性

成年家畜外形不是幼年家畜的外形的放大是因为生长发育的( )造成的.(4.3) A.阶段性 B.不平衡性 C.优势不同 D.强度不同 从两个形状的回归和相关系数中,我们能得到( ).

A.相关强度 B.相关方向 C.遗传相关是否有利于生产 D. 以上全部 当需要改变原有品种的主要生产力方向时,应采用( ) A导入杂交 B 级进杂交 C 育成杂交 D 经济杂交 动物驯化的途径可分为( )。

A驯养和驯化 B狩猎和饲养 C饲养和培育 D饲养和繁殖

对某生物进行测交试验得到四种表现型,数量比率为58:60:56:61,由此可知该生物的基因型不可能是以下哪个( )。

A.AaBbCC B.AABbCc C.aaBbCc D.AaBbCc 对限性性状进行选种时可采用( )选种效果最好

A.性能测定 B.同胞测定 C.系谱测定 D.后裔测定 对于遗传力较高并且易于测定的性状采用( )选种效果较好. A.系谱测定法 B.同胞测定法 C.性能测定法 D. 同胞测定法 对于遗传力较高的性状采用( )最有效。

A.个体选择 B.家系选择 C.同胞选择 D. 系谱选择 多性状选择方法不包括( ).

第 3 页 共 12 页

答案

A B A B D B B D A

A D B A D

B C A D

A.顺序选择法 B.独立淘汰法 C.指数选择法 D.家系内选择法 发源于一头优秀种公畜的畜群称为( )

A 单系 B 品族 C 近交系 D 群系

根据改良程度的类型分类,畜禽的品种可分为( ).。 A 原始品种与培育品种 B 兼用品种与专用品种 C 大型品种与小型品种 D 有角品种与无角品种 管围指数表示( )发育的情况. A身高 B骨骼 C体长 D肌肉 管围指数表示( )发育的情况.

A身高 B骨骼 C体长 D肌肉 会影响群体平均数的因素是( )。

A.基因频率 B.个体数 C.方差 D.标准差 鸡的矮小基因dw位于性染色体上,其遗传方式属于( )。 A.从性 B.间性 C.限性 D.伴性 鸡的金色、银色羽自别可采用金色羽公鸡配( )。

A.金色母鸡 B.银色母鸡 C.白色母鸡 D.黄色母鸡 基因突变是指( )。

A.由于碱基对的置换、插入或缺失引起的基因结构的变化 B.由于染色体数目改变而造成的基因组的增减 C.由于染色体结构改变而造成的基因组的改变 D.DNA重组

家系选择比个体选择更有效的条件是性状的( )。

A.遗传力高 B.遗传力低 C.中等遗传力 D.遗传力接近

假设芦花羽伴性基因B在鸡群中频率是40% ,则公鸡群中芦花羽鸡的比例( ). A.40% B.36% C.64% D. 60% 结合个体表型值与家系均值进行的选择叫( )。 A个体选择 B家系选择 C家系内选择 D合并选择

卡拉库尔羊灰色基因显性纯和致死,灰色公母羊交配存活后代中灰色所占的比率( )。

A.1/2 B.3/4 C.1/3交 D.2/3 两个半同胞个体间的亲缘系数是( )

A 25% B 50% C 12.5% D 6.25%

某品种牛,无角基因P对有角基因p呈完全显性,现有一有角牛群,改造成无角牛群需通过( )。

A.使用有角公牛 B.全使用无角公牛配种 C.使用有角母牛 D.淘汰有角公牛内蒙古绒山羊因为其( )而为作为一个品种登记下来。 A.产仔数目多 B.肉质好 C.饲料转化率高 D.产品独特 牛的有无角性状中( )为隐性基因控制。

A.有角 B.无角 C.无法判断 D. 不清楚 亲缘选配是根据交配双方( )进行。

A 亲缘关系 B 体型 C 品质 D 外貌 全同胞后代的近交系数是( ).

A 25% B 50% C 12.5% D 6.25% 人工选择的作用是( )。

第 4 页 共 12 页

A A

B B A D B A

B C C D

A B

D B A A D

搜索更多关于: 动物育种学复习思考题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动物育种学》复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动物模型: 个体育种值: 估计育种值: 回交: 级进杂交: 答案 将动物个体本身的加性遗传效应(即育种值)作为随即效应的模型。 个体加性效应的高低反映了它在育种中的贡献,因此也将这部分效应称为育种值。 利用统计分析方法,通过表型值和个体之间的亲缘关系来对育种值进行估计,所得到的估计值称为估计育种值。 杂交第一代及其以后世代与其亲本之一再进行杂交称回交。 选择改良品种的优良公畜与被改良品种的母畜交配,所得杂种又与改良品种的优良公畜交配,如此连续几代将杂种母畜与改良品种的优良公畜回交,直至改良品种得到根本改造。 在稳定的群体结构下,不考虑家系均值的大小,只有根据个体表型值与家系均值的偏差来选择,在每个家系中选择超过家系均值最多的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