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生态学课程试题答案

环境生态学课程试题答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7 8:43:39

新的地点,能否发芽、生长和繁殖都是问题,只有当一个种的个体在新的地点上能繁殖时,才算定居过程的完成。繁殖是定居中一个重要环节。如不能繁殖,不仅个体数量不能增加,而且植物在新环境中的生长只限于一代。开始过入新环境的物种,仅有少数幸存下来繁殖下一代,或只在一些较小的一些生境存活下来,这种适应能力较强的物种称之为先驱种或称先锋植物。这种初步建立起来的群落,称先锋植物群落,对以后的环境的改造,对相继侵入定居的同种或异种个体起着极其重要的奠基作用。这一阶段物种间相互关系方面,是互不干扰,这个阶段物种的数目少,种群密度低,因此,在资源利用上没有出现竞争。(3分)

(3)竞争:随着已定居的植物不断繁殖,种类数量的不断增加,密度加大,资源利用逐渐由没有充分的利用,而出现了物种间的激烈竞争。有的物种定居下来,并且得到了繁殖的机会,而另一些物种则被排斥。获得优势的物种得到发展,从不同角度利用和分摊资源,通过竞争达到相对平衡,从而进入协同进化,更能充分利用资源。(3分) 3、什么是植物群落的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请比较二者的异同。

答:在植物群落发展变化过程中,一个群落代替另一个群落的现象称为演替。演替可以从裸露的地面上开始,也可以从已有的一个群落中开始。裸地可以分为原生裸地和次生裸地。原生裸地是指从来没有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段(1分)。次生裸地是指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植被下的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有曾经生长在此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段(1分)。植物群落的原生演替是指发生在原生裸地上的演替,次生演替是指发生在次生裸地上的演替。(2分)

二者的共同点:(1)演替都是在裸地上开始(1分)。(2)群落在形成过程中,都有植物的传播、植物的定居和植物之间的竞争这三个方面的条件和作用(1分)。(3)都是进展演替,即群落向着物种多样化、中生化和高生产力方向演替。(1分)

二者的不同点:(1)演替开始的土壤条件不同,原生演替开始的裸地条件严酷,从来没有植物的繁殖体或被彻底消灭了(1分),而次生演替开始的裸地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有一些繁殖体存在(1分);(2)演替速度不同,原生演替慢,而次生演替快(1分)。

4、什么是生物多样性?哪些因素可以增加生物多样性?

答:生物多样性是指生命有机体及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综合体的多样性和变异性(1分)。生物多样性可以从三个层次上描述,即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与景观多样性 (1分)。

可以增加生物多样性的因素包括:(1)生物多样性与进化时间有关,进化时间越长,且环境条件稳定的物种多样性高(1分);(2)物理环境越复杂,或叫空间异质性程度越高,群落的复杂性也高,生物多样性就越大(1分);(3)气候越稳定,变化越小生物多样性越高(1分);(4)物种之间的竞争是物种进化和分离的动力,所以竞争能增加物种的多样性(1分);(5)捕食将被捕食者的种群数量压到较低的水平,从而

减轻了被捕食者的种间竞争。竞争的减弱允许有更多的被捕食者共存。捕食者维持群落的多样性(1分);(6)植物群落的多样性越高,生产的食物越多,通过食物网的能流量越大,整个区域物种多样性就越高(1分);(7)人为因素(1分)。

第四章 生态系统生态学

一、选择题

A、A、 C、D、D、 A、C、A、A、B、D、C、D、A、D、 B

二、多项选择题

1A、C、D;2、A、B、C;3、A、B、C ;4、 A、B、D

三、名词解释

1、生态系统(ecosystem):指在一定的空间中共同栖居着的所有生物(即生物群落)(1分)与其环境之间由于不断地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过程而形成的统一整体(2分)。

2、冗余种(species redundancy 或 ecological redundancy):在一些群落中有些种是冗余的,这些种的去除不会引起生态系统内其他物种的丢失(2分);同时,对整个群落和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1分),这样的物种称为冗余种。 四、填空题

1、同等重要、丢失(灭绝);2、链索、网络;3、较低、较高; 4、营养、食物链;5、顶位、基位;6、较低、较高 五、论述题

1、论述森林生态系统在结构和功能特点。

答:(1)生物种类多、结构复杂:森林的垂直成层现象形成的各种小生境,发展了种类繁多的动物群落和其他生物群落。 (2 分)

(2)系统稳定性高:森林生态系统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各类生物群落之间协同进化,使生物群落中各种生物成分与其环境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保持着相对平衡状态。 (3分)

(3)物质循环的封闭程度高:自然状态的森林生态系统,各组分健全,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与无机环境间的物质交换完全在系统内部正常进行,对外界的依赖程度很小。(3分)

(4)生产效力高:森林生态系统具有明显的生态优势,它的生物量最大,生产力最高。 (2 分)

2、论述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

答:(1)生物生产: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生产包括初级生产和次级生产两个过程,前者是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把太阳转变为化学能的过程,故又称之为植物性生产;(2分)

(2)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指能量通过食物网络在系统内的传递和耗散过程。

(2分)

(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生态系统中生命成分的生存和繁衍,除需要能量外,还必须从环境中得到生命活动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3分)

(4)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生态系统的功能整体性除体现在生物生产过程,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等方面外,还表现在系统中各生命成分之间存在着信息传递,习惯上称为信息流。(3分)

3、影响生态系统初级净生产量的因素有哪些?各有何影响?初级生产量有哪些主要测定方法?

答:光、CO2、水和营养物质是初级生产的基本资源,温度是影响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2分),而食草动物的捕食会减少光合作用生产的生物量(1分)。对于陆地生态系统而言,一般有充足的光照和CO2供应,但对林下植物而言,可能存在光照不足的情况(1分);水最易成为限制因子,特别是干旱地区(1分);营养物质的缺乏,也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1分);对水域生态系统而言,水和CO2不会光合作用造成影响,光、营养物质和食草动物的捕食是主要的限制因素。(1分)

初级生产量的测定方法主要有:收获量测定法、氧气测定法、CO2测定法、放射性标记物测定法和叶绿素测定法等,不同的方法有不同的精度和适用情况(3分)。 4、为什么说生态系统是地球上自然界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答: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生物和非生物的成分之间,通过不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及信息传递相互作用、相互依存而构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生物与环境密不可分,地球表面是不同生态系统的镶嵌,任何一自然环境单元就是一个或多个生态系统。一个生态系统就是一个自然结构单元(2分)

生态系统的三大功能是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

首先是能量流动,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贮藏在植物体内,然后在转给其他动物,这样营养就从一个取食类群转移到另一个取食类群,最后由分解者重新释放到环境中。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实现是生态系统中各要素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结果。(2分)

其次,在生态系统内部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不断的进行着复杂而有序的物质交换,这种交换是周而复始和不断地进行着。生态系统的组成要素:非生物环境、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态系统要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各要素结合而成一个统一的整体,集中表现在系统的整体性。生态系统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进行的基本单位。(2分)

最后,生态系统中某一要素的改变会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例如,在生态系统中关键种的消失会影响整生态系统的不稳定性。生态系统中某一要素作用的发挥都离不开生态系统其它耍素的支持,离开生态系统的谈某一要素的功能是不完全的。(2分)

另外,生态系统中各个要素的功能发挥都以生态系统的讯息传递相关的。以讯息传

递为基础建立起了正负反馈调节功能,保障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稳定(2分) 5、请论述生态系统中四个基本成分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答:(1)生态系统的四个基本成分,在能量获得和物质循环中各以其特有的作用而相互影响,互为依存,通过复杂的营养关系而紧密结合为一个统一整体,共同组成了生态系统这个功能单元(2分)。

(2)生物和非生物环境对于生态系统来说是缺一不可的。倘若没有环境,生物就没有生存的空间,也得不到赖以生存的各种物质,因而也就无法生存下去。但仅有环境而没有生物成分,也就谈不上生态系统(2分)。

(3)从这种意义上讲,生物成分是生态系统的核心,绿色植物则是核心的核心。绿色植物既是系统中其它生物所需能量的提供者,同时又为其它生物提供了栖息场所。而且,就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而言,绿色植物的作用也是至关重要的。正因为如此,绿色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始终是第一位的。一个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功能状态,除决定于环境条件外,更主要决定于绿色植物的种类构成及其生长状况(3分)。

(4)生态系统中还原者的作用也是极为重要的,尤其是各类微生物,正是它们的分解作用才使物质循环得以进行。否则,生产者将因得不到营养而难以生存和保证种族的延续,地球表面也将因没有分解过程而使动,植物尸体堆积如山。整个生物圈就是依靠这些体型微小,数量惊人的分解者和转化者消除生物残体,同时为生产者源源不断地提供各种营养原料(3分)。 6、论述群落与生态系统的关系。

答:群落和生态系统究竟是生态学中两个不同层次的研究对象,还是同一层次的研究对象。这个问题,目前还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大多数学者认为应该把两者分开来讨论,但也有不少学者把它们作为同一个问题来讨论(3 分)。

但我们认为,群落和生态系统这两个概念是有明显区别的,各具独立含义(2 分)。群落是指多种生物种群有机结合的整体,而生态系统的概念是包括群落和无机环境。生态系统强调的是功能,即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2 分)。但谈到群落生态学和生态系统生态学时,确实是很难区分。群落生态学的研究内容是生物群落和环境相互关系及其规律,这恰恰也是生态系统生态学所要研究的内容。随着生态学的发展,群落生态学与生态系统生态学必将有机的结合,成为一个比较完整的,统一的生态学分支(3分)。

第五章 生态系统服务

一、单选题

D、A、D、B、C、B、C、B、A、B

二、多项选择题

1、A、B、C;2、A、B、C 三、名词解释

搜索更多关于: 环境生态学课程试题答案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新的地点,能否发芽、生长和繁殖都是问题,只有当一个种的个体在新的地点上能繁殖时,才算定居过程的完成。繁殖是定居中一个重要环节。如不能繁殖,不仅个体数量不能增加,而且植物在新环境中的生长只限于一代。开始过入新环境的物种,仅有少数幸存下来繁殖下一代,或只在一些较小的一些生境存活下来,这种适应能力较强的物种称之为先驱种或称先锋植物。这种初步建立起来的群落,称先锋植物群落,对以后的环境的改造,对相继侵入定居的同种或异种个体起着极其重要的奠基作用。这一阶段物种间相互关系方面,是互不干扰,这个阶段物种的数目少,种群密度低,因此,在资源利用上没有出现竞争。(3分) (3)竞争:随着已定居的植物不断繁殖,种类数量的不断增加,密度加大,资源利用逐渐由没有充分的利用,而出现了物种间的激烈竞争。有的物种定居下来,并且得到了繁殖的机会,而另一些物种则被排斥。获得优势的物种得到发展,从不同角度利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