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案:1.1不懂就问
1 好 习 惯 教学 要求 1.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孙中山乐于思考和探究的学习态度及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好问”的习惯。 重点 1.培养学生“好问”的习惯,把“不懂就问”化为学习的自觉行为和重要的学习方式。 难点 2.理解什么叫私塾。 教学 课时 两课时
不 懂 就 问
??中山小的时候在私塾①读书。那时候上课,只是先生念,学生跟着读,然后把读的段落背诵②下来。[句导读:这句话向我们介绍过去私塾的教学情况。]至于书里的意思,先生从来不讲解。
段导读:这段话描写了过去私塾里的教学方法,即先生只是要求会读会背,学生根本学不到什么知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读书,先生只是让学生背诵却不讲解。 ??天,孙中山照例流利③地背出了前一天学的功课。先生在他的书上又圈④了一段,他读了几遍,很快又背下来了。[句导读:这两句话不仅再一次告诉了我们私塾简单的学习方法,同时也把孙中山的聪明伶俐表现了出来。]但是,书里说的是什么意思,他一点也不懂。孙中山想,这样糊里糊涂⑤地背,有什么用呢?于是,他壮着胆子站起来,问:“先生,您刚才让我背的这段书是什么意思?您能讲讲吗?”
段导读:孙中山不仅聪明好学,而且敢于不懂就问。
??一问,把正在摇头晃脑高声念书的同学们吓呆了,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⑥。 段导读:孙中山向先生提问这一举动,把同学们都吓呆了。 第二部分(第2~6自然段):这部分写孙中山在课堂上不懂就问的故事。 ??生拿着戒尺⑦,走到孙中山跟前,厉声⑧问道:“你会背了?” 段导读:这一段写对于孙中山的提问,先生表示非常怀疑。 ??会背了。”孙中山说着,就把那段书一字不错地背了出来。
??生收起戒尺,摆摆手让孙中山坐下,[句导读:这句话描写了先生对孙中山怀疑态度的改变。]说:“书中的道理,你们长⑨大了自然会知道的。不过,学问,学问,不懂就问。现在你们既然想听,我就讲讲吧。”
段导读:这个段落描写了先生对孙中山怀疑态度的转变,并对孙中山主动提问的精神表示了肯定。
??生讲得很仔细,大家听得很认真。[句导读:这句话描写了课堂上的变化。]从此,孙中山一有不懂的事情,就主动地问,养成了良好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的学习习惯。
段导读:这个段落写先生仔细讲解,大家认真学习,孙中山也养成了“不懂就问”的良好的学习习惯,为我们点明了文章的主题。
第三部分(第7自然段):孙中山养成了“不懂就问”的良好习惯。 字 词 导 读 ?
①私塾:我国旧时一种私人办的学校。塾,易与“熟”搞混。
②背诵:靠记忆把看过的东西念出来。背是多音字,这里读bèi,也可读bēi,如背包。
③流利:话说得快而清楚;文章读起来畅通。
④圈:画环形,如圈阅、圈点、圈定。圈是多音字,这里读quān,也可读juàn,如猪圈。 ⑤糊里糊涂:不明事理,对事物的认识模糊或混乱。
⑥鸦雀无声:形容非常安静,没有一点声音。
⑦戒尺:旧时老师用来责罚学生的工具。戒,易与“戎”搞混。 ⑧厉声:表示说话声音大而严厉。
⑨长:多音字,本课读zhǎng;另一种发音为cháng,如长短。
良好:好;令人满意的。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