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川省成都七中实验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地理12月月考试题 - 图文
成都七中实验学校2017—2018学年上期十二月考试
高一年级地理试题
时间:50分钟 满分:100分
第I卷
本卷共2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选出正确选项并在答题卡相应位置涂黑。
下图是1860~2000年全球气温距平变化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示时间内,全球气温变化的总体趋势是 A.逐年下降
B.逐年上升 C.波动下降
D.波动上升
2.图中所示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有 A.农业稳定性增加
B.极端天气事件增多
C.低温冻害损失减小 D.山地雪线高度下降
下图示意为全新世(开始于1.15万年前)以来某省南部局部沿海海岸变迁状况。读图,完成3~4题。
3.如果仅考虑气候变化对海岸变迁的影响,则全新世以来该地气候冷暖变化特征是 A.逐步变暖 C.逐步变冷
B.先暖后冷 D.先冷后暖
4.气候变化会对海岸变迁产生影响的主要原因是 A.海水侵蚀能力的变化 B.极地冰川融冻速度的变化 C.河流泥沙沉积速度的变化 D.海岸地貌形态的变化
下图为某河流的年径流量变化曲线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5.该河流位于
A.亚热带季风区 B.亚热带大陆西岸 C.温带季风区 6.能正确反映该河流水文特征的是
A.由雨水和地下水补给 B.有一个汛期 C.冬季断流 D.年径流总量大 读“大西洋洋流分布示意图”,完成7~8题。
7.关于洋流分布的正确叙述是
A.北半球中低纬海区洋流呈顺时针流动 B.南半球中高纬海区洋流呈逆时针流动 C.中低纬大洋西侧为寒流,东侧为暖流 D.甲洋流终年受西风影响,形成西风漂流
8.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表现在 A.促进高、低纬度间热量的输送和交换 B.能使海洋污染范围不变,污染程度减轻
C.甲洋流沿岸温带海洋性气候广布 D.乙海区附近有世界著名渔场分布 读下图,回答9~10题。
D.高寒地带
9.图片中的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
- 2 -
①我国水资源的数量本来就少
②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但地区分布不均 ③部分地区水污染十分严重,为水质性缺水
④人口的激增和经济的发展,对水资源需求量越来越大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0.华北地区缺水的自然原因有
①河川径流季节变化大 ②降水稀少,蒸发量大 ③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不足 ④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011年11月5日,“陆海统筹海水西调高峰论坛”在乌鲁木齐举行。西调渤海之水,就是利用沙漠中次一级断陷盆地储存数百亿立方米的海水资源,在西部沙漠地区形成“人造海”和大片湿地,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实现水的循环。据此回答11~12题。 11.在我国四大临海中,选择西调渤海之水的最主要理由是
A.离沙漠地区近 B.渤海储水量在我国四个近海中最大 C.渤海污染程度最低 D.利用地势
12.通过海水西调改善西部沙漠环境,主要是利用了水循环的哪些环节 A.地表径流、地下径流 B.水汽输送、降水 C.下渗、地下径流
D.蒸发、降水
引起地壳及其表面形态不断发生变化的作用,统称地质作用。据此回答13~14题。 13.下列地质作用中,属于内力作用的是
①侵蚀作用 ②风化作用 ③岩浆活动 ④变质作用 ⑤地壳运动 ⑥沉积作用 A.①③④
B.①②⑥
C.②③④
D.③④⑤
14.形成大理岩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风化作用
B.搬运作用 C.变质作用
D.沉积作用
读甲、乙两图,回答15~16题。
- 3 -
15.甲图的地貌名称是 A.三角洲
B.沙丘 C.冲积扇
D.背斜
16.乙图所示地貌的形成原因是 A.流水侵蚀
B.流水沉积 C.风力侵蚀 D.风力沉积
地质作用包括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会产生重大影响。读黄土高原和狮身人面像图,完成17~18题。
17.“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是黄土高原现今地表形态的典型写照,其成因主要是 A.风力侵蚀 B.风化作用 C.流水侵蚀 D.冰川侵蚀 18.矗立在尼罗河畔的埃及狮身人面像缺损严重,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A.雨水侵蚀和溶蚀作用 B.风化和风蚀作用 C.喀斯特作用 D.海蚀作用 读某河流流经地区示意图,完成19~21题。
19.下图中能表示图示河流上中下游流量变化的是
- 4 -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