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煤矿开采学课程设计指导书-安全工程专业 - 图文
《矿井开采》课程设计
设计指导书
河南理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
2013年1月
说 明
一、本设计为采区设计,本大纲参照一般实际采区设计,说明书编制章节的顺序,
结合教学要求进行编制,仅供本次课程设计作为内容提要和说明书章节编制顺序参考用。
二、当煤层倾角为近水平时,“采区”名称可称为“盘区”或“带区”(倾斜长壁法)。
前 言
一、目的
1、初步应用《矿井开采》课程所学的知识,通过课程设计加深对《矿井开采》课程的理解。
2、培养安全工程专业学生的动手能力,对编写采矿技术文件,包括编写设计说明书及绘制设计图纸进行初步锻炼。
3、为毕业设计中编写毕业设计说明书及绘制毕业设计图纸打基础。 二、设计题目
老师给你们的题目。 三、设计内容
第一章 采区地质特征
第一节 采区概况
采区位置、境界、开采范围,与邻近采区关系,与地面关系、采区内煤系产状,可采层厚度等。
第二节 地质情况及可采煤层情况
采区地质构造、开采煤层特征(厚度、倾角、煤质、夹石、层间距、顶底板岩石特征等)、瓦斯、煤尘、煤的自燃性,井上下及采区水文地质条件,上部及浅部开采情况等。
第三节 采区储量
说明:本节可以采用列表的形式
采区储量计算表
煤层编号 投影面积(m2) 17# 19# 合计 倾角(度) 11° 11° 实际 煤层采1煤厚容重工业储可采储 面积区回采备注 3(m) (t/m) 量(t) 量(t) (m2) cos?率(%) 3.17 1.45 3.53 1.50 注:这里所列表格为参考格式,设计说明书内正式表格应按此表格式以一页篇幅绘列。
第二章 采区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第一节 采区生产能力的确定
采区生产能力根据地质条件、煤层生产能力、机械化程度和采区工作面接替关系等因素确定,当用综采时,一般为80~120万t/a;高档时,一般为50~90
万t/a;普机时(包括高档)一般为40~75万t/a;炮采时,一般为10~50万t/a。
第二节 采区服务年限
T?采区工业储量?采区回采率?年?
采区生产能力为了保证采区均衡生产,采取服务年限应在3~5年以上比较合理。
第三章 采区巷道布置
第一节 采区巷道布置方案的选择
一、采区上(下)山的位置、数目和用途,采区联合形式;
二、区段平巷的布置方式(有无煤柱护巷、数目、位置、是否设集中巷及集中位置等);
三、煤层间、厚煤层分层间的联系方式; 四、采区上、中、下部车场型式选择。
第二节 采区生产系统综述
运煤、运料及徘矸、通风、行人、动力供应(包括电力和压风)排水、等系统。
第三节 采区回采工作面配备和生产能力验算
一、计算回采工作面产量;
二、确定采区内同时回采工作面数目; 三、备用回采面及掘进头的设置; 四、采区生产能力验算。
第四节 开采顺序
论述煤层间、分层间、区段间、条带间的开采顺序及参数。
第五节 采区准备工作及组织
一、采准工作:选择确定采区巷道断面形式、尺寸、支护方式。 二、回采工作面接续安排
按合理配采的原则排出:“回采工作面接替表”。 三、采区巷道掘进顺序:列出:“巷道施工顺序表”。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