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世纪20—30年代中国艺术歌曲的演唱方法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0世纪20—30年代中国艺术歌曲的演唱方法
作者:洪晨
来源:《音乐时空》2015年第16期
摘要:20世纪20-30年代,我国的一大批音乐家在国内外努力学习,坚持探索,为我们现在的音乐学习者们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们给我们留下很多脍炙人口又令人回味无穷的优秀作品。这些优秀的艺术歌曲反映了我国当时的社会面貌和音乐发展的方向与脉络,具有永恒的艺术生命力。
关键词:艺术歌曲 民族韵味 时代特色 一、歌曲把握的要领
20世纪20-30年代,中国的艺术歌曲作品不像当时欧洲的作曲家们在作品中往往带有很多的个人情绪和自我因素,中国的作曲家们更侧重于在作品中表现当时中国社会的现状和对社会生活的关注,所以这一时期的艺术歌曲表现出多种类型的形态。一种演唱风格的形成与当时的时代背景有很大的联系,最为重要的一点是他们引进了西方先进的歌唱方法——美声唱法,这种唱法不同于我国的民族唱法,在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也开始了这种唱法的最初学习和研究,这也成为艺术歌曲在中国的土地上能够充分发展的重要因素。赵元任先生是20世纪20-30年代中国最有代表性的作曲家之一,他创作的歌曲风格独特,有着其特有的艺术魅力和文化风格。其中他创作的和声方法和钢琴伴奏也是在当时引起了不小影响。其中笔者以一首大家耳熟能详的作品《教我如何不想他》来举例。这首歌曲采用了我国传统音乐中少见的三拍子弱起节奏,通过对原有诗词的精细描写刻画,使歌曲的民族特色更为突出。赵元任在这里大胆运用了各不相同的调式来布局整首歌曲,例如,歌曲的开始是E大调;进行到第二部分时候开始转调,E大调转B大调;接下来是E大调转到G大调;最后是e小调转到E大调。这样的手法在以前是很少见的。大大丰富了歌曲的表现力,却让人听起来不失流畅性,既突出个性又不失歌曲的完整性。这种和声和调性的运用就是采用了西方的创作理念,中西结合,具有统一的艺术效果,这也是这首乐曲可以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说到中国艺术歌曲的演唱风格,艺术歌曲的风格特点是以含蓄为主,还要注重对气息和语言表达的运用,艺术歌曲的伴奏一般只有一架钢琴,所以要想更好的诠释歌曲,对歌者的要求就更高了,声音的控制和把握,咬字吐字的感觉,和情感的拿捏都缺一不可。 二、20世纪20-30年代中国艺术歌曲的表演风格
关于我们所谈的歌曲的演唱风格,李凌先生在《歌唱艺术漫谈》中曾经说过:“样式通常指的是风格和艺术风格,它主要体现在形式的艺术风格和特点、性格和气质。从歌唱艺术,是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