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大象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总复习

大象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总复习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4 4:21:18

大象版六年级下册科学

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 一、填空。

1 、我们的祖先生活在( 森林)里,靠( 打猎 )获取食物,古人类是生物( 进化 )的产物,古人类为了有效地防御敌害,选择了( 群居 )生活,我国有( 女娲造人)的传说,西方国家则有( 上帝造人)的传说。 2、科学研究的方法一般有( 查阅资料)、( 参观)、( 采访 )和( 调查 )等。

3、科学家研究发现,人类与( 现代类人猿)有着密切的亲缘关系;在中国北京( 周口店 )猿人遗址发现了早期猿人用火的遗迹;( 龙骨山 )被誉为人类历史最神圣的朝圣地之一,早期猿人发现,闪电有时会把灌木丛点燃,于是他们开始摸索并逐渐学会用( 火)烤熟食物;大约30万—5万年前,人类的祖先已经从用天然火过渡到(人工取火 )。 4、中国古生物学家经过多年研究发现了( 中华曙猿化石),由此可以推测人类祖先更可能起源于( 中国 )。 5、中国古生物学家( 贾兰波 )在北京( 周口店)龙骨山接连发现三具( 北京人)的头盖骨,被称为( 连中三元 )的奇迹。

6、从世界人种分布图上我们发现,黑种人主要居住在( 非洲 ),那里靠近赤道,干燥而火热;白种人主要居在(欧洲 ),那里光照较少;黄种人主要居住在( 亚洲东部 ),那里光照适中。

7、人类皮肤的多样性是由于( 环境变化 )时自然选择所造成的。 8、科学探究的过程就是不断(发现问题 ),( 提出问题 ),( 解决问题 )的过程。

9、科学家的研究结论( 不一定 )总是正确,但科学家的( 研究方法)值得人们学习。

10、科学家研究发现,地球上的人类有着共同的(祖先)。

11、达尔文的进化论学说认为,一切生物,包括人类都是由(单细胞)生物长期发展来的,他还写出科学巨著《 物种起源 》。

12、人是动物分化来的,是( 动物)的后代,从猿到人是生物进化史上最大的( 飞跃 );“ 北京人 ”的发现为从( 猿 )到( 人)的进化理论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13、现在还存活的类人猿有非洲的( 黑猩猩 )和(大猩猩 ),东南亚的( 猩猩),我国南方的(长臂猿 )。

14、进化论学说认为,现代生物有共同的( 祖先 )。 15、人类发展可以分为( 早期猿人 )、( 晚期猿人 )、( 早期智人 )、 ( 晚期智人 )四个阶段。

16、绿色社区是指具备符合(环保要求 )的设施,建立了完善的( 环境管理体系 )和( 公众参与机制)的文明社区。 16、绿色社区的实质是( 环保节能),每个人都 有建设绿色社区的( 责任 )和( 义务 )。

17、亲历探究是我们学习科学的最佳( 途径 ),深入调查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 方式 )。

18、调查研究的方法有(文献法 )、( 实地考查法 )、( 问卷调查法)、( 访谈法 )等。

19、采用访谈法进行研究时要注意:( 制定访谈提纲 )、( 准备好访谈材料 )、( 确定访谈对象 )、(访谈时注意倾听)、( 做好记录)。 20、开展实地考察时要注意:(准备的考察工具和材料要充分)、( 搜集材料注意典型性)、( 注意安全 )。 21、调查研究的步骤有:( 选择调查内容 ) 、(明确调查目的和方法)、

( 制定调查计划)、( 分析和整理数据 )、(得出结论 )。

22、调查研究要做到(团队合作)、( 准备充分)、( 文明礼貌 )、(注意安全)。

23、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煤 )占的比重过大,达百分之七十左右,排放到空气的废气和粉尘,大部分都是由( 燃煤 )引起的。进一步开发(风能)和(太阳能)是人类共同的目标,也是解决能源匮乏的有效途径。 24 、调查报告的种类有(概况调查报告)、(专题调查报告)、( 理论研究型报告)、( 实际建议型报告)。

25、撰写调查报告的一般程序是 ( 确定主题)、(取舍材料)、( 拟定提纲)、( 撰写报告)、(修改报告)。 26、调查报告的结构分为(题目)、( 前言)、(正文)、( 总结)、(附录)。

27、开展绿色社区创建活动,是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城市建设的具体体现,是( 文明社区)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社区要有(健康优良)的生态环境。 二、判断题。

1、人类的祖先独居生活,相互之间并不联系。( X ) 2、人类的祖先在劳动中学会了语言。( V ) 3、现代类人猿是人类的祖先。( X ) 4、北京人生活在距今四五十万年前。( X ) 5、现在的黑猩猩将来也会变成人( X )

6、古人类化石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一些人类祖先的秘密。( V ) 7、证明进化论正确的主要依据是生物化石。( V )

8、科学是不断发展的,有些观点会随着研究的深入而发生改变。( V )9、云南澄江的生物化石群证明了寒武纪生物物种出现了爆炸性增长。( V )

10、打猎是人类祖先与生俱来就会的一项劳动技能。( X ) 11、绿色社会就是绿化很好的社区。( X ) 12、生态村属于绿色社区。( V )

13、绿色社区的建设必须遵循持续发展的标准。( V ) 14、调查研究法是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 V ) 15、调查研究最好以小组为单位,组员之间做好分工全作。( V ) 16、调查时各小组的资料要相互相保密。( X ) 17、是不是绿色社区与我们关系不大。( X )

18、大量烧煤,且缺乏有效治理,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V ) 19、风能和太阳能是对环境污染很小的能源。( V ) 三、选择题。

1、人类的祖先在劳动实践中逐渐学会了( B )。 A、打铁 B、打猎 C、治病 2、( A )的假设是科学探究的方法。 A、没有根据 B、合理 C、任意

3、类人猿和人类有许多相似之处,如( B )。 A、都会说话 B、都有耳廓 C、都能使用工具劳动

4、( C )与人类有许多相似之处。 A、外星人 B、古猿 C、现代类人猿

5、达尔文关于进化论的思想记载在他的巨著( C )。 A、《昆虫记》 B、《本草纲目》 C、《物种起源>>

6 科学研究发现,美洲大陆最早的古人类文化遗物为今大约1万年的( B )。A、铁器 B、尖状器 C、石器 7、查阅资料要有( C )。

A、随意 C、有争对性 B、依靠别人

8、一切生物,包括人在内,都是从( B )生物长期发展来的。 A、低级 B、单细胞 C、非

9、早期猿人大约生活在距今( A )万年前。 A、300——150 B、200——150 C、150——100 10、( A )是科学探究活动的重要环节,问题是科学研究的起点。 A、提出问题 B、发现问题 C、解决问题 11、地质年代从古到今依次为 ( A )

A、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 B、中生代、新生代、古生代 C、新生代、中生代、古生代

12、首先提出进化论思想的是( A ) A、达尔文 B、伽俐略 C、亚里士多德 13、人类按皮肤颜色可以公为( C )。

A、黄种人 、白种人、红种人 B、红种人、黄种人、蓝种人 C、黑种人、白种人、黄种人

14、绿色社区的核心内容是( B )。

A 、绿色建筑 B、节能环保 C、公众参与机制 15、绿色社区的建设必须遵循( B )的原则。 A 、四项基本原则 B、可持续发展 C、独立自主 16、了解绿色社区,只有( C )才有发言权。 A 、专家 B、领导 C、调查研究

17、调查能源的利用问题,对提高我们( B )的什么意识有重大意义。

A 、选择能源 B、节约能源 C、寻找能源

18、问卷项目按问题回答的形式一般可以分为封闭问题和( C )问题。 A 、笔答 B、口答 C、开放式

19、绿色食品是经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的无污染的( D )食品的统称。

A 、安全 B、优质 C、营养类 D、以上都对 20、空调要节能,温度设置不应低于( C ) 。 A 、20度 B、18度 C、26度

21、洗衣机的( A )功能更省电。 A 、强洗 B、弱洗 C、快速洗

22、洗衣机洗衣之前,将脏衣服浸泡10—20分钟,会( B )。 A 、增加电耗 B、节电 C、保护洗衣机 23、( B )电视机较节电。

A 、用遥控关闭 B、彻底断电 C、都一样 四、简答题。

1、绿色社区建设包括哪些范畴? 答:生态村、生态县、生态市。 2、常见的能源有哪些?

答:电能、化石能、水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 3、简述由猿到人的进化过程?

答:距今大约1500万年,非洲的原始林里生活着许多古猿,后来,气候发生了巨大变化,森林减少,其中一些古猿被迫从树上下来,开始直立行走,并用手使用石块、树枝等天然工具获取食物和防御敌人。在运用这些天然工具的过程中逐渐学会了制造简单的工具,久而久之逐渐产生了语言、思想意识,经过漫长的岁月,逐渐演变成了人。 4、我国有哪些古人类文化遗址?

答:北京周口店;陕西半坡,四川大汶口。 5、进化论学说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答:现代生物有共同的祖先,一切生物,包括人在内,都 是由单细胞生物长期发展而来的。

6、为什么人类的皮肤有各种颜色?

答:人类皮肤颜色的多样性是由于环境变化时自然选择所造成的,不同的环境造成了人类皮肤的多样性。如:非洲靠近赤道,那里干燥而炎热,因此,那里的黑种人;欧洲的光照较少,在那里居住的人是白种人; 亚洲东部气候适宜,居住在那里的黄种人。

7、什么 是绿色社区?答:绿色社区指具备了符合环保要求的设施,建立了完善的环境管理体系和公众参与机制的文明社区。 8、绿色社区建设包括哪些方面?

答:绿色建筑、社区绿化、垃圾处理、污水处理、节水、节能、新能源设施、完善的管理体制、居民的良好生活习惯。 9、研究计划包括哪些内容?

答:调查目的、调查方法、调查地点、调查时间、调查对象、调查内容、小组成员。

10、开展问卷调查时要注意哪些事项?

答:问卷设计要科学,要有问卷调查的目的说明,有被调查人的年龄、性别、职业等项的填写要求;所发的问卷不能少于30份,回收率不得小于80%;做好问卷 的统计与分析工作。 11、创建绿色社区对居民有什么意义?

答:保护居民的环境权益,帮助大家履行环保责任;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和环保素养;创造与自然和谐的生活环境;通过节能、节水、垃圾回收等获得经济效益。

12、我国常见的环保产品有哪些?

答:无氟冰箱,无氟发用摩丝,定型发胶、领洁净、空气清新剂。 13、调查报告有哪些特点? 答:第一,它是社会调查活动的总结和说明 ,是社会调查活动的高度概括,产生于社会调查分析之上;第二,它反映了社会现象中的矛盾,是现实社会活动中的新问题;第三、它是科学的,它经过了对现象进行科学分析和总结,提示了事物的本质特征;第四、调查报告涉及到的知识而广,它是调查者多方面综合体现。

第三、四单元

一、填空。 1、(光照)、(温度)、(湿度)、(雨)、(雪)、(风)等环境因素,都或多或少地影响着金鱼的生活。 2、(水温)对金鱼的生活有着直接的影响,水温急剧(升降),会引起金鱼的不适甚至死亡,所以,有(养鱼先养水)的说法。 3、(阳光)、(水)、(氧气)、(食物)等构成了动物赖以生存的环境。 4、金鱼是(杂食性)动物,金鱼是比较(耐饿)的。

5、养金鱼时,把自来水静置2、3天的目的是(排除水中消毒用的氯)。 6、养金鱼时,每天换水量要(少),换水过勤,金鱼会(褪色)。 7、金鱼不喜欢吃(粉末状饵料)。

8、走访调查时,要注意讲话的(语气)和(态度),查阅资料时,要注意数据的(准确性)。

9、对比实验时,最重要的是(控制实验)条件,每组实验只能改变(一个变量),而要保证其它条件(相同)。实验时,尽可能避免(非关键)因素对自己的实验造成不必要的影响。 10、“放养密度”实验只能改变(放养密度),而水质、水温、饲料投放量等都要相同。

11、金鱼的呼吸质量与放养密度基本成(反比)关系,(自来水)是很好养金鱼用水,如果缸养金鱼大部分游到水的表面,说明(氧气不足)和(密度过大)。 12、展示实验成果的方式有(撰写实验报告)、(手抄报)、(制成科技展板)、(橱窗)等。

13、金鱼在水中很少单独流动,经常是(聚群游动)寻找饵料。 14、金鱼的祖先是(野生的红鲫鱼),喂养金鱼可供选择的饵料有(活饲料)、(冷饲料)、(干饲料)。

15、给金鱼安个舒适的家,要注意做到(注意放养密度)、(使用自来水养鱼)、每天换水量要少)、(利用鱼虫保水)、(控制金鱼食量)。 16、我们日常使用的雨具有(雨衣)、(雨披)、(雨伞),雨伞容易被风(吹翻)、视线容易被(遮挡)、尖顶太尖,容易(伤人),如果在雨伞上安装一盏灯,晚上打伞就(安全)多了,雨披(扭头)不大方便,穿雨衣时,裤

子容易(淋湿)。

17、观察雨具可以从(面料)、(结构)、(功能)等方面进行分析。 18、改进和完善身边物体在使用过程中的缺点和不足也是(发明创造)。要发明创造,必须具备(勇于质疑)、(善于质疑)、(不迷信权威)。 19、常见的材料可以分为(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20、改进雨具可以根据需要增加(功能),或者改换(材料)。选择材料时,要考虑到它的(反光性)、(透明性)、(导电性),正确选择(材料)十分重要,有的材料是可以(再生)的,而有些材料是不可以(再生)的,因此,我们要节约材料。

21、常见的人工材料有(反光漆、荧光粉、塑料、玻璃、剪刀、手电筒、水泥、光导纤维),天然材料有(木条、石块、竹竿、木块、羊毛、)。 22、改进的雨具要具备(新颖性)、(科学性)、(实用性)。

23、我们经历的改进与制作的过程,是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24、雨衣是英国工人(麦金杜斯)发明的。率先大量生雨衣的商人是(查尔斯)。

26、如果绞尽脑汁也想不出好办法,不防从事物的反面去思考一下,这种方法叫(逆向思维法)。

27、要取得科学研究的成功,就要有积极主动,科学严谨,(百折不挠)的太度。科学实践需要科学知识,还需要(自然)、(社会)、(生活)的综合知识。

二、判断题。(对的打V,错的打X。) 1、养殖密度不影响金鱼缸的生长。( X ) 2、金鱼对水温的适应能力较强。( V ) 3、给金鱼喂食时,必须每次都让金鱼吃饱。( X )

4、当食物链中的某一种成员消失时,就会影响很多生物种类的生存。(V ) 5、生物会用各种方式来适应生存环境的变化。( V )

6、要研究各种因素对小金鱼的生活影响,需要多人分工合作。( V ) 7、经常换水对金鱼有好处。( X )

搜索更多关于: 大象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总复习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大象版六年级下册科学 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 一、填空。 1 、我们的祖先生活在( 森林)里,靠( 打猎 )获取食物,古人类是生物( 进化 )的产物,古人类为了有效地防御敌害,选择了( 群居 )生活,我国有( 女娲造人)的传说,西方国家则有( 上帝造人)的传说。 2、科学研究的方法一般有( 查阅资料)、( 参观)、( 采访 )和( 调查 )等。 3、科学家研究发现,人类与( 现代类人猿)有着密切的亲缘关系;在中国北京( 周口店 )猿人遗址发现了早期猿人用火的遗迹;( 龙骨山 )被誉为人类历史最神圣的朝圣地之一,早期猿人发现,闪电有时会把灌木丛点燃,于是他们开始摸索并逐渐学会用( 火)烤熟食物;大约30万—5万年前,人类的祖先已经从用天然火过渡到(人工取火 )。 4、中国古生物学家经过多年研究发现了( 中华曙猿化石),由此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