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广州市(越秀区)八年级语文期末试题

广州市(越秀区)八年级语文期末试题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5 19:21:41

八年级语文测评试题

第一部分 基础整合(24分)

1、按下列要求默写古诗文句(每小题2分,共8分,每错、漏、添一字扣0.5分,扣完

本小题的分值为止。)

①写出古诗或名著的上句或下句: ,柳暗花明又一村。

百川东到海, ?

②在《观刈麦》一诗刻画劳动人民在特定情况下近乎变态的心理的诗句是“

, 。”

③在《过零丁洋》一诗中“ , 。” 表现了诗人为了国家宁愿慷慨赴死的民族气节。 ④十年树木, 。(熟语) 2、读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4分)

sha( )取 gān gà( )灰jìn( ) shē( )账 轩chǎng( ) kāng kǎi( )激昂 屡屡( )出现 泰然处( )之 趋势( ) ....3、将下列每组词语中书写错误的字用“O”画出来,并在后面括号中改正过来。(4分) A、弄巧成绌 拈轻怕重 头头是道 循规蹈矩( ) B、精疲力尽 以讹传讹 见议思迁 一劳永逸( ) C、如试重负 约定俗成 娓娓动听 精益求精( ) D、疲惫不堪 梦寐已求 悲天悯人 适得其返( ) 4、在词语后的括号中写出该词语是什么短语。(2分)

例如:热爱祖国(述宾短语)

我们高兴( ) 改革开放( ) 积极劳动( ) 说得清楚( ) 5、语文综合性学习。

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答题。(6分)

(1)6月5日,中央电视台推出一个大型早间节目——“朝闻天下”。 .为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说说选择的理由。(2分) 朝闻天下 A.zhāo B.cháo ( ) .

理由: (2)印度尼西亚爪哇省默拉皮火山喷发在即,印尼政府5月13日发出最高级别红色警报,万名倚山而居的村民开始撤离这片“怒火中烧”的家园。 ....写出“怒火中烧”一词在这里的意思。(2分)

答: (3)在我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即将来临之际,国务院公布了文化部确定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广东省共有包括粤剧、戏剧、曲剧等在内的20多个项目入选,反映了广东作为一个文化资源大省的深厚文化积淀。(2分)

画线句有语病,请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1 -

第二部分 阅读理解

古诗文阅读

(一)(19分)

①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②故天将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③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④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6、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 ①劳其筋骨 劳—— ②衡于虑 衡—— ..③动心忍性 忍—— ④入则无法家拂士 入—— ..

7、选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 ____________。(2分) 8、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2分)

舜发于畎亩之中 人恒过 ..

A、 B、 发于声 国恒亡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行拂乱其所为 ..C、 D、 举国上下 入则无法家拂士 ..

9、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词意。(3分) ①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通“ ”;意思是: 。 ②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 ”通“ ”; 意思是: 。 ③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 ”通“ ”; 意思是: 。 10、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用“\\”在原句中表示)(2分)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11、文中列举了六个人物的事迹,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2分)

答: 12、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故天将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译:_________________ 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译:_________________

现代文阅读

(二)(11分)

①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

人民的极端的热忱。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

- 2 -

重担子推给别人,自己挑轻的。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别人不知道。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②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13、“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根据上下文理解“这种人”指的是哪些人?(2分)

答: 14、给第①段划分层次。(在原文中用“//”划分)(2分)

15、在第①段文字中,作者将 与 进行了对比,运用对比方法的好处是: 。(2分) 16、这两段文字提出了论点,请用一句话概括出来。(2分)

答: 17、选段中用了“白求恩”, “白求恩同志”和“白求恩医生”三种称呼,如果改用同一种称呼好不好?为什么?(3分)

答:

(三)13元“遗产”(13分)

凤仙草

⑴那一晚,女儿仅吃了小半碗饭,就放下筷子说:“妈,我有点不舒服,得去躺一会儿,你吃完先走吧。碗筷等会儿我来收拾。”当时,我并没有太在意,等我收完夜市回来,看到碗筷还在桌上摆着,才想到女儿可能出事了。

⑵我推开她的房门,看见她在床上躺着,满脸通红,眼睛眯成了一道缝,似乎睁开都很吃力。一摸她的额头,吓了一大跳,她的额头烧得像一团炭火。我说:“孩子,你发烧了,我们得去看医生。”她说:“不用,可能是感冒了,睡上一觉明天就会好的。妈,你去把碗洗了吧。”她的声音微弱,但还是强睁着眼,冲我笑了笑。

⑶我知道她是在敷衍我,因为一去医院就意味着花钱,她怕。“不行,得赶紧去医院!”我果断地说,然后开始找钱,尽可能地找。当我把所有能找到的钱连同刚从夜市上挣来的散币堆在床上清点时,危机感油然而生。我胡乱地将钱塞进口袋里,搀女儿上了三轮车。

⑷三年前,丈夫身患绝症离我们而去,我没有工作,只得在夜市摆小摊。那一年女儿还不到13岁。也正是从那时开始,我发现她忽然长大了,开始真正懂得了什么是生活。

⑸我回头望了她一眼,看见她像一只受伤的小羊羔那样无助地趴在车斗里,眼睁睁地望着我。在女儿微弱的呻吟声中,我发疯似的蹬着三轮车,生怕耽误了她。

⑹女儿终于躺在病床上,挂上了吊瓶,我才松了一口气。医生说,眼下正流行病毒性脑炎,女儿的症状有些像,要待明天做了脊液检查才能确诊,今晚先做退烧观察处理。

⑺我的心又提了起来。夜深了,病房里就剩下我和女儿。女儿突然示意我靠近她,说:“妈,我感觉很难受,浑身都痛,和以往不一样。医生的话我听见了,我很有可能是脑炎,我怕是不行了??”

⑻“别瞎想,我肯定你不是的。”

- 3 -

⑼“妈,你听我说,”女儿突然严肃起来,很认真地说:“你记住了,家里床头柜的下层,最里面靠右角,那里有一个小布包,里面装有一些钱,那是我攒下的,留给妈妈。”

⑽猛地一阵酸楚直冲我的鼻子,我的眼睛蒙眬了, ⑾第二天上午,经过检查,确诊女儿得的是一般性肺炎。当我把这个结果告诉她时,女儿一下就搂紧了我的脖子,搂得很紧。她还从来没有对我这样过,我们都哭了。

⑿回家后,我打开了女儿的床头柜,那里果然有一个小布包,里面是13元钱,全是角票。捧着那个小布包,我的眼泪又来了。

⒀事情已经过去三年多了,现在,女儿已经成了一名军医大学的学生。高考时,以她的分数可以进北大清华,但她的第一志愿就是这所大学。用她的话说是不用交钱还管吃管穿,能减轻母亲的负担。

⒁这些年来,我始终保存着女儿的那个布包,那是她郑重留给我的 “遗产”,13元,我只想永久地将它珍藏。

——(选自《读者》2008年第2期)

18、文章为什么用“13元‘遗产’”为题?谈谈你的理解。(2分)

答: 19、母亲从夜市回来,一“看到碗筷还在桌上摆着”就想到“女儿可能出事了”,为什么?(2分)

答: 20、阅读下面描写女儿神态、动作的句子,结合上下文,分析女儿当时的心理。 ⑴她的声音微弱,但还是强睁着眼,冲我笑了笑。(2分)

答: ⑵当我把这个结果告诉她时,女儿一下就搂紧了我的脖子,搂得很紧。(2分)

答: 21、第⒀段说:“事情已经过去三年多了”,“事情”指什么?(2分)

答: 22、文章第⑩段 处省略了人物在此情此景下的表现。请发挥合理的想象,补写一段话。(要求有人物的语言或动作描写)(3分) 答:

第三部分 写作实践(50分)

23、请你按下列要求,任选一题作文。

(1)命题作文:我终于解决了这个难题 (2)话题作文:

你观察过你父母的手吗?你注视过工人、农民、医生、老师的手吗?你看过2005年春节联欢晚会上那一群聋哑人演出的“千手观音”舞蹈吧,那何止是美。想起那一双双手,你会有无限的联想,无尽的思念,无比的感动,无上的崇敬??

每天,我们靠一双双灵巧的手,一双双粗壮的手创造新生活,请以“手”为话题,自拟文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文体不限,写一篇500字以上的文章(诗歌不少于20行)。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第四部分 附加题(10分)

(一)细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小题。(6分)

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

- 4 -

(店铺),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处者焉。

1、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是以君子必慎其所处者焉。

译文: 2、根据文意,君子要“慎处”的原因,可用一个八字成语来概括,这个成语是 。(2分)

3、对君子“慎处”的观点,你有什么看法?联系实际,请简要回答(2分)

答:

(二)赏析下面诗歌,完成4~6小题。(4分)

旅夜书怀

杜 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注:公元765年,杜甫迫于无奈辞官离开成都草堂,乘舟东下,途中写下了这首诗。 4、这首诗的前两联描写了“旅夜”的情景,其中描写近景的一联是: , 。(1分)

5、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1分)

答: 6、写出诗中你最喜欢的诗句,并说说它好在哪里。(2分)

答:

- 5 -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八年级语文测评试题 第一部分 基础整合(24分) 1、按下列要求默写古诗文句(每小题2分,共8分,每错、漏、添一字扣0.5分,扣完本小题的分值为止。) ①写出古诗或名著的上句或下句: ,柳暗花明又一村。 百川东到海, ? ②在《观刈麦》一诗刻画劳动人民在特定情况下近乎变态的心理的诗句是“ , 。” ③在《过零丁洋》一诗中“ , 。” 表现了诗人为了国家宁愿慷慨赴死的民族气节。 ④十年树木, 。(熟语)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