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试卷(一)
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语文模拟试卷(一)
选择题部分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 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喧嚣(xiāo) 濡染(rú) 教诲(huǐ) 胡诌(zhōu) ....B. 剥蚀(shí) 蓓蕾(pèi) 隽永(juàn) 矗立(chù) ....C. 桦树(huà) 老饕(tāo) 铿锵(kēng) 猝然(cù) ....D. 昵称(ní) 谗言(chán) 气氛(fēn) 嗜好(shì)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甘之如怡 自我安慰 哀怨 截瘫 B. 半途而费 窸窸窣窣 祭坛 雕栏 C. 旁征博引 九坛八庙 安详 车辙 D. 撕叫不停 骄阳高悬 倔强 羞涩 3.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1)如果我们想在疾病________起来以前根除它们,就必须毫不留情地揭露它们。 (2)他的创作是如此博大精深,又是如此有意识地自成一体,因此,可以毫无愧色地说,他的艺术是世界文化中不容________的组成部分。
(3)太阳黑子又进入集中爆发期,我国天文学家从去年就开始密切________太阳的活动。 A. 蔓延 置疑 监测 B. 曼延 置疑 观测 C. 蔓延 质疑 观测 D. 曼延 质疑 监测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 为提高农村学生尤其是贫困地区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健康水平,会议决定,从秋季学期起,实施启动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
B. 杭州市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在管办分离、政事分开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有效地缓解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但仍有一些实际问题亟待破解。
C. 去年年底,一位名叫奇尔布莱德的英国男子在其任职公司组织的圣诞聚会上狂跳“骑马舞”时,因急性心力衰竭突然猝死,真可谓乐极生悲。
D. 在当今时代,文化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最重要组成部分。这个“软实力”硬不硬、强不强、大不大,与一个国家的文化产业强大与否直接关联。
5.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我爱纯真浪漫,________;我欣赏“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凄美意境,________;我渴望天长地久的爱情亘古不变的友谊,________;我很想将忧伤埋在心底以笑声取悦生活,________。
①也惊叹于沧桑的滋味 ②却难免强颜欢笑的悲凉
③却只能告诉自己这是幻想而不敢轻易付出 ④却在现代重金属摇滚中宣泄心灵的疯狂与不羁
A. 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①④② D.①④③②
6. 食品安全问题令人担忧,下列针对食品安全所写的宣传标语中最为得体的一项是( )
A. 食品安全是大事,必须要标本兼治,着力治本。
B. 我们每个人都要关心食品安全问题,让大家都能享受幸福安康的生活啊! C. 构筑食品安全防火墙,撑起群众健康保护伞。 D. 要想健康活到老,食品安全知识咱们不能少! 7.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红楼梦》以宝黛爱情悲剧为中心线索,深刻地写出了以贾府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衰败过程,广泛地暴露了封建社会末世的种种腐朽和罪恶,客观地显示出封建社会必然走向灭亡的命运。
B. 欧·亨利的大部分短篇小说反映下层人物辛酸而又滑稽的生活。“欧·亨利式的结尾”的特点是结尾峰回路转,出人意料。
C. 苏洵的《嘉祐集》之“嘉祐”二字取自苏洵的书斋名。
D. 海因里希·伯尔,德国作家,197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其一生都在与人类的缺点进行斗争,在他身上体现了正气和德意志精神,因此他被称为“德国的良心”。
8. 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A. 不能容于远近 B. 何为其然也 C. 蚓无爪牙之利 D. 句读之不知
9. 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凭借他对晋国无理,并且对楚国有二心。 B.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不遵循学校的教导,反复地用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大道理来开导他们。
C. 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我活着应当杀身报效朝廷,死后也当结草报恩。 D.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做大事就顾不上细节,行大礼不要推辞细小的谦让。
10. 下列对《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最后一处典故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A. 作者以廉颇自比,表明自己虽老,但不忘为国效力。
B. 作者借廉颇虽老还有人想起用,但又遭小人破坏的故事,表达自己得不到朝廷重用的愤懑心情。
C. 表示今天再也找不到像廉颇这样的大将的痛惜心情。 D. 怀念廉颇,吊古伤今,渲染一种悲壮苍凉的情绪。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1~13题。
(一)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
(节选自《劝学》)
(二)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
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节选自《师说》)
11.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而闻者彰(清楚) B. 士大夫之族(类) ..C. 而绝江河(横渡) D. 今之众人(许多人) ...
12. 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人绝江河?巫医乐师百工之?非能水也,而..A. ? B. ?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小学而大遗??..??句读者其身也,则耻师焉?授之书而习其?于..??C. D.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而耻学于师??..
13. 下列分析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韩愈在批判士大夫之族不肯从师学习时,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的不耻相师作对比,增强了说服力。
B. 韩愈认为“句读之师”与“传道解惑之师”是有区别的,前者是“小”而后者才是“大”。 C. 《劝学》选文中用喻证法论证了要不断学习的道理,而《师说》选文中用了例证法论证“师道之不传也久矣”的现象和原因。
D. 荀子认为学习者要“善假于物”,韩愈强调要“从师而学”,从某种意义上讲,“从师而学”也是一种“善假于物”。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4~15题。
江南为水乡泽国,有水必有桥以济之,桥就成了江南一道亮丽的风景。16世纪葡萄牙人加里奥特·佩雷拉于1553~1563(明嘉靖年间)在华见到古桥说:“这些石桥工程如此完美,……令我赞叹不已!”湖州自古多桥,据《永乐大典》记载,湖州一府有711座桥,至清同治《湖州府志》记已达1 417座。仅乌镇一地清代就有桥119座,至今尚存建于明正德十三年(1518)的通济桥。
明清人喜在桥墩、桥门上刻楹联以表达对桥的遐想或赞颂,这样就有了桥文化。所谓桥文化不仅是指桥梁建筑技术层面而言,更多的是通过桥楹联来深化桥的内涵,这才是桥文化的精髓。通过对桥文化的研究,可以诠释明清江南经济社会和文化的深刻意蕴,反映这一地域历史文化的嬗变和演化。当年的文人骚客就是通过桥联以抒发自己的思想情感和对民俗的描摹,也有对善人善举的颂扬和历史的怀念。桥的修建自然基于交通的需要,桥建成后就能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