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4年郴州市初中语文毕业学业考试试卷
负,正如林甫在《望岳》中所写“ , ”。
二、古诗赏析(共6小题,14分) (一)诗歌鉴赏(4分)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曰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9.本诗的诗眼是哪一句?(2分)
10.诗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能否改为“望”字,为什么?(2分)
(二)文言文阅读(10分)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手。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爭。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 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灌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2分)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__________ (2)可爱者甚蕃 __________
12.选出下列句中加点的“之”与例句的“之”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2分) 例句:水陆草木之花 A.渔人甚异之
B.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
C.怅恨久之 D.聂政之剌韩傀也,白虹贯曰 13、 翻译下列句子(4分>
(1)
斯是陋室,唯我德馨。(2分)
翻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2分)
翻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14.甲段作者以陋室明志,乙段作者以莲花自喻,两段选文作者在表达志趣方面有什么共同点?(2分)。 三、现代文阅读(共10小題,26分) (―)说明文阅读(6分)
树叶为什么会改变颜色
当春天来临时,嫩绿的树叶呈现出勃勃生机;当秋天来自时,黄叶满地,极①
叶似火。为什么随着季节的更替,树叶的颜色会发生改变呢?
②树叶含有叶绿素、叶黄素、胡萝卜素、花青素等,树叶在不同季节里显示不同的颜色与这些色素本身的性质和含量有关。其中叶绿素是绿色的,叶黄素是黄色的,胡萝卜素可以是黄色、橙色或红色的,花青素可以是红色、蓝色或者紫色的。当树叶中叶绿素的含量为主时就显示绿色;当叶黄素和胡萝卜素的含量为主时就变成黄色;当花青素的含量为主时变成红色:当叶黄素和花青素的含量同时具有相当量时就变成橙色。树叶的酸碱性不同以及其他的一些化学物质也会影响到树叶的颜色,例如棕色的或者紫色的树叶。
③当树叶呈现出绿色时,是因为其中叶绿素的含量很丰富.掩盖了其他的颜色,七色的 太阳光中蓝色、红色、黄色等光都被叶绿素吸收,唯独绿色光不被吸收且被反射回来,所以我 们看到的树叶是绿色的。当季节变换、阳光减弱、温度降低时中叶绿素的量就会越来越 少,从而绿色漸渐褪去。
④叶黄素的产生却不需要阳光,并在树叶中保持较为稳定的量,当秋风带来一阵阵寒 气,叶绿素越来越少时,叶黄素的含量就显得多了,所以像杨树叶、梧桐叶等树叶就渐渐变黄 了。当冬天渐渐临近时,温度渐渐降低,有些树木为了抵挡寒冬,体内的糖分增加,加上干燥的天气和白天的曰照,非常有利于花青素的产生,涞权叶、黄栌等树叶就渐渐染上了红色。当霜降后.北京香山数万亩坡地里的枫树和黄栌等红艳似火.煞是美丽.驰名中外?
(摘选自〈生活百科>)
15.选出对本文理解正确的一项(2分)
A.
本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主要介绍了影响树叶顔色变化的要素和原理: 红色的苹果、紫色的葡萄,这都是花青素的奇妙作用:
树叶呈现绿色,是因为叶绿素的含量很丰富,能圾收七色的太阳光: 当秋风一来,阳光减弱,温度降低,叶黄素增多,树叶就变黄了。
B.
C. D.
16第②段画线句“当叶黄素和花青素的含量早时就变成橙色”中“同时具有相 当量”能否改为“为主”,为什么?(2分)
17.第④段画线句“当霜降后,北京香山数万亩坡地里的枫树和黄栌等红艳似火.煞是美丽, 驰名中外。”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二)议论文阅读(6分)
抓住你的暗时间
刘未鹏
①每个人的手表都走得一样快,但每个人的生命却不是。大脑也是如此。衡量一个人生活了多少年,应该用他的思维时间来计算。所谓暗时间,即一个人用来思维的内在时间。举一 个极端的例子,如果一个人一出生就呆在一个特殊的保护室里,没有社会交往,没有知识获 取途径,18年后,你会不会认为他
成年了?
②^为时间对每个人是均等的是一个错觉。如果你正在学习一门专业,你用自己所花费 的天數来衡量,很容易认为投入了不少时间。然而其实,实际投入的是时间和效率的乘积。你 可以“投入”很多时间在一件事情上面,却发现毫无进展。因为你没有把你要做的事、要学的 东S當驻在大脑中,时刻给予它最高的优先级。如果你走路吃饭做梦,心心念念想的都是这 -事,你的思维时间就被利用到了极致,投入的时间才真正等于实际流失的时间。
③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像沙漏,沙漏里装的沙子总量是相当的,不同的是,有的沙漏颈部 较扫,有些较粗。那些颈部较细的沙漏能够抓住每一粒时间之沙,虽然沙子总量一样,但相对 扣拥有更长的生命。能够充分利用暗时间的人将无形中多出一大块生命。
④程序员们都知道,任务切换需要耗费额外的花销。如果一个系统不停地在多个任务间 来回倒腾,就会消耗大量的时间。相比之下,如果只做一件任务,就不会有此损失。这就是为 什么专注的人比不专注的人.在时间利用效率上高得多的原因。
⑤另外,大脑在开始一件任务时,必须有一定的时间来“热身”。举个例子,你看了一会儿 书,感到无聊,忍不住打开浏览器,10分钟后你想起来还要继续看书,但要回复到当时的状态 却需要一段时间把记忆中相关的内容再次激活。如果这个“热身”状态需要一刻钟,那么看似 10分钟的上网,其实就花了 25分钟。
⑥要充分利用暗时间,不仅要迅速进入状态,还要看能保持状态多久。 ⑦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验,工作时,要处理的事情很多。另一方面,即便能够把任务的优 先级分配得比较合理,也难免在做一件事时心里还惦记着另一件事。
⑧这就涉及最后一个高效的习惯:抗干扰。只有具备高强的抗干扰能力,才能有效地利 用暗时间。抗干扰能力可以通过练习获得。事实证明,在有干扰的环境中,比如公交车上看 书,是锻炼专注能力的一个好办法。 (摘自《青年文摘》2012年第15期)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