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基于“异化劳动”理论对中国当代劳动问题的思考
基于“异化劳动”理论对中国当代劳动问题的思考
摘 要:20世纪以来人类的实践发展不仅带来巨大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也使异化有了新的表现形式。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劳动异化理论的四重规定性进行了论述,通过借鉴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分析中国当代劳动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异化劳动”理论给予中国当代劳动的启示是: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避免劳动产品的异化;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克服生产过程的异化;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克服人的本质异化;建构新型人际关系,共创和谐社会,克服人和人关系的异化。
关键词:异化劳动;中国当代劳动;自由发展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05-0068-02
“异化劳动”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核心概念,纵观当代中国的劳动问题,该理论仍具有较强的现实价值。这篇文章将“异化劳动”的相关规定性与当代中国劳动问题中的类似现象相结合进行论述,从而归纳该理论带给我们的现实启示。
一、异化及“异化劳动”理论
所谓“异化”,指的是主体在自己发展过程中由于自身
活动而产生出自己的对立面,然后这个对立面又作为一种外在的异己力量反过来反抗主体自身。异化理论最早是由霍布斯提出的,卢梭则进一步完善异化理论,他在《社会契约论》中他强调个人权利和自由的神圣不可转让,便已揭露了人的社会活动及其产品成为异己的事实。黑格尔将异化理论发展到高峰,他把异化看成一个过程,特别是世界历史发展的过程,并对历史上曾经出现的各种奴役的形成,做了一定合理的分析。而后马克思在总结前人的异化理论成果的基础上,又结合经济学、政治学等提出了他的异化劳动理论。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其主要内容表现为它的四重规定性。 首先,从劳动的结果来看,劳动者同劳动产品相互异化。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对对象的占有竟如此表现为异化,以致工人生产的对象越多,他能够占有的对象就越少,而且越受他的产品即资本的统治。”[1]52即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异化直接表现为劳动的产品与劳动主体脱离,劳动者的付出和收获并不成正比。在这种条件背景下,劳动者很难彻底摆脱资产阶级的剥削,与此同时,其自身的异化程度也随之加深。
其次,就劳动过程而言,劳动者与劳动本身相互异化。“劳动的异化性质明显地表现在,只要肉体的强制或其他强制一停止,人们会像逃避鼠疫那样逃避劳动。”[2]94马克思认为,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就在于劳动,而且这种劳动是人
的自主活动。但是在资本主义大背景下的异化劳动中,对于劳动主体而言,其劳动是不自由的,是被强制的,劳动主体是在自我折磨中不断发挥自己的智力与体力,也就是说,这样的活动不是为了自己,所以这一类的劳动者在劳动中便失去了自我,导致其幸福感降低。
再次,就劳动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而言,劳动者与自己的类本质相互异化。马克思指出,劳动是人的本质的体现,作为类存在物的人类,只有在其自由劳动的过程中,才能真正证明自己的存在。可是在异化劳动的条件下,人的劳动片面地和强制地改造世界,在这里,人的自由自主的活动被称作手段,也就是把人的类生活变成了维持人的日常生活的手段,从而失去了作为人本应有的类本质。
最后,从人的社会关系角度看,异化劳动也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异化。“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自己的生命活动、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的直接结果就是人同人相异化。”[1]59前面的三个异化直接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的疏离,然而,人同自身的任何关系,只能借助个人对他人的社会关系才能实现,当人与其自身相对立的时候,也就必然同其他人相对立,从而导致了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之间的冲突与矛盾。 二、中国当代劳动问题
纵然随着科技发展与社会进步,当今世界中的大部分社会成员衣食无忧,甚至一些发达国家拥有完备的社保体系,
但是,我们不能忽略这样一个事实,即在全世界的范围内,资本的统治依然存在,马克思对异化劳动的分析依然能在当今社会找到类似现象,以下是以中国的当代劳动为例。 (一)劳动结果――劳动产品的归属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中国劳动者本身的经济条件也大幅改善。虽然中国实行的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生产资料归劳动者所有,但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一些劳动产品依然归私营企业主所有,作为创作最终劳动结果的劳动者很少拥有对生产资料与劳动产品的支配权,他们在劳动过程中依旧扮演着被雇佣的角色。
(二)劳动过程――劳动者与劳动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分配制度不完善,产业结构不合理等原因,我国的发展并不完全均衡。例如,很多工人和农民为了基本的生存需求,不得不牺牲自身的健康来出卖自己的劳动力;从事各行各业的白领们,依然面临着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以及越来越高的失业率。这些也表明,对于以上劳动者来说,他们的劳动仍然有着商品的属性。随着现代工业科技的发展,劳动主体越来越成为被动的劳动工具,在其谋生的劳动过程中,他们作为人,却被赋予了机器的职能,为了满足工作需求,他们需要花费大量精力去学习操作机械的方法,从表面上看,劳动者的劳动时间似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