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2017-2018学年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含期中期末)

2017-2018学年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含期中期末)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4 9:47:07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cm 40 30 20 15 10 8

【结论与应用】

分析数据可知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越短,光屏上像的大小就越 ,同时发现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就越 。

1.A 2.B

3.A 照相机拍照时,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大于2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A错误;遥控器的前端有一个发光二极管,按下不同的键时,可以发出不同的红外线,来实现遥控,故B正确;近视镜是凹透镜,因此近视镜是利用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使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上,故C正确;投影仪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故D正确。

4.A 将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可在距透镜15 cm的地方得到一个最小亮点,所以凸透镜的焦距f=15 cm;一个物体放在这个透镜前14 cm处,此时u

5.C 如果长期不注意用眼卫生,会造成晶状体变凸,或睫状体疲劳过度,调节能力降低,这样就容易形成近视眼;老年人由于生理机能衰退,睫状体对晶状体的调节能力减弱;可见无论是近视眼还是远视眼,都是睫状体对晶状体调节能力降低。不同的是前者是由于疲劳所致,后者是生理机能衰退所致。近视眼折光能力过强,来自远处物体的光会聚于视网膜前方,远视眼折光能力太弱,来自近处物体的光会聚于视网膜后方,这两种情况都使眼睛无法看清物体。

光屏上像到凸透镜的距离/cm 13.5 15 20 30 光屏上没有像 光屏上没有像 光屏上像的大小 缩小 缩小 等大 放大

近视眼戴发散透镜矫正,远视眼戴会聚透镜矫正,从直观上看近视眼晶状体太厚或眼球的前后径太长;远视眼晶状体太薄或眼球的前后径太短,故正确选项为C。

6.D 本题考查了显微镜的正确使用方法:两眼张开,左眼对准目镜,右眼看桌面。 7.C 由题意可知物距总大于焦距,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当物距在2倍焦距以外时,像成在凸透镜另一侧2倍焦距以内1倍焦距以外,物距大于像距,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当物距在2倍焦距以内1倍焦距以外时,像成在凸透镜另一侧2倍焦距以外,物距小于像距,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可见物距是先大于像距后小于像距,先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后是倒立、放大的实像。像离凸透镜越来越远,且像不断变大。

8.A 蜡烛在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像,说明蜡烛离凸透镜的距离大于2倍焦距,即30 cm>2f,解得f<15 cm,所以A选项正确。

9.C 根据光路可逆知道,若在A'B'处放置物体,将通过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即AB相对于像A'B'是倒立、放大的,故选C。

10.A 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凸起程度过大,导致眼球的前后距离太大造成的,近视眼的晶状体折射能力变强,焦距变小,使得光线会聚在视网膜前方。而远视眼是因为晶状体过于扁平,晶状体焦距比正常时大,折光能力变弱,物体经晶状体折射后将像成在视网膜之后。所以图中乙模拟的是远视眼,远视眼的焦距比正常时的大,故A正确。

11.答案 实 虚 增大

12.解析 近视眼的晶状体较厚,焦距较短,对光的会聚作用强,使像成在视网膜前方。因此要看见远处物体,要使“超级水晶体”变薄,焦距变大。

答案 前 凹透 薄 长(或大)

13.解析 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经过焦点,由此可知:凸透镜的焦点是点a。通过光路图看出:在保持物距相同的情况下,凸透镜的焦距越小,所成的像越小,凸透镜的焦距越大,所成的像就越大。照片乙中的景物的像比照片甲中的同一景物的像大,所以在拍摄照片乙时照相机镜头的焦距较大。

答案 a 乙

14.解析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通过焦点;过平面镜的入射点垂直镜面作出法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右侧作出反射光线。

答案 如图所示

15.解析 由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知,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后传播方向不改变,因此连接S、S'与主光轴OO'的交点即为该凸透镜的光心,由此可确定凸透镜的位置,从而完成光路图。

答案 如图所示

16.解析 从题图可以看出,平行光线通过透镜后会聚在一起,说明该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所以是凸透镜。

答案 如图所示

17.解析 由题图可以看出,本题中的物距大于像距,据此判断所成的像是缩小、倒立的实像。在生活中照相机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在凸透镜成像中,像和物体左右相反,故用纸板挡住A处蜡烛,B处蜡烛仍在C处成像。

答案 缩小 照相机 C

18.解析 (1)在凸透镜成像中,当u=2f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所以该凸透镜的焦距为f==9 cm。(2)当物距为15 cm时,即f

答案 (1)9 (2)放大 投影仪 19.答案 【提出问题】放大 缩小 【进行猜想】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 【结论与应用】大 长

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测试卷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下列各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相互接触的物体一定有力的作用

B.“孤掌难鸣”说明了离开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 C.产生力的作用时,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D.地球吸引树枝上的苹果,苹果不吸引地球

2.小球向左运动与弹簧接触后,经历了如图甲、乙所示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压缩过程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B.压缩过程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快慢 C.弹开过程不能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D.整个过程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 3.关于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下列表示正确的是( )

4.如图所示,在体育考试时,由于很多同学的体重不能达标,所以在测体重时,就分别采取推、拉、提、压等不同的手段来改变体重的示数。这其中会使体重计的示数变大的是( )

5.质量为m1的滑块甲和质量为m2的滑块乙(m1>m2),先后从同一光滑斜面的相同高度处由静止滑下,然后沿同一光滑水平面继续运动。假设水平面足够长,那么两个滑块在光滑水平面上运动的过程中,它们之间的距离将( )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cm 40 30 20 15 10 8 【结论与应用】 分析数据可知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越短,光屏上像的大小就越 ,同时发现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就越 。 1.A 2.B 3.A 照相机拍照时,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大于2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A错误;遥控器的前端有一个发光二极管,按下不同的键时,可以发出不同的红外线,来实现遥控,故B正确;近视镜是凹透镜,因此近视镜是利用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使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上,故C正确;投影仪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故D正确。 4.A 将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可在距透镜15 cm的地方得到一个最小亮点,所以凸透镜的焦距f=15 cm;一个物体放在这个透镜前14 cm处,此时u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