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二生物期末考前复习四

高二生物期末考前复习四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1 15:19:02

A区高二生物期末考前复习四 一、选择题

1.如图是两类生物体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用纤维素酶处理这两个细胞,都可以获得原生质体

B.细胞甲只能进行无氧呼吸,细胞乙只能进行有氧呼吸

C.甲、乙两细胞中不存在共同的细胞器 D.二者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2.(2015·湖南五市十校联考)支原体感染引起的传染性尿道炎较难治愈。如图是支原体细胞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支原体细胞通过有丝分裂增殖

B.细胞膜和核糖体构成支原体的生物膜系统

C.在mRNA合成的同时会有多个核糖体结合到mRNA上

D.青霉素能抑制细胞壁的形成,可用于治疗支原体感染引起的疾病 3.(2015·莱芜联考)下列化合物中,含化学元素种类最少的一组是( )

①胰岛素 ②乳糖 ③核苷酸 ④磷脂 ⑤脂肪 ⑥RNA ⑦抗体 ⑧纤维素 A.①②⑦ B.④⑤⑧ C.②⑤⑧ D.③⑥⑧

4.结合下列曲线,分析有关无机物在生物体内含量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曲线①可表示人一生中体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随年龄变化的曲线

B.曲线②可表示细胞呼吸速率随自由水与结合水比值的变化

C.曲线③可以表示一粒新鲜的玉米种子在烘箱中被烘干的过程中,其内无机盐的相对含量变化

D.曲线①可以表示人从幼年到成年体内含水量的变化

5.下表中列举了几种彼此功能不同的多肽化合物,有关描述错误的是( ) 多肽化合物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氨基酸数 9 9 9 10 13 22 223 51 660 524 A.多肽化合物①②③,功能不同的原因有氨基酸的种类、排列顺序不同等 B.若多肽化合物⑧由一条α链和一条β链组成,则⑧中含有的肽键数为49

C.多肽化合物⑦⑨⑩中常见的氨基酸数最多20种,合成过程中需要tRNA最多61种 D.表中数据表明,蛋白质的功能具有多样性,这些功能决定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6.(2015·北京东城区检测)某直链多肽的分子式为C22H34O13N6,其水解后共产生下列3种氨基酸,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合成1分子该物质将产生6个水分子

B.在细胞中合成该物质时只需要3种tRNA C.该多肽分子含1个游离氨基和1个游离羧基 D.每个该多肽分子水解后可以产生3个谷氨酸 7.(2015·温州十校期初联考)关于下列图示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甲图中共有5种核苷酸

B.乙图所示的化合物中不含糖类物质 C.组成丙物质的单糖是脱氧核糖或核糖

D.在人的体细胞内检测到的化合物丁很可能是蔗糖 8.(2015·中原名校一模)如图①~⑤表示不同化学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⑤主要在人体肝脏和肌肉内合成,③只存在于动物细胞 B.若图中⑤为免疫活性物质,则①→⑤过程发生在内质网 C.若④存在于皮下和内脏器官周围等部位,则④只存在于动物细胞

D.若②是细胞膜的主要成分,则不具有物种的特异性 9.(2015·潍坊模拟)核膜上有核孔,核孔构造复杂,与核纤层(组分为核纤层蛋白,存在于内层核膜内侧)紧密结合,成为核孔复合体。核孔复合体在核内外的物质转运中起重要作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核纤层蛋白是在细胞核内合成的

B.如果某个细胞表达了核纤层蛋白基因,那么它一定已经完成了细胞分化

C.核孔是生物大分子进出细胞核的通道,DNA聚合酶可以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 D.细胞核中的DNA也可以通过核孔复合体进入细胞质 10.下图表示植物细胞新细胞壁的形成过程,据图分析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图中d表示内质网

B.图中c是高尔基体,图中e的主要成分是加工后的多肽链

C.该细胞的核基因在有丝分裂后期不能转录,但是此时细胞内仍能够进行翻译

D.该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结构特性和功能特性 11.(2015·日照二模)用差速离心法分离出某动物细胞的甲、乙、丙三种细胞器,测定其中三种有机物的含量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葡萄糖进入甲分解为CO2和H2O B.乙一定与分泌蛋白的加工修饰有关 C.丙合成的物质遇双缩脲试剂呈紫色 D.酵母菌与该细胞共有的细胞器只有丙

12.如图甲、乙所示是渗透作用装置,其中半透膜为膀胱膜(蔗糖分子不能通过,水分子可以自由通过)。图中溶液A、B、a、b均为蔗糖溶液,实验开始前其浓度分别用MA、MB、Ma、Mb表

示。一段时间达到平衡后,甲、乙装置中漏斗的液面上升高度分别为h1、h2,a、b的浓度分别为M1、M2,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若h1>h2,MA=MB,则Ma>Mb B.若h1>h2,MA=MB,则Ma

C.若Ma=Mb>MA>MB,则h1M2

D.一段时间后,A→a与a→A、B→b与b→B的水分子扩散速率均相等

13.如图1所示的甲、乙、丙三个渗透装置中,三个漏斗颈的内径相等,漏斗内盛有浓度相同的蔗糖溶液,且漏斗内液面高度相同,漏斗口均封以半透膜,置于同一个水槽的清水中。三个渗透装置的半透膜的面积和所盛蔗糖溶液的体积不同,如表所示。

装置编号 甲 乙 丙 半透膜面积 S S/2 S 蔗糖溶液体积 T T 2T

图2中曲线1、2、3表示漏斗液面高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则曲线1、2、3与甲、乙、丙三个装置的对应关系是( )

A.1—丙;2—甲;3—乙 B.1—乙;2—甲;3—丙 C.1—甲;2—乙;3—丙 D.1—丙;2—乙;3—甲

14. 如表所示是人体成熟红细胞与血浆中的K+和Mg2+

在不同条件下的含量比较,据表分析下列结论错误的是(单位:mmol)( )

A.鱼滕酮对K+的载体的生理功能有抑制作用,也抑制了Mg2+

的载体的生理功能

处理前 用鱼滕酮处理后 用乌本苷处理后 B.鱼滕

细胞内 血浆中 细胞内 血浆中 细胞内 血浆中 酮可能K+ 145 5 11 5 13 5 是通过

Mg2+抑制红 35 1.4 1.8 1.4 35 1.4 细胞的

有氧呼吸,从而影响K+和Mg2+

运输的

C.乌本苷抑制K+的载体的生理功能而不影响Mg2+

的载体的生理功能

D.正常情况下血浆中K+和Mg2+

均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红细胞

15.甲、乙分别为物质进出细胞的坐标图和模式图,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所代表的物质运输方式没有共同点 B.图乙的物质运输方式也可以逆浓度梯度进行 C.图乙所示的细胞可能是红细胞

D.婴幼儿肠道吸收乳汁中的免疫球蛋白的过程可用图乙中的跨膜运输方式表示

16.为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将酵母菌破碎并

进行差速离心处理,得到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与酵母菌分别装入A~F试管中,加入不同的物

质,进行了如下实验(见下表)。 试管编号 细胞质基质 线粒体 酵母菌 加入的物质 A B C D E F 葡萄糖 - + - + + + 丙酮酸 + - + - - - 氧气 + - + - + - 注:“+”表示加入了适量的相关物质,“-”表示未加入相关物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会产生酒精的是B、D、F B.会产生CO2和H2O的试管只有C C.A试管中会有CO2产生

D.根据试管B、D、F的实验结果可判断出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的场所 17.(2015·杭州月考)如图表示某高等植物的非绿色器官细胞呼吸与氧浓度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当氧气浓度为b时,该器官只进行有氧呼吸

B.当氧气浓度为a时,该器官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相等

C.曲线Ⅲ中该器官细胞呼吸发生的场所是线粒体

D.曲线Ⅰ也可以表示酵母菌的细胞呼吸与氧浓度的关系

18.有一瓶含有酵母菌的葡萄糖培养液,当通入不同浓度的O2时,其产生的酒精和CO2的量如图所示。据图中信息推断错误的是( )

A.当氧浓度为a时,酵母菌没有有氧呼吸,只有无氧呼吸 B.当氧浓度为b和d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过程有所不同 C.当氧浓度为c时,有2/5的葡萄糖用于酵母菌的酒精发酵 D.a、b、c、d不同氧浓度下,细胞都能产生[H]和ATP

19.如图表示20 ℃时玉米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S1、S2、S3表示所在部位的面积,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S1+S3表示玉米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量 B.S2+S3表示玉米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总量 C.若土壤中缺Mg,则B点右移,D点左移 D.S2-S3表示玉米光合作用有机物的净积累量

20.(2016·福州模拟)下面是光合作用过程的实验图解。请分析判断相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此实验说明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完整的结构单位 B.装置b因缺少有关酶及C5而不能产生含14 C的有机物

C.适当增强光照、增加CO2浓度及适当提高

温度对本实验最终c试管中含14C有机物的产量无影响 D.本实验能证明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了反应必需的条件 21.(2016·苏州质检)下图甲所示为伊乐藻的生物量(净生产量在某一调查时刻前的积累量)、光照强度和伊乐藻产氧量三者间的关系;图乙所示为伊乐藻的生物量、pH和伊乐藻净产氧量三者间的关系。该实验中的水采自无污染自然水体,水温适宜。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伊乐藻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氧气来自水的光解,此反应是在叶绿体内膜上进行的

B.图甲中光照强度为6×104 lx时,适当提高CO2浓度或温度都可能提高产氧量

C.图乙中pH为10时,三组伊乐藻在自然条件下均不能正常生长

D.图乙中随pH增大,暗反应中C3和C5的合成速率都明显减慢 22.(2015·郑州质检)将某种植物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内,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实验以该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的CO2总量与呼吸作用CO2的释放量为指标,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温度/℃ 20 25 30 35 40 45 光照下CO-2吸收总量/mg·h1 1.00 1.75 2.50 3.25 3.75 3.50 黑暗中CO-2释放量/mg·h1 0.50 0.75 1.00 1.50 2.25 3.00 下列对该表数据分析正确的是( ) A.昼夜不停地光照,温度为20 ℃时,该植物不能生长

B.昼夜不停地光照,温度为40 ℃时,最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

C.每天交替进行12 h光照、12 h黑暗,温度均保持在35 ℃的条件下,该植物能正常生长 D.每天交替进行12 h光照、12 h黑暗,温度均保持在45 ℃的条件下,该植物能正常生长 23.(2015·合肥二模)对某植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O2的吸收量和释放量进行测定,结果如下表: 下列对结果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 A.在5 klx光照条件下5

h,10 ℃时光合作用产生的

光照强度(klx) O℃时多2.5

O2变化量(mg/h) 2总量比20 0 5 10 mg

温度(℃) B.在20 ℃时,分别用10 10 -0.5 +3.0 +4.0 klx和5 klx光照10 h,黑20 -1.0 +2.0 +5.0 暗14 h,O2增加量前者比后者多30 mg

C.在10 ℃、10 klx光照4.8 h后,转入20 ℃黑暗环境19.2 h,O2变化量为0 D.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光照强度、温度和照光时间,CO2浓度等属于无关变量 24.下图表示叶面积指数与干物质量(有机物积累量)和光合作用实际量的关系(叶面积指数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叶面积的数量,比值越大,表示植物叶片交错程度越大)。图中光合作用实际

量和干物质量的单位是g·m-2·h-

1,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中斜线阴影部分表示的是植物的呼吸作用消耗量

B.干物质量曲线说明一定范围内,干物质量随叶面积指数增加而增加,叶面积指数达一定值后,

干物质量随叶面积指数增大而减少

C.叶面积指数达到某值以后,光合作用实际量不会随叶面积指数增加而增加,原因是叶片相互遮挡,有效光合作用面积未增加

D.研究一片成熟的森林生态系统,叶面积指数大约为4时,进行合理开采最有利于森林生态系统的更新 25.(2015·焦作一模)生态学家研究发现,植物群落中的类胡萝卜素和叶绿素的比率(黄/绿比率)与群落的P(光合作用)/R(呼吸作用)比率呈现一定的关系,这种关系如下图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有机物积累逐渐增多,黄/绿比率有增高趋向 B.人工林年平均黄/绿比率过高时,应适当采伐 C.农作物栽培时选择b点比a点更适宜

D.在作物收获季节,群落的P/R值可能在a点

二、简答题

1.(2015·潍坊高三质检)图1表示生物体内某些有机物的组成及功能关系,其中C、D、E都是大分子化合物,C是主要的遗传物质,A、B是组成它们的基本单位。图2为动物细胞内某物质的合成与分泌过程示意图,甲、乙、丙、丁、戊表示细胞结构。其中甲、戊中含有D物质。请据图回答:

(1)真核生物体内的A物质有________种,B物质的组成元素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__。 (2)合成C、D的A物质的不同点表现在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C→D→E”过程称为______________,可用__________________染色液来染色观察D物质在细胞中的分布情况。

(4)除图2所示膜结构外,该动物细胞的生物膜系统还包括__________,“乙→丙→丁”的物质转运过程说明生物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5)戊结构增加内膜面积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物质X通过丁结构的运输方式为__________。2.(2015·惠州二次调研)右图为某高等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生物膜系统在其生命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请据图回答以下相关的问题:

(1)与能量转换有关的细胞器是[ ]________(填标号和名称),如果要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该结构,可使用________染色观察。

(2)图①~⑥中含有生物膜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填图中的标号),各种生物膜的结构和化学成分相似,但功能差别较大的原因是 (3)若图中细胞能合成胰岛素,该物质分泌出细胞的方式是__________,这主要体现了③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功能。

(4)一般情况下,直接为细胞各种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图是真核细胞中4种生物膜上发生的化学变化示意图,其中可能在上图细胞内进行的是________。

3.图1是物质A通过细胞膜的示意图。请回答以下问题:

(1)物质A跨膜运输的方式是___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其运输方式也可用图2中的曲线___________表示。如果物质A释放到细胞外,则转运方向是__________(填“Ⅰ→Ⅱ”或“Ⅱ→Ⅰ”)。

(2)图1中细胞膜是在______________(填“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下放大的结果。该膜的模型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科学家用该模型很好地解释了生物膜的结构及特点。 (3)图中物质B指的是_____________,该物质彻底水解的产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2中曲线①反映出物质运输速率与______________有关,曲线②Q点之前影响物质运输速率的因素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015·西安质检)请回答下列有关ATP的问题:

(1)人的骨骼肌细胞中,ATP含量仅够剧烈运动时3 s以内的能量供给。运动员参加短跑比赛过程中,肌细胞中ATP的相对含量随时间

的变化如下图所示。图中a→b的变化过程,说明ATP被水解,释放的能量用于_____________;b→c过程中,ATP含量增加说明__________加强,释放更多__________,供ADP形成ATP,以补充细胞中ATP含量的不足;从整个曲线来看,肌细胞中ATP的含量不会降为零,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纯净的ATP呈白色粉末状,能够溶于水,作为一种药物常用于辅助治疗肌肉萎缩、脑溢血后遗症、心肌炎等疾病。ATP片剂可以口服,注射液可供肌肉注射或静脉滴注。据此,你认为在人体消化道中__________(填“存在”或“不存在”)ATP水解酶;ATP的药用效果是

_____________;生物体内合成ATP的生理过程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某同学进行一项实验,目的是观察ATP可使离体的、刚刚丧失收缩功能的新鲜骨骼肌产生收缩这一现象,说明ATP是肌肉收缩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

①必须待离体肌肉自身的__________消耗尽之后,才能进行实验。

②在程序上,采取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先滴加______________(填“葡萄糖溶液”或“ATP溶液”),观察____________与否以后,再滴加______________(填“葡萄糖溶液”或“ATP溶液”)。 ③如果将上述顺序颠倒一下,实验结果是否可靠?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2016·焦作模拟)图1为某植物所在密闭大棚内一昼夜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图2表示该植物在温度为A时光照强度分别为a、b、c、d时单位时间内气体的变化情况,图3为25 ℃时,a、b两种植物CO2吸收量随光照强度的变化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乙丙段植物叶肉细胞中合成ATP的场所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甲、乙、丙、丁中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的是_______________,对应图2中的__________________(用a、b、c、d表示)点。

(2)图3中,对于b植物,假如白天和黑夜各12小时,平均光照强度在________klx以上植物才能生长。对于a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最适温度为25 ℃和30 ℃。若使温度提高到30 ℃(其他条件不变),图中P、M点移动方向为:P__________、M__________。

(3)要测得植物在温度为A、光照强度为d时的真正光合速率,至少需要设计两组实验:一组将植物置于_____________条件下,测得呼吸作用速率,可在装置中放置NaOH溶液,导致装置压强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另一组将同种生长状况相同的植物置于温度为A、光照强度为d的密闭环境中,可在装置中放置NaHCO3溶液或CO2缓冲溶液,所测得数值为________________。

(4)该植物细胞吸收18O2,放射性元素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出现在植物呼吸作用产生的CO2中。

搜索更多关于: 高二生物期末考前复习四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A区高二生物期末考前复习四 一、选择题 1.如图是两类生物体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用纤维素酶处理这两个细胞,都可以获得原生质体 B.细胞甲只能进行无氧呼吸,细胞乙只能进行有氧呼吸 C.甲、乙两细胞中不存在共同的细胞器 D.二者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2.(2015·湖南五市十校联考)支原体感染引起的传染性尿道炎较难治愈。如图是支原体细胞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支原体细胞通过有丝分裂增殖 B.细胞膜和核糖体构成支原体的生物膜系统 C.在mRNA合成的同时会有多个核糖体结合到mRNA上 D.青霉素能抑制细胞壁的形成,可用于治疗支原体感染引起的疾病 3.(2015·莱芜联考)下列化合物中,含化学元素种类最少的一组是(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