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二章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 --黄土高原同步测试卷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二章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同步测
试卷
一、 选择题
1. 下图所示的传统民居主要分布在
A.我国东北辽阔的黑土地 B.世界最大的黄土分布区 C.世界屋脊青藏高原 D.云贵高原喀斯特地形区 2. 下列不是黄土高原地貌景观的选项( ) A.黄土塬 B.黄土梁 C.黄土峁 D.黄土坝
3. 关于黄土高原的形成,已得到广泛支持的说法是( ) A.冰川 B.水成说 C.风成说 D.水土流失 4. 关于黄土高原地表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B.峰峦众多,地面崎岖 C.千沟万壑,沟壑纵横 D.地势坦荡,一望无际 5. 当前,黄土高原地区最严重的生态问题是 A.地震 B.台风 C.水土流失 D.火山爆发 6. 下面对黄土高原的描述不对的是 ( )
A.世界最大的黄土沉积区 B.历史上长期处在牧业状态 C.地表沟壑纵横、支离破碎 D.现已成为重要能源基地 7. 黄土高原人地关系十分尖锐的根本原因是( )
A.经济发展速度过快,资源开采过多 B.工业污染日益加重 C.工业结构不合理导致环境破坏
D.人口增长过快过多,导致生态、经济恶性循环 8. 黄土高原地区严重的自然灾害有
①旱涝灾害 ②台风 ③滑坡 ④泥石流 ⑤火山爆发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④⑤ D.③④⑤
9. 黄土高原地区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 A.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 B.大力发展种植业 C.大力发展旅游业 D.大力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10. 黄土高原生态系统十分脆弱,主要表现在
①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低 ②水土流失已得到有效控制 ③人地矛盾有所缓解 ④环境遭到破坏后恢复困难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④
11. 治理黄土高原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的有效措施是
A.禁止采矿 B.陡坡开垦梯田 C.保持水土 D.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试卷第1页,总6页
12. 读“黄土高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黄土高原范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起黄河 B.西至太行山 C.南抵秦岭 D.北至贺兰山 13. 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生物措施是( ) A.修建梯田 B.修挡土坝 C.植树种草 D.修电站 14. 某地民歌歌词:“羊肚子手巾三道道蓝,咱们见个面面容易拉话话儿难。一个在山上一个在那沟,拉不上话话儿招一招手。了的见那村村了不见人,泪蛋蛋抛在沙蒿蒿林。”这是因为( )
A.横断山区山高路远 B.青藏高原雪峰连绵 C.塔里木盆地黄沙连天 D.黄土高原沟壑纵横
15. 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人为因素主要是( )
A.陡坡退耕,还林还草 B.开垦、采矿、修路等活动破坏了地表植被 C.黄土结构疏松,易溶于水 D.降水集中,多暴雨 16. 黄土高原人地矛盾尖锐,关键问题在于( )
A.经济发展速度过快导致资源开采过多 B.工业污染日益严重 C.工业结构不合理导致环境破坏
D.人口增长过快过多导致生态、经济恶性循环
17. 读“黄土高原环境问题成因示意图”。图中①②两个自然原因是
A.土质疏松,过度放牧 B.降水集中,过度垦荒 C.土质疏松,降水集中 D.植被破坏,垦荒造田 18. 被称为黄土地的地形区是( )
①北平原 ②黄土高原 ③ 长江中下游平原 ④东北平原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②③
试卷第2页,总6页
19. 读图黄河流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黄河下游“地上河”的泥沙主要来自于河段( ) A.源头①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20. 黄土高原的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A.黄土土质疏松,多空隙,许多物质易溶于水 B.地表多裸露,缺乏植被保护
C.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D.火山、地震造成的
21. 黄土高原上“千沟万壑”的地貌特征主要是由下列哪种因素造成的 A.人类耕作 B.流水侵蚀 C.风力作用 D.冰川侵蚀
22. 下列关于黄土高原气候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B.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C.夏季温暖凉爽,冬季温和多雨 D.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23. 下列关于黄土高原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黄土高原位于太行山以西,乌鞘岭以东,秦岭以北,长城以南 B.黄土高原位于大兴安岭以西,贺兰山以东,秦岭以北,长城以南 C.黄土高原位于太行山以西,乌鞘岭以东,大巴山以北,阴山以南 D.黄土高原位于大兴安岭以西,贺兰山以东,大巴山以北,阴山以南 24. 同等雨量不同植被下的水土流失实验。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观察实验得出水土流失与地表植被的关系是
A.植被茂密,水土流失严重 B.植被稀疏,水土流失较少
C.植被疏密与水土流失无关 D.植树种草是减少水土流失的主要方法 25. 读黄土高原地形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示地区农业生产一般集中在( ) A.① B.② C.③ D.④ 二、 综合题
试卷第3页,总6页
26. 读材料七和黄土高原图,回答问题。
材料七:我国北方大地上,有一片被深厚黄土覆盖的地区,黄土的厚度一般超过100米,并呈现出多种多样的黄土地形景观。
(1)黄土高原的范围:东起 西至乌鞘岭,南连 ,北连 高原。 (2)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 堆积区,同时也是 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
(3)黄土高原的生态建设,应一方面 措施与 措施相结合,另一方面,合理安排 活动。
27.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华网2009年2月4日报道,2008年入冬以来,华北、黄淮等地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七至九成,旱情发展迅速,部分地区粮食作物受旱严重,人畜饮水困难。
材料二:2009年2月我国部分地区干旱状况分布图
⑴此次受旱严重的粮食作物是
⑵在上图,中等以上干旱区域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是。
⑶我国北方地区经常产生春旱,原因之一是我国降水季节分布具有特点。 ⑷为了解决我国水资源南北分布不均的状况,国家实施工程把长江水系丰富的水资源,调到我国严重缺水的华北、西北地区。 ⑸B省(区)的行政中心是。
⑹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从黄土高原的气候和植被特点两个方面简要分析其原因。
⑺我国内蒙古自治区的呼和浩特市有蒙牛集团总部、伊利实业集团等著名的乳制品企业,请你解释该地区乳制品业发达的原因。
28. 学校开展“水土流失与植被的关系探究”研究性学习,读右上图黄河流域示意图、 右下图水土流失与植被关系实验图及材料,完成活动报告 材料:历史上,黄土高原曾经植被繁茂,沟壑稀少。后来,植被逐渐遭到破
试卷第4页,总6页
坏,水土流失越来越严重,形成了如今千沟万壑的景观。
(1)【观察发现】左图中的两瓶水,浑浊的是____瓶,反映水中泥沙含量____,该水样取自黄河___ _(上、中)游河段。
(2)【实验探究】观察右图得出结论:同等降雨量、同等坡度下,甲地表植被茂密,水土流失___ _;乙地表植被__ __,水土流失多。 观察比较:左图中水样A与右图__ __(甲或乙) 实验现象相似。 (3)【联系实例】黄河中游流经_ ___高原,严重的水土流失使该地区地表呈现__ __ 的景观。
(4)【提出对策】为了保持水土,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 ___等。
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北麓,干流先后流经青海、四川等9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最后注入渤海.黄河全长5464千米,是中国第二长河,流域面积75万千米2.
29. 读黄土高原“人地关系框图”完成下列要求:
(1)、上面图表分析了耕地日益减少的原因,请将下列选项的字母填入相应的方框内。
A.土地资源遭破坏; B.滥垦草原; C.人口数量激增;
D.滥伐森林;E、土地占用面积增加;F、沙漠扩大;G、冲刷沃土。 (2)、简述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以及该如何治理黄土高原的措施。
自然原因 。 人为原因 。 治理措施 。
试卷第5页,总6页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