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9年注册会计师专业阶段考试《财务成本管理》试题及解析
5、下列关于有企业所得税情况下的MM理论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高杠杆企业的债务资本成本大于低杠杆企业的债务资本成本 B.高杠杆企业的权益资本成本大于低杠杆企业的权益资本成本
C.高杠杆企业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大于低杠杆企业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D.高杠杆企业的价值大于低杠杆企业的价值 【参考答案】BD
【答案解析】在考虑所得税的条件Fo有负债企业的债务资本成本不变,权益资本成本随着债务筹资比例的增加而增加,加权平均资本成本随着债务筹资比例的增加而降低,因此选项A错误、选项B正确、选项C错误。在有税MM理论下,有负债企业的价值等于具有相同风险等级的无负债企业的价值加上债务利息抵税收益的现值,说明随着企业负债比例的提高,企业价值也随之提高,因此选项D正确。
6、下列质量成本中,发生在产品交付顾客之前的有()。 A.鉴定成本 B.内部失败成本 C.外部失败成本 D.预防成本 【参考答案】AB
【答案解析】鉴定成本和内部失败成本发生在产品未到达顾客之前,选项AB正确;外部失败成本发生在产品被消费者接受之后,选项C错误;预防成本发生在产品生产之前,选项D错误。
7、为确保债券平价发行,假设其他条件不变,下列各项可导致票面利率降低的有()。
A.附转换条款 B.附赎回条款 C.附回售条款 D.附认股权证 【参考答案】AD
【答案解析】为确保债券平价发行,假设其他条件不变,公司可以附转换条款发行可转换债券,或者附认股权证发行附认股权证债券,从而导致票面利率降低。赎回条款和回收条款是可转换债券的主要条款。
8、甲公司采用成本分析模式确定最佳现金持有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现金机会成本和短缺成本相等时的现金持有量是最佳现金持有量 B.现金机会成本最小时的现金持有量是最佳现金持有量
C.现金机会成本、管理成本和短缺成本之和最小时的现金持有星是最佳现金持有量
D.现金机会成本和管理成本相等时的现金持有星是最佳现金持有量 【参考答案】AC
【答案解析】在成本分析模式下,机会成本、管理成本和短缺成本之和最小的现金持有量,就是最佳现金持有量,由于管理成本是固定成本,在-定范围内不变,也就是现金机会成本和短缺成本相等时的现金持有量是最佳现金持有量。
9、甲公司采用作业成本法,下列选项中属于生产维持级作业库的有()。 A.机器加工 B.行政管理 C.半成品检验 D.工厂安保 【参考答案】BD
【答案解析】生产维持级作业,是指服务于整个工厂的作业,例如工厂保安、维修、行政管理、保险、财产税等。它们是为了维护生产能力而进行的作业,不依赖于产品的数量、批次和种类。
10、编制直接人工预算时,影响直接人工总成本的因素有()。 A.预计直接人工工资率 B.预计车间辅助人员工资 C.预计单位产品直接人工工时 D.预计产量 【参考答案】ACD
【答案解析】直接人工预算是以生产预算为基础编制的。其生要内容有预计产量、单位产品工时、人工总工时、每小时人工成本和人工总成本。
11、甲公司2019年6月30日资产负债表显示,总资产10亿元,所有者权益6亿元,总资产1亿股,当日甲公司股票收盘价为每股25元,下列关于当日甲公司股权价值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清算价值是6亿元 B.持续经营价值是10亿元 C现时市场价值是25亿元 D.会计价值是6亿元 【参考答案】CD
【答案解析】现时市场价值是股票市价乘以股数得到的,所以本题中现时市场价值=25x1=25(亿元),选项C正确。会计价值是指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账面价值,本题中会计价值=6亿元。选项D正确。持续经营价值是营业所产生的未来现金流星的现值,清算价值是停止经营出售资产产生的现金流,本题中没有给出相应的数据,所以无法计算持续经营价值和清算价值。
12、下列关于经济增加值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经济增加值为正表明经营者为股东创造了价值
B.计算经济增加值使用的资本成本应随资本市场变化而调整计
C.经济增加值是税后净营业利润扣除全部投入资本的成本后的剩余收益 D.经济增加值便于不同规模公司之间的业绩比较 【参考答案】ABC
【答案解析】经济增加值为正,表明经营者在为企业创造价值;经济增加值为负,表明经营者在损毁企业价。值,因此选项A正确;由于经济增加值与公司的实际资本成本相联系,因此是基于资本市场的计算方法,资本市场上权益成本和债务成本变动时,公司要随之调整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因此选项B正确;经济增加值指从税后净营业利润扣除全部投入资本的成本后的剩余收益,因此选项C正确;由于经济增加值是绝对数指标,不便于比较不同规模公司的业绩,因此选项D错误。
三、计算分析题 (每题8分,共5题,共40分)
1、甲公司下属乙部门生产A产品,全年生产能量为120000机器工时,单位产品标准工时为120小时。2018年实际产量为11000件,实际耗用机器工时1331000小时
2018年标准成本资料如下:
(1)直接材料标准消耗10千克/件,标准价格22元/干克 (2)变动制造费用预算额为3600000元 (3)固定制造费用预算额为2160000元。 2018年完全成本法下的实际成本资料如下
(1)直接材料实际耗用121000千克,实际价格24元/千克; (2)变动制造费用实际额为4126100元 (3)固定制造费用实际额为2528900元
该部门作为成本中心,一直采用标准成本法控制和考核业绩,最近,新任部]经理提出,按完全成本法下的标准成本考核业绩不合理,建议公司调整组织结构,将销售部门和生产部门合并为事业部,采用部门可控边际贡献考核经理业绩。目前,该产品年销售10000件,每件售价1000元。经分析,40%的固定制造费用为部门可控成本60%的固定制造费用为部门不可控成本。
要求:
(1)计算A产品的单位标准成本和单位实际成本。
(2)分别计算A产品总产品的直接材料的价格差异金额数量差异、变动制造费用的价格差异和数量差异,用三因素分析法计算固定制造费用的耗费差异、闲置能量差异和效率差异,并指出各项差异是有利差异还是不利差异
(3)计算乙部门实际的部]可控边际贡献。 【参考答案】
(1)变动制造费用标注分配率=3600000/120000=3(元/小时) 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2160000/12000=1.8(元/小时) 单位标准成本=22x10+3x120+1.8x120=796(元) 单位实际成本
=(121000/11000)x24+(4126100+2528900)/11000=869(元)
(2)直接材料价格差异=121000x(24-22)=242000(元)(不利差异)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