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完整版)部编三年级语文下册1古诗三首

(完整版)部编三年级语文下册1古诗三首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5 8:43:50

差不多。添:增添)(板书:不减一添) 正当诗人有些失望的时候,却看到树上黄鹂的美丽,听到其叫声,于是情不自禁地吟出了下面两句诗。齐读后两句。 引导学生用关联词语填写后两句。 绿阴不减来时路,(不但) 添得黄鹂四五声。(而且) 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背诵增强语感,增加积累,真切地感受到古诗所描写的意境,说出了诗人的惊喜心情,该怎么读这两句?(男女分工读) 受到美的熏4.带着喜悦之情配乐诵读。 四、图文对照,熟读成诵 1.看图读文,根据自己的理解读出感情。 2.指名带着感情配乐诵读两首诗词。 3.你喜欢这首诗吗?为什么?(学生自由交流) 4.在齐诵本诗。 五、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课件出示26生字田字格课件)梅 溪 泛 减 1.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形声字结构规律识记:梅 溪 泛 减 形近字比较:海一梅 喊一减 眨一泛 2.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位置及笔画,交流讨论。 “梅 溪 泛 减”都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3.教师示范,提示重点笔画。 提醒学生注意: “梅”右下的“母”笔顺是:竖折/竖弯,横折钩,点,横, 点。 “溪”右边是“爫+幺+大”。“泛”的最后一笔是捺,要写得平一点,长一点。 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陶。】 【课堂作业新设计】 1.看拼音,写字词

yàn zi yuān yānɡ huì chónɡ lú yá ( ) ( ) ( ) ( ) méi zi xiǎo xī fàn zhōu bù jiǎn ( ) ( ) ( ) ( )

2.《绝句》的作者是 朝的诗人 ,被称为 。《惠崇春江晚景》的作者是 朝的诗人 。《三衢道中》的作者是 朝的诗人 。

3.把《三衢道中》相关的句子写下来。

(1)乘小舟沿着小溪而行,走到了小溪的尽头,再改走山路继续前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山路上苍翠的树,与来的时候一样浓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梅子黄透了的时候,天天都是晴和的好天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深林丛中传来几声黄鹂的欢鸣声,比来时更增添了些幽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yàn zi yuān yānɡ huì chónɡ lú yá 燕 子 鸳 鸯 惠 崇 芦 芽 méi zǐ xiǎo xī fàn zhōu bù jiǎn 梅 子 小 溪 泛 舟 不 减 2.唐 杜甫 诗圣 宋苏轼 宋 曾几

3.(1)小溪泛尽却山行(2)绿阴不减来时路 (3)梅子黄时日日晴(4)添得黄鹂四五声 【板书设计】

三衢道中 (宋)曾几 梅黄——日日晴 溪—泛、山—行 不减——添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1.注重朗读,在读中识字,在读中感知诗的大意,读准诗的节奏。通过朗读、背诵增强语感,增加积累。

2.中年级的古诗教学,要重视指导学生感受诗的内容,充分领悟诗人的情感,所以,不能单单逐句理解诗句的意思,而应引导学进行感悟。

在这首诗的教学中,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读懂诗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时,在学习古诗中,让学生知道学习的方法、步骤。课堂上,教师能够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去学这首古诗。由于学生学习的目的明确,孩子们从学诗题、理解诗意到感悟诗情都很积极,教学过程进行得也较为顺利。

3.巧设问题引领学生自主学习,注重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把主动权交给学生。

不足之处:由于放手学生自主探究,学生组织管理做的不太好,课堂气氛过于活跃,有些乱。

备课素材

【教材分析】

《绝句·迟日江山丽》是杜甫写于成都草堂的一首五言绝句,是极富诗情画意的佳作。全诗意境明丽悠远,格调清新,对仗工整,但又自然流畅,毫不雕琢。描摹景物清丽工致,浑然无迹,是杜集中别具风神的篇章。诗人以“迟日”领起全篇,突出了春天日光和煦、万物欣欣向荣的特点,并使诗中描写的物象有机的组合为一体,构成一幅明丽和谐的春色图。

《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轼为惠崇的画作的题画诗。诗歌语言精练,节奏鲜明,音韵和谐。全诗用白描手法简洁的写出了最富有特征的景物,使人如沐浴春风,如临其境。

《三衢道中》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曾几写的。诗作写初夏时宁静的景色和诗人山行时轻松愉快的心情。首句写出行时间,“梅子黄时”指五月。梅子快要成熟的季节,往往多雨,但现在却“日日晴”,写天晴,也是写诗人的愉快心情。天晴人心也晴,那么明睸,那么开朗!次句写出行路线。诗人乘船去游山去了,“泛尽”了舟,到了小溪的尽头,又换走山路——三衢山中之小道,其乐无穷,其雅无穷,其趣无穷。第三句写“绿阴”,游山归来,绿阴那美好的景象仍然不减登

山时的浓郁。第四句写黄莺声,路边绿林中又增添了几声悦耳的黄莺的鸣叫声,为三衢山道中增添了无穷的生机和意趣。全诗明快自然,极富有生活韵味。

【写作背景】

《绝句》杜甫漂泊西南的早期作品,写于成都草堂,描绘草堂所在浣花溪一带的绚丽春景。反映了当时杜甫的生活比较安定。

《惠崇春江晚景》是苏轼为惠崇和尚的画所作的题画诗。惠崇:北宋名僧能诗善画,《春江晚景》是他的画作,共两幅,一幅是鸭戏图,一幅是飞雁图。苏轼的题画诗也有两首,这首是题鸭戏图的诗。这是一首题画诗,惠崇的《春江晚景图》没有流传下来,不过从苏轼的诗中,我们可以想个大概:一片竹林,三两枝桃花,一条江,几只鸭子,河岸上满是蒌蒿,芦芽刚刚破土,天上还有两两归鸿。河豚是看不到的,是馋嘴的苏轼在想:河豚该上来了,用蒌蒿和芦芽一炖,比东坡肉鲜多了。

《三衢道中》这首诗就是曾几游赏浙江衢州三衢山时写的。作品再现了诗人游赏三衢山时的愉悦情景,抒写了诗人行于三衢道中的见闻感受,流露了诗人对自然山水、对平淡生活的热爱,自然,优美,清新,明快。

【作者介绍】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祖籍襄阳,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义)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差不多。添:增添)(板书:不减一添) 正当诗人有些失望的时候,却看到树上黄鹂的美丽,听到其叫声,于是情不自禁地吟出了下面两句诗。齐读后两句。 引导学生用关联词语填写后两句。 绿阴不减来时路,(不但) 添得黄鹂四五声。(而且) 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背诵增强语感,增加积累,真切地感受到古诗所描写的意境,说出了诗人的惊喜心情,该怎么读这两句?(男女分工读) 受到美的熏4.带着喜悦之情配乐诵读。 四、图文对照,熟读成诵 1.看图读文,根据自己的理解读出感情。 2.指名带着感情配乐诵读两首诗词。 3.你喜欢这首诗吗?为什么?(学生自由交流) 4.在齐诵本诗。 五、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课件出示26生字田字格课件)梅 溪 泛 减 1.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形声字结构规律识记:梅 溪 泛 减 形近字比较:海一梅 喊一减 眨一泛 2.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位置及笔画,交流讨论。 “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