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水样及浮萍实验测定方法
有变化,生长旺盛的幼叶子,常随时间而会显著增加,所以要进行时期含水量的对比就不恰当)。一般采用相对含水量表示组织的水分状况,比用自然含水量表示为好。
(1)同1,先求得组织鲜重Wf,然后将样品浸入蒸馏水中数小时,使组织吸水达饱和状态(浸水时间因材料而定)。取出用吸水纸吸去表面的水分,立即放于已知重量的称量瓶中称重,再浸入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取出吸干外面水分,再称重,直至与上次重量相等为止。此即为植物组织在吸水饱和时的重量,称饱和鲜重Wt。再如1法将样品烘干,求得组织干重Wd。Wt-Wd即为饱和含水量。 (2)计算
相对含水量%(组织含水量占饱和含水量的%)
浮萍体内硝酸盐氮的测定(水杨酸法)
1、原理
-
在浓酸条件下,NO3与水杨酸反应,生成硝基水杨酸。
生成的硝基水杨酸在碱性条件下(pH>12)呈黄色,最大吸收峰的波长为410nm,在一定范围内,其颜色的深浅与含量成正比,可直接比色测定。 2、仪器
分光光度计;天平(感量0.1mg);20ml刻度试管;刻度吸量管0.1ml、0.5ml、5ml、10ml各1支;50ml容量瓶;小漏斗(φ5cm)3个;玻棒;洗耳球;电炉;铝锅;玻璃泡;7cm定量滤纸若干。 3、试剂
500mg/L 硝态氮标准溶液:精确称取烘至恒重的KNO3 0.7221g溶于蒸馏水中,定容至200ml。
5%水杨酸─硫酸溶液:称取5g水杨酸溶于100ml比重为1.84的浓硫酸中,搅拌溶解后,贮于棕色瓶中,置冰箱保存一周有效。
8%氢氧化钠溶液:80g氢氧化钠溶于1L蒸馏水中即可。 4、操作步骤
1. 标准曲线的制作
(1)吸取500mg/L 硝态氮标准溶液1ml、2ml、4ml、6ml、8ml、10ml分别放入50ml容量瓶中,用无离子水定容至刻度,使之成10、20、40、60、80、100mg/L的系列标准溶液。
(2)吸取上述系列标准溶液0.1ml,分别放入刻度试管中,以0.1ml蒸馏水代替标准溶液作空白。再分别加入0.4ml 5%水杨酸—硫酸溶液,摇匀,在室温下放置20min后,再加入8% NaOH溶液9.5ml,摇匀冷却至室温。显色液总体积为10ml。
(3)绘制标准曲线:以空白作参比,在410 nm波长下测定光密度。以硝态氮浓度为横坐标,光密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并计算出回归方程。
2. 样品中硝酸盐的测定
(1)样品液的制备 取一定量的植物材料剪碎混匀,用天平精确称取材料2g左右,重复三次,分别放入三支刻度试管中,各加入10ml无离子水,用玻璃泡封口,置入沸水浴中提取30min。到时间后取出,用自来水冷却,将提取液过滤到25ml容量瓶中,并反复冲洗残渣,最后定容至刻度。
(2)样品液的测定 吸取样品液0.2ml(空白加蒸馏水)分别于三支刻度试管中,然后加入5%水杨酸—硫酸溶液0.5ml,混匀后置室温下20min,再慢慢加入9.5ml 8%NaOH溶液,待冷却至室温后,以空白作参比,在410nm波长下测其光密度。
5、结果计算
在标准曲线上查得或用回归方程计算出硝态氮浓度,再用以下公式计算其含量。
-
浮萍NO3-N(μg/g)=(ρ/2)×V/W
-
式中, ρ—— 从标准曲线查得NO3-N的质量浓度(μg/ml);
V—— 提取样品液总量(ml); W—— 样品鲜重(g);
ρ/2—— 显色时取样0.2ml,标准曲线0.1ml。
浮萍体内全氮的测定(H2SO4- H2O2消煮,靛酚蓝比色法)
1、方法原理
植物样品在浓H2SO4溶液中,历经脱水碳化、氧化等一系列作用,而氧化剂H2O2在热分解浓H2SO4溶液中分解出的新生态氧(H2O2 H2O+[O])具有强烈的氧化作用,分解H2SO4没有破坏的有机物和碳,使有机氮、磷转化为无机铵盐和磷酸盐等。消煮液中的氨在碱性条件下(pH=10.5~11.7)与次氯酸钠盐和苯酚作用,生成水溶性燃料靛酚蓝,在0.05~0.5mg/L N范围内,蓝色深浅与NH4+-N含量成正比,可用比色法测定。 2、 仪器
消煮管、控温消煮炉、分光光度计。 3、 试剂
浓硫酸;
300g/L H2O2; 酚溶液:10g苯酚和100mg硝普钠(2H2O)溶于少量水稀释至1L,贮于棕色瓶,4℃冰箱备用;
次氯酸钠溶液:10gNaOH,7.06gNa2HPO4 ?7H2O(或者9.43gNa2HPO4 ?12H2
O),31.8gNa3PO4?12H2O和10mlNaOCl溶于1L水中,贮于棕色瓶,4℃冰箱备用;
掩蔽剂:酒石酸钾纳(4H2O)ρ=400g·L-1与EDTA二钠(2H2O)ρ=100g·L-1等体积混合,每100ml混合液中加0.5mlNaOH(c=10 mol·L-1);即得清亮掩蔽剂溶液
铵态氮标准贮存溶液 [ρ(N)=100 mg·L-1]:称取干燥的硫酸铵[(NH4)2SO4,分析纯]0.4717g溶于水中,洗入容量瓶后定容至1L。
铵态氮标准溶液 [ρ(N)=5 mg·L-1。 4、 操作步骤
空白试验做三个。
称取磨细烘干的植株样品(过0.25~0.5mm筛)0.3000 g置于50ml消化管(先烘干,防止样品粘附在瓶颈上)中,先用水湿润样品,然后加入浓H2SO4 5 mL,轻轻摇匀(最好放置过夜),瓶中放一个弯颈漏斗,在消化炉上先低温缓缓加热,待浓H2SO4分解冒白烟逐渐升高温度。
当溶液全部呈棕黑色时,从消化炉上取下消化管,稍冷,逐滴加入H2O2 10滴,并不断摇动消化管,以利反应充分进行。再加热至微沸10~20ml,稍冷后再加入H2O2 5~10滴。以此反复2~3次,直至消煮液呈无色或清亮色后,再加热5~10 min,以除尽剩余H2O2。 取出消化管冷却,用少量水冲洗小漏斗,洗液洗入瓶中。将消煮液用水定容至50ml,取过滤液(或者放置澄清的上清液)供N、P、K等元素测定。消煮时应同时做空白试验以校正试剂误差。
将待测液用水准确稀释10倍(依情况定),吸取稀释后的溶液1.00ml(含NH4+-N 2.5~25μg)于50ml容量瓶中,加入1ml EDTA-甲基红溶液,用0.3mol/L NaOH溶液调节至pH=6左右(甲基红由红色变为黄色),再依次加入5ml酚溶液和5ml次氯酸钠溶液,加1 mL 掩蔽剂以溶解可能生成的沉淀物,摇匀,用水定容。1h后,在625nm波长处比色,用空白试验溶液校正。
标准曲线:分别吸取铵态氮标准溶液0、0.5、1、2、3、4、5ml于50ml容量瓶中,浓度依次为0、0.05、0.1、0.2、0.3、0.4、0.5mg/L。(50ml容量瓶中各加1ml稀释10倍的空白消煮溶液,同上操作,调节溶液pH及显色,测定吸收值后绘制标准曲线。) 5、结果计算
浮萍全N(%)=ρ×V×分取倍数×10-2/m
式中, ρ—— 从标准曲线查得显色液N的质量浓度(μg/ml); V—— 显色液体积(ml);
分取倍数—— 消煮液定容体积(ml)/吸取消煮液体积(ml); m—— 烘干样品质量(g)。
浮萍体内总磷的测定(H2SO4- H2O2消煮,钼锑抗比色法)
1、方法原理
植物样品在浓H2SO4溶液中,历经脱水碳化、氧化等一系列作用,而氧化剂H2O2在热分解浓H2SO4溶液中分解出的新生态氧(H2O2 H2O+[O])具有强烈的氧化作用,分解H2SO4没有破坏的有机物和碳,使有机氮、磷转化为无机铵盐和磷酸盐等。溶液中的磷用钼锑抗比色法测定。 2、仪器
消煮管、控温消煮炉、分光光度计。
3、试剂
浓硫酸;
300g/L H2O2;
50μg/ml P标准贮液:准确称取经105℃烘干的KH2PO4 0.2195g,溶于水,移入1000ml容量瓶,加水至约400ml,加浓硫酸5ml,用水定容,装入塑料瓶中低温保存备用;
5μg/ml P标准溶液:吸取上述P标准贮液25ml,稀释至250ml。(此溶液不宜久存);
2,6(4)-二硝基酚指示剂溶液:溶解二硝基酚0.25g于100ml水中。此指示剂的变色点约为pH3,酸性时无色,碱性时黄色;
4mol/L NaOH溶液:溶解NaOH16g于100ml水中;
2mol/L(1/2 H2SO4)溶液:吸取浓硫酸6ml,缓缓加入80ml水中,边加边搅,冷却后加水至100ml。
钼锑抗显色剂:见水中总磷的测定。
4、操作步骤
空白试验做三个。
称取磨细烘干的植株样品(过0.25~0.5mm筛)0.3000 g置于50ml消化管(先烘干,防止样品粘附在瓶颈上)中,先用水湿润样品,然后加入浓H2SO4 5 mL,轻轻摇匀(最好放置过夜),瓶中放一个弯颈漏斗,在消化炉上先低温缓缓加热,待浓H2SO4分解冒白烟逐渐升高温度。
当溶液全部呈棕黑色时,从消化炉上取下消化管,稍冷,逐滴加入H2O2 10滴,并不断摇动消化管,以利反应充分进行。再加热至微沸10~20ml,稍冷后再加入H2O2 5~10滴。以此反复2~3次,直至消煮液呈无色或清亮色后,再加热5~10 min,以除尽剩余H2O2。
取出消化管冷却,用少量水冲洗小漏斗,洗液洗入瓶中。将消煮液用水定容至50ml,取过滤液(或者放置澄清的上清液)供N、P、K等元素测定。消煮时应同时做空白试验以校正试剂误差。
取消煮好经过滤的待测液2~5ml(含P 5~25μg)置于5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30ml,加二硝基酚指示剂2滴,滴加4mol/L NaOH溶液直至溶液变为黄色,再加2mol/L(1/2 H2SO4)1滴,使溶液的黄色刚刚褪去。
然后加钼锑抗试剂5ml,再加水定容至50ml,摇匀。30min后,用700nm波长进行比色,以空白液的透光率为100(或吸光度为0),读出测定液的吸光度值。
标准曲线:准确吸取5μg/ml P标准溶液0、1、2、4、6、8、10ml于50ml容量瓶中(0、0.1、0.2、0.4、0.6、0.8、1.0μg/ml P),加水至约30ml,再加空白试验定容后的消煮液5ml,调节溶液pH为3,然后加钼锑抗试剂5ml,最后用水定容至50ml。30分钟后比色。 5、 结果计算
浮萍全P(%)=ρ×V×分取倍数×10-4/m
式中, ρ—— 从标准曲线查得显色液P的质量浓度(μg/ml); V—— 显色液体积(ml);
分取倍数—— 消煮液定容体积(ml)/吸取消煮液体积(ml); m—— 烘干样品质量(g)。
浮萍体内钙的测定(干灰化-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1、方法原理
将植物样品灼烧,使有机质氧化成CO2和H2O等挥发,剩下Ca、Mg等不可燃的灰分元素的氧化物。然后用稀盐酸溶解灰分。灼烧的温度以525±25℃为宜,不可过高或太急促。温度太高会引起Na、K的氯化物挥发损失,而且Na、K的磷酸盐和硅酸盐也易熔融而把炭粒包藏起来不易燃尽,灼烧太急促也会使微粒飞失。灰分经稀盐酸溶解后,可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Ca、Mg和其他微量元素(除硼外)。 2、仪器
高温电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3、 试剂
100μg/L钙标准溶液 50g/L氯化锶或氯化镧溶液 1.2mol/L HCl 4、 操作步骤
称取烘干植株样品(过1mm筛)5.000g于30ml瓷坩埚中,加1~2ml 95%乙醇溶液,使样品湿润。然后进行预灰化处理(现在60~70℃吹干,然后再105℃烘,测得其水分含量)。样品预灰化后放入高温箱式电炉中,加热到525℃左右,保持约1h,烧至灰分近于白色为止。
然后降温至200℃以下,取出坩埚,冷却至室温后用少量水湿润灰分,分次滴加稀盐酸溶液,慎防灰分飞溅损失,待作用缓和后,添加稀盐酸溶液至约20ml,加热至沸,使残渣
溶解。趁热过滤,并用水洗坩埚及残余物数次。滤液盛于50ml容量瓶中,加入50g/L氯化锶或氯化镧溶液1ml,用水定容。此为含盐酸的待测液,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
标准曲线:吸取100μg/L钙标准溶液0、1、2、3、4、5ml于50ml容量瓶,吸取待测溶液相同体积的空白酸液(即1.2mol/L HCl约20ml的稀释液),再各加入50g/L氯化锶或氯化镧溶液1ml,用水定容。即得0、2、4、6、8、10μg/ml Ca标准系列溶液,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 5、结果计算
浮萍全Ca(g/kg)=ρ×V×分取倍数×10-4/m
式中, ρ—— 从标准曲线查得Ca的质量浓度(μg/ml); V—— 测定时定容体积(ml);
分取倍数—— 待测液定容体积(ml)/吸取待测液体积(ml); m—— 烘干样品质量(g)。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