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部编七年级 语文下册期末专题复习现代文阅读理解训练及答案
部编七年级 语文下册期末专题复习现代文阅读理解训练及答案
一、七年级语文下册现代文阅读理解训练 1.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紫藤萝瀑布 宗璞
①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②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时每一朵紫花中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③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④“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⑤“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⑥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放似的。那里装的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⑦但是我没有摘。我没有摘花的习惯。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那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我沉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⑧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试探什么。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也看不见藤萝花了。
⑨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⑩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种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大量运用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细腻传神地描绘紫藤萝花,同时运用对比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B.作者对紫藤萝花的“盛”进行了细致描摹,按照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序,依次描写了花瀑、花穗、花朵。
C.第⑧段画线句作者把嗅觉用视觉表现出来,使花香也有了颜色,写出了面对紫藤萝瀑布
的愉悦梦幻之感。
D.作者在文中借用紫藤萝来表达自己“一直压在我心上的关于生死的疑惑,关于疾病的痛楚”的主要情绪。
(2)品析“我只是仁立凝望 , 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一句中划线词的妙处。
(3)开头“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结尾“我不觉加快了脚步”,这样的文章结构上有什么作用?这样的结尾有什么寓意? 【答案】 (1)D
(2)“凝望”是指目不转睛地看。在文中写出了作者驻足欣赏,细细品味紫藤萝花,与花产生了一次心灵的沟通,得到了全新的感悟。
(3)结构上前后照应;结尾点明了作者受到紫藤萝顽强生命力的鼓舞,精神振奋,将以新的精神状态投入到生活中去。
【解析】【分析】(1)D项,错误,借写紫藤萝开放时的美景,赞美生命的顽强和美好,借用花儿抒发我的人生感悟: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故选D。
(2)“凝望”本义指目光凝聚在某个物体上。这里是作者驻足欣赏紫藤萝花那么繁茂的气势,灿烂的色彩,欢乐的情态和蓬勃的无限生机,震撼了作者的心灵,从而让作者得到了新的感悟。
(3)开头“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是因为我看见了紫藤萝的辉煌茂盛,触动了内心,停下来观看;结尾“我不觉加快了脚步”,是因为从紫藤萝感受到生命永恒的价值,精神受到了振奋鼓舞,将以新的精神状态投入到生活中去。前者的作用是引起悬念,后者的作用是照应开头,使文章结构完整,并深化了主题。 故答案为:⑴ D
⑵ “凝望”是指目不转睛地看。在文中写出了作者驻足欣赏,细细品味紫藤萝花,与花产生了一次心灵的沟通,得到了全新的感悟。
⑶ 结构上前后照应;结尾点明了作者受到紫藤萝顽强生命力的鼓舞,精神振奋,将以新的精神状态投入到生活中去。
【点评】⑴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注意通读全文,把握文意,揣摩选项正误。 ⑵本题考查句子的赏析,注意结合语境,理解句意,明确表达的感情。
⑶本题考查文章句子作用的理解,注意结合全文内容,明确前后照应作用。第二问考查句子寓意的把握,注意结合文章主旨的把握体会。
2.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老海棠树 史铁生
①奶奶,和一棵老海棠树,在我的记忆里不能分开,好像她们从来就在一起。 ②老海棠树有两条粗壮的枝桠,弯曲如一把躺椅,小时候我常爬上去,一天一天地就在那儿玩。奶奶在树下喊:“下来,下来吧,你就这么一天到晚呆在上头不下来了?”是的,我在那儿看小人书,用弹弓向四处射击,甚至在那儿写作业。“饭也在上头吃吗?”对,在
上头吃。奶奶把盛好的饭菜举过头顶,我两腿攀紧树桠,一个海底捞月把碗筷接上来。“觉呢,也在上头睡?”没错。四周是花香,是蜂鸣,春风拂面,是沾衣不染海棠的花雨。奶奶站在地上,站在屋前,老海棠树下,望着我……
③春天,老海棠树摇动满树繁花,摇落一地雪似的花瓣。我记得奶奶坐在树下糊纸袋,不时地冲我叨唠:“就不下来帮帮我?你那小手儿糊得多快!”我在树上东一句西一句地唱歌。奶奶又说:“我求过你吗?这回活儿紧!”我说:“我爸我妈根本就不想让您糊那破玩艺儿,是您自己非要这么累!”奶奶于是不再吭声,直了直腰,又凝神糊她的纸袋。 ④或者夏天,老海棠树枝繁叶茂,奶奶坐在树下的浓荫里,又不知从哪儿找来了补花的活儿,戴着老花镜,埋头于床单或被罩,一针一线地缝。天色暗下来时她冲我喊:“就不能劳驾你去洗洗菜?没见我忙不过来吗?”我跳下树,洗菜,胡乱一洗了事。奶奶生气了:“你们上学上班,就是这么糊弄?”奶奶把手里的活儿推开,一边重新洗菜一边说:“我就一辈子得给你们做饭?就不能有我自己的工作?”这回是我不再吭声。
⑤有年秋天,老海棠树照旧果实累累,落叶纷纷。那时我大些了,在外工作,从陕北回来看她,奶奶已经腰弯背驼。早晨,天还昏暗,奶奶就起来去扫院子,“刷啦刷啦”的声音把我惊醒,赶紧跑出去:“您歇着吧,我来,保证用不了三分钟。”可这回奶奶不要我帮:“你刚回来,去歇息着吧。”
⑥冬天,窗外,风中,老海棠树枯干的枝条敲打着屋檐,磨擦着窗棂。奶奶常常在灯下学习。她曾经读一本《扫盲识字课本》,再后是一字一句地念报纸上的头版新闻。那一回,奶奶举着一张报纸,小心地凑到我跟前:“这一段,你给我说说,到底什么意思?”我看也不看地就回答:“不知道。再说,您学那玩艺儿有用吗?”奶奶立刻不语,惟低头盯着那张报纸,半天半天目光都不移动。我的心一下子收紧,但知已无法弥补。“奶奶。”“奶奶!”“奶奶——”我记得她终于抬起头时,眼里竟无对我的责备。 ⑦……
⑧如今,奶奶已离我而去。而在我的梦里,我的祈祷中,老海棠树也便随之飘然而去,跟随着奶奶,陪伴着地,围拢着她;奶奶坐在满树的繁花中,满地的浓荫里,望着我,或不时地要我给她说说:“这一段到底是什么意思?”这形象,逐年地定格成我的思念,和我永生的痛悔。
(1)文章叙写了奶奶做的哪些事情?请逐一概括。 (2)从第④段中找出与第⑤段画线句子相照应的句子。 (3)品读语言,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我跳下树,洗菜,胡乱一洗了事。”中的“胡乱”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②“奶奶举着一张报纸,小心地凑到我跟前”中“凑”字有何妙处? (4)品读下面的语句,请从语气的角度分析“我”心理变化的过程。 “奶奶。”“奶奶!”“奶奶——”我记得她终于抬起头时,眼里竟无对我的责备。 (5)从全文看,以“老海棠树”为标题的好处是什么?
【答案】 (1)树下唤孙、送饭,糊纸袋,补花,洗菜,扫院子,树下学习(读《扫盲识字课本》、读报、请教)。
(2)“可这回奶奶不要我帮”照应的句子:“你就不能去洗洗菜?”
(3)①不能,“胡乱”表现我洗菜的不认真态度,以我的行为来反衬奶奶生活的不易,表
现奶奶每天做家务的辛苦。②“凑”是对奶奶的读作描写,表现奶奶想问我问题而又有些不好意思,说明奶奶勤学好问的品质。
(4)我知道伤了奶奶的心,有点不安;我急切希望奶奶原谅我。
(5)以老海棠树为线索,贯穿全文;含蓄、形象地表现了奶奶和“我”之间浓浓的祖孙情。“老海棠树”至始至终贯穿全文,同时又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这两点“好处”在文中是显而易见的。
【解析】【分析】(1)文章第2段叙写奶奶树下唤孙,送饭;第3段叙写奶奶在树下糊纸袋;第5段叙写奶奶在树下补花,洗菜;第六段叙写奶奶在树下扫院子;第7段叙写奶奶在树下学习。据此概括作答。
(2)根据理解,可以看出与文章第5段“可这回奶奶不要我帮”这句话相照应的句子是第4段中的“可这回奶奶不要我帮”和“你就不能去洗洗菜?”这两句话。
(3)① “胡乱”指的是我洗菜的不认真的态度,表现我对奶奶的要求敷衍了事,以此来侧面烘托奶奶每天工作的不易。如果删去,则过于平淡,无法突出奶奶的辛苦。②语句“奶奶举着一张报纸,小心地凑到我跟前”中的“凑”字,准确而传神地写出了动作轻,形象地表现敢奶奶勤学好问的品质,同时又写出了奶奶想问问题而又不好意思的情态。据此理解分析作答。
(4)结合前后文内容来看,我说:“我爸我妈根本就不想让您糊那破玩艺儿,是您自己非要这么累!”可见我说错了话而伤了奶奶的心,因此而感到不安;同时又不停地对呼叫“奶奶”,希望得到奶奶谅解。据此理解分析作答。
(5)从全文内容来看,叙写的内容都围绕着老海棠树展开,所以标题是贯穿全文的线索;老海棠树又是“我”与奶奶之间的见证,表现我与奶奶之间的浓厚情感,从而表现文章的主旨;同时,老老海棠树又是奶奶的象征,寄托了我对奶奶的思念之情。据此理解分析作答。
故答案为:⑴ 树下唤孙、送饭,糊纸袋,补花,洗菜,扫院子,树下学习(读《扫盲识字课本》、读报、请教)。
⑵ “可这回奶奶不要我帮”照应的句子:“你就不能去洗洗菜?”
⑶ ①不能,“胡乱”表现我洗菜的不认真态度,以我的行为来反衬奶奶生活的不易,表现奶奶每天做家务的辛苦。②“凑”是对奶奶的读作描写,表现奶奶想问我问题而又有些不好意思,说明奶奶勤学好问的品质。
⑷ 我知道伤了奶奶的心,有点不安;我急切希望奶奶原谅我。
⑸ 以老海棠树为线索,贯穿全文;含蓄、形象地表现了奶奶和“我”之间浓浓的祖孙情。“老海棠树”至始至终贯穿全文,同时又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这两点“好处”在文中是显而易见的。
【点评】⑴本题考查文中事件的概括。解答此类题目,需要紧密联系文本,根据文本内容,概括全面,用语精炼。
⑵本题考查信息的筛选。所谓的照应,指的就是文章前后是说明一个意思,或者说是铺盖,覆盖上首,互相照应。
⑶此题考核赏析句子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从手法、内容的角度分析,分析手法分析效果,内容注意结合文段的内容。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