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深层生物发酵法年产50000吨功能性氨基酸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深层生物发酵法年产50000吨功能性氨基酸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 总 论
1.1 项目背景与概况 1.1.1 项目名称
深层生物发酵法年产50000吨功能性氨基酸建设项目 1.1.2 项目承办单位概况 1、承办单位:*******公司 2、法人代表:** 3、联系人:****
4、联系电话:************* 5、承办单位概况
*******公司始建于1994年,注册资金4000万元,坐落在安徽省宿州市萧县薛庄城北工业园区,位于310国道226公里处,距安徽省徐州市17公里。该公司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现有职工1150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15人,下设生产技术部、销售部、综合部、财务部、办公室等部门。该公司占地面积约30万平方米,现有生产车间及仓库、办公建筑面积54417平方米。2010年,该公司资产总额5083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29674万元。2008年、2009年、2010年该公司分别实现销售收入32143万元、56150万元、76255万元。2010年实现净利润76255万元,资产负债率34.9%。
1
*******公司是一家中型民营制造企业,行业归属轻工类。该公司的主要业务为农产品收购、加工、销售;包装、装潢制品的印制;纸及纸制品的生产与销售。主导产品:玉米淀粉、蛋白质、玉米胚芽、玉米浆、纤维、淀粉糖等;复合塑料包装膜、袋等纸塑复合产品;高强度瓦楞纸茶板纸及A级纸等。该公司玉米深加工项目曾被安徽省人民政列为“861”行动计划,现年产玉米淀粉及淀粉糖产品60余万吨、高强瓦楞原纸及箱纸板15万吨、彩印复合塑料包装袋3亿只,复合塑料自动包装膜3000吨,拥有一座2×1.2Mkw自备热电厂。该公司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现已发展成为区域经济中的龙头企业,现为安徽省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2008年度分别被安徽省农行、安徽省农发行评定为AA级信用等级企业。该公司多次被市政府评为工业先进企业、优秀企业等荣誉称号。
1.1.3 投资方 *******公司
1.1.4 可行性研究报告研究范围 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产业政策:
①对项目提出的背景、市场前景、建设规模、建厂条件及竞争能力进行分析论证。
②对项目进行产品方案和技术水平及来源分析论证,通过与当前国内外的先进技术和设备进行比选,确定先进合理的工艺方案和设备选型。
③初步确定了建设项目的建筑结构形式、给排水、电气自控方案和节能措施。
④对项目的实施条件、厂址、原料供应、交通条件、环境保护、劳动安全卫生及消防等进行可行性研究。
⑤对项目的总投资、成本进行估算,对项目的经济效益和抗风险能力进行分析,通过对成本、效益和投资回收情况的分析进行财务经济评价。
1.1.5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2
1.1.5.1 国家法律、法规及政策
1、《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2010年10月18日)
2、国家发展改革委《生物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3、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商务部、国家知识产权局《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2007年第6号);
4、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促进玉米深加工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发改工业[2007]2245号);
5、《轻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2009-2011年)
6、《关于印发促进生物产业加快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国办发〔2009〕45号)
7、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生物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皖政〔2009〕116号)
8、《安徽省工业领域产业结构调整规划纲要》及《安徽省工业领域八大支柱产业规划》
9、《国家技术创新工程安徽省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皖政〔2010〕8号) 10、《安徽省生物产业技术发展指南》(2010-2015年) 1.1.5.2 其它
1、国家发改委《轻工业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内容深度规定》(QBJS5-2005);
2、国家发改委、建设部《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3、现行有关规范、规定及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基础资料。 1.1.6 项目提出的理由与过程
1.1.6.1 项目符合国家及地方相关产业政策
该项目以*******公司现有葡萄糖产品为原料,采用天津科技大学生物发酵技术成果生产系列功能性氨基酸产品,包括L-苏氨酸、色氨酸及支链氨酸。
3
1、该项目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中“农林牧渔产品储运、保鲜、加工及综合利用”,属于鼓励类项目。
2、国家《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2007年度)》中将“甜味剂、糖工程产品、氨基酸和鲜味剂、生物防腐剂等食品和饲料添加剂”,列为“发酵工程关键技术及重大产品”,鼓励优先发展。
3、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关于促进玉米深加工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发改工业[2007]2245号)指出:发酵制品以山东、安徽、江苏、浙江等省为主,重点是替代进口的食品和医药行业需要的小品种氨基酸和其他新的发酵制品。
4、《安徽省工业领域八大支柱产业规划》中将“生物技术产业”列入支柱产业之一,指出:加快发展生物能源、生物医药、生物制造、生物农业和生物环保等五大产业。通过重点建设十大产业基地、重点扶持十大龙头企业,力争生物技术产业总产值年均增长30%以上。到2010年,生物产业工业总产值达到500亿元以上,2012年产业工业总产值达到1000亿元。
5、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生物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中指出,生物产业发展的主要任务要突破五大领域,其中将“扩大氨基酸、生物色素等饲料与食品添加剂的生产规模”列入了“生物农业”的重点领域;同时指出,要着力培育生物产业基地,鼓励各地建设各具特色的生物产业基地和产业链,将符合条件的产业基地和产业链,纳入省“861”行动计划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计划,并给予重点扶持,并要求阜阳、宿州、淮南、淮北等地要加大生物能源、生物化工、生物环保、生物药及化学药的开发生产,加快生物石油及提取物的开发和产业化,做大产业规模。
6、《安徽省生物产业技术发展指南》(2010-2015年)中将“微生物制造”列入“优先领域与发展重点”,指出:开展发酵工业高效基因工程菌构建、优良发酵菌种的复壮改良等发酵技术研究;开展玉米生产氨基酸、化工醇、变性淀粉、玉米结晶糖等产品关键技术研究。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