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常识第二轮复习教案
样的独立。
3.注意区分国家权力机关、国家机关之间的区别。 国家权力机关特指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而国家机关是一个总称,包括:国家的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司法机关、国家元首等部分。 第五课 政治参与 公民责任 知识框架: 一.政治参与;
二.政治参与的准则; 三.政治参与的法律保障;
四.公民政治参与的主要途径和方式; 五.公民政治参与的必备条件; 六.公民政治参与的重要性。 复习教案: 一、政治参与: 1、含义:
公民的政治参与是指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享有政治权利和自由,同时对国家和社会履行法定的政治义务,尽公民应有的责任。
2.中学生应该从哪些方面参与国家的政治生活?
a正确行使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政治权利和自由,自觉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政治义务 b积极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 c积极关心和参与重要的政治生活 d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和交流活动 二、政治参与的基本准则:
《宪法》规定的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既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法律保障,也是我们政治参与的基本准则。
1、我国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⑴含义:就是指公民依法享有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和自由;
⑵内容:包括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对国家事务的管理权,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权,以及各项政治自由; 课本中具体介绍了: A、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含义:
选举权是指公民按照自己的意愿,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选举产生各级国家权力机关代表和其他应由选举产生的国家公职人员的权利; 重要性: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最基本的政治权利,是人民当家作主行使管理国家权力的主要途径,也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 B对国家事务的管理权:
C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权: 监督的对象:
是指公民依法行使监督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权利 (任何) 监督的几种形式:
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 D各项政治自由:
政治常识第二轮复习教案- 13 -
内容
言论、出版、集会、结社 、游行、示威 行使政治权利和自由的重要性
a是国家政治生活民主化的具体体现 b政治自由是民主政治的基础
c也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只有广大人民真正享有这些政治自由,我们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才能不断完善,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 2.我国公民的政治义务:
⑴含义:政治义务是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必须履行的对国家和社会政治责任; ⑵公民政治义务主要内容:
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
国家的统一,各民族的团结,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保证。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 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是维护国家的政治稳定和公民依法行使各项政治权利的根本保障。
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是每一个公民的基本义务 保卫祖国和依法服兵役; ⑶怎样正确对待权利和义务
a公民行使政治权利和履行政治义务是统一的,两者不可分离;
b公民在行使权利和自由的时候,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不得损害国家的利益、社会公共生活的利益和集体组织的利益,也不得损害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c权利和义务统一是一项重要的法制原则,也是我们参与政治生活必须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
d公民应依法认真行使权利,合法自觉履行义务 三、公民政治参与的法律保障
1、怎样理解公民政治参与的法律保障?
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是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同时受到宪法和法律的保护。宪法保护是最重要、最基本的保护。
所以,宪法和法律为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提供了法律的保障。 2、我国人权的含义及内容 ⑴人权是指公民的基本权利; ⑵我国人权的内容是十分广泛的: A人权首先是生存权和发展权;
B政治权利和自由以及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权利; B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是中国人民最根本的人权;
C人权既是一项公民个人的权利,也是一项集体的权利,其中包括国家的独立权和发展权 3、人权的特点: A广泛性:
①享受人权的主体是全体中国人民②享有人权范围是广泛的; B公平性: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包括任何公民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C真实性:我国人权的实现从制度、法律和物质上给予的保障。
政治常识第二轮复习教案- 14 -
4、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重要性
①享有充分的人权是现代社会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 ②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重要目标;
③反映了中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 ④有力地推进社会的进步和人权事业的发展;
⑤也为公民以国家主人翁地位参与政治生活提供了根本法律保障; 5、国家怎样尊重和保障人权?
①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是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同时受到宪法和法律的保护; ②中国政府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解决我国面临的人权问题; ③根据宪法制定了一批保护公民基本权利的法律,签署了一批保护公民权利的国际公约; ④把“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正式载入《宪法》,为人权保护提供了最重要、最基本的保护。
四、公民政治参与的途径和方式:
公民政治参与的途径和方式很多,主要有依法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
1、依法参与民主选举: A、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含义:
选举权是指公民按照自己的意愿,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选举产生各级国家权力机关代表和其他应由选举产生的国家公职人员的权利; 重要性: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最基本的政治权利,是人民当家作主行使管理国家权力的主要途径,也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 B、选举制度
(1)选举制度的内涵:
选举制度是规定公民与国家政权之间的关系,由公民通过选举国家权力机关代表和其他公职人员的方式而赋予国家政权合法性的一系列制度和规范; (2)决定和影响我国选举制度的因素有哪些? ①我国的选举制度是根据我国的国情制定的;
②选举制度从根本上来说受国家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的制约,受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发展水平的制约。
(3)我国选举制度的重要性:
①国家制定的选举制度,是公民参与选举的制度保证; ②选举制度是整个民主制度的基础;
(4)我国选举制度的不断完善表现在哪些方面?(了解)
实行差额选举,任何选民或代表有三人以上附署,既可推荐代表候选人,提高了选举的民主性;规定了对代表的监督和罢免程序;采用无记名投票与举手表决相结合的原则;保证少数民族人大带表选举民额,逐步提高妇女代表的比例;选举实行“一人一票”原则,每一位选民在一次选举只有一个投票权。 C公民参加选举:
(1)公民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条件: 18周岁、未剥夺政治权利 (2)选举的程序
依法登记 资格审查 编入选民民单 选举前20天公布 成为选民,才能参加选政治常识第二轮复习教案- 15 -
举;
(3)公民参加依法选举的重要性是什么?
①参加选举,是公民政治参与的基本途径和方式
②公民参加选举,才能维护自己的选举和被选举权,实现当家作主的权利 ③在参加选举的过程中,可以逐步增强选举意识,提高选举能力
④公民参加选举,是对国家和人民履行的重要政治责任,也是公民政治素养的重要体现 ⑤只有认真地参加选举,才能达到选举的预期目的 2、依法参与民主决策:
(1)国家怎样做到决策的正确、符合人民的利益 ? 科学(就是调查研究、实事求是) 民主(就是面向群众、听取意见) (2)二种形式
依法间接参与民主决策:公民通过人大代表,参与国家各项事物的决策,履行参与决策的重要职责
依法直接参与民主决策:是指公民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直接参与国家事物、社会事物的决策;
(3)公民依法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
①参加民主决策,是公民政治参与的重要途径和形式;
②保证公民对决策的参与权利,是实现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的必然要求;
③有助于决策者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和切实珍惜民力; ④有利于促进公众对决策的理解和认同,从而推动决策的实施; ⑤参与民主决策也锻炼了公民参与决策的能力,增强了政治责任感。
注意:我国实行了一些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具体制度,如:社情民意反映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政制度、专家咨询制度等等。 3、依法参与民主管理: (1)二种方式
依法直接参与民主管理:就是各种途径和形式,直接管理国家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社会事务;
依法间接参与民主管理:就是通过选出的代表参加管理: (2)了解公民直接参与管理的多样性41 4、依法参与民主监督: (1)监督方式: 监督机构的监督:
公众的直接监督:公众的直接监督是各种监督机构发挥监督作用的基础,所以监督中最重要的是公众的直接监督;
注意:在课本第四课123页中提到: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完整、全面的行政监督体系。它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监督;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的监督;群众通过法定渠道(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的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政府系统内部(监察、审计部门)的监督等多种形式。 (2)公民监督的必要性:
①参与民主监督,是公民政治参与的又一重要途径和方式;
②保证各级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正确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③确保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社会公仆性质; 公民政治参与的必备条件:
政治常识第二轮复习教案- 16 -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