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监测第四版部分课后习题答案解析
范文 范例 学习 指导
附能力较强的建筑物。交通密集区的采样点应设在距人行道边缘至少1.5m远处。(五)各采样点的设置条件要尽可能一致或标准化,使获得的监测数据具有可比性。(六)采样高度根据监测目的而定,研究大气污染对人体的危害,采样口应在离地面1.5~2m处;研究大气污染对植物或器物的影响,采样口高度应与植物或器物高度相近。连续采样理性监测采样口高度应距地面3~15m;若置于屋顶采样,采样口应与基础面有1.5m以上的相对高度,以减少扬尘的影响。特殊地形区可视实际情况选择采样高度。另外,根据相关规定,考虑采样点的树木和采样方法。
5、说明采样时间和采样频率对获得具有代表性的结果有何意义。
答:要获得具有代表性的结果,减少误差,就需要选择合适的采样时间和采样频 率。(1)选择合适的采样时间。在不存在周期性变异的情况下,可直接计算所需采集的样品总数,然后平均分配于整个监测期间。如存在一天的周期性变异,采样时间不能固定在某一时间上,应使得在不同时间上大致采集相同数目的样品。如存在周的周期性变异,采样时间不能固定在一周内某一天里,而应在每周的不同日子里大致采集相同数目的样品。这样分配采样的时间,才能使得到的总体平均水平的估计值不致产生严重的偏误。(2)选择采样频率。采样频率指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的采样次数。它和采样时间均根据监测目的、污染物分布特征及人力物力特征等因素决定。我国监测技术规范对大气污染例行监测规定了采样时间和采样频率。在《大气环境质量标准》中,要求测定日平均浓度和最大一次浓度。若采用人工采样测定,应满足下列要求:应在采样点受污染最严重的时期采样测定;最高日平均浓度全年至少监测20天;最大一次浓度样品不得少于25个。 每日监测次数不少于3次。
6、直接采样法和富集采样法各适用与什么情况?怎样提高溶液吸收法的采样效率?
答:当大气中的被测组分浓度较高,或者监测方法灵敏度高时,使用直接采样法采集少量气体即可满足监测分析要求。
空气中污染物浓度一般都比较低(10﹣9~10﹣6数量级),直接采样法往往不能满足分析方法检出限的要求,故需使用富集采样法对空气中的污染物进行浓缩,这类采样方法有溶液吸收法、填充柱阻留法、滤料阻留法、低温冷凝法、经典沉降法、扩散(或渗透)法及自然积集法等。
溶液吸收法的吸收效率主要取决于吸收速率和气样与洗手液的接触面积。欲提高吸收效率,必须根据被吸收污染物的性质选择效能好的吸收液。洗手液的选择原则是:①与被采集的污染物发生化学反应快或对其溶解度大。②污染物被洗手液吸收后,要有足够的稳定时间,以满足分析测定所需时间的要求。③污染物被吸收液吸收后,应有利于下一步分析测定,最好能直接用于测定。④吸收液毒性小、价格低、易于购买,最好能回收利用。增大被采气体与吸收液接触面积的有效措施是采用结构适宜的吸收管(瓶)。
7、说明空气采样器的基本组成部分和各部分的作用。影响采样效率的因素有哪些?
答:空气采样器主要由收集器、流量计和采样动力三部分组成。 收集器:采集空气中欲测污染物。
流量计:测定气体流量,为计算采气体积提供参数。 采样动力:抽气装置,为采样时气体的流动提供动力。
影响采样效率的因素有:①采样管(瓶)的选择②吸收液的吸收效率③抽气速率
word整理版
范文 范例 学习 指导
8、已知某采样点的气温为27℃,大气压力为100.00 KPa。用溶液吸收法采样测定空气中SO2日平均浓度,每隔4h采样一次,共采集6次,每次采集30min,采样流量0.5L/min。将6次气样的吸收液定容至50.00mL,取10mL测知含SO22.5μg,求该采样点空气在标准状况下SO2日平均浓度。
解:该条件下,日采样体积为6×30min×0.5L/min=90L,该体积样品中含SO2 的质量为2.5×5=12.5μg。
PV标况下,由?nR?常数得标况下的日采样体积为
T298.15100??90L?88.19L 300.15101.32512.5?10-3mg/m3?0.142mg/m3 故标准状况下,SO2的日平均浓度为?SO2??-388.19?10
word整理版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