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理学
又称为随意识记。
影响有意识记的因素有:对事物的态度,对事物意义的认识,和主体活动的目的、任务等。
识记分类二
根据识记材料的性质及识记者是否理解其意义,识记可以分为:
机械识记:根据材料的外在联系,采取多次重复的方式所进行的识记。即死记硬背。
意义识记:指在对事物理解的基础上,根据事物的内在联系,并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而进行的识记。又称为:理解记忆或逻辑记忆。
?QWRTYP ?SDFGHJKL ?ZXCVBNM
识记分类三
根据对识记材料的组织方式不同,识记可以分为:
整体识记:指以全部识记材料为对象,反复进行,直至达到熟记为止的识记。 部分识记:指将材料分成若干部分后逐一识记的方法。
影响两种方法采用的因素有:学习者的主体条件、学习的阶段、材料的性质以及材料的份量等。
识记分类四
根据识记时的时间安排,可把识记分为:
集中识记:指识记是在一段时间相对集中的重复进行。
分散识记:指将识记活动分为多次进行,在两次之间有一定的时间间隔。
在材料难度、数量、结构形式相近的情况下,分散识记的效果优于集中识记。 3、良好识记的条件
材料的性质和数量:形象性、难易程度、大小 大脑皮层的兴奋水平:生物钟
识记的目的和任务:任务明确、时间长久、具体要求
活动的任务和性质:识记对象与活动对象和结果一致程度 对材料的理解程度:
六、 保持和遗忘 1、概述:
1) 保持是人的知识、经验在头脑中的贮存过程。它是记忆过程的又一个环节。
请你准确读下面这些单词。记住,只通读一遍。
床 梦 毯子 打瞌睡 枕头 午觉 打鼾 垫子 闹钟 休息 睡觉
打盹 床单 床铺 小床 摇篮 头昏
2 )遗忘就是指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回忆或再认,或者错误回忆或再认。
请你看下面的词表,找出哪些是前面词表中出现过的“旧”词,哪些是第一次出现的“新”词。
沙发 睡眠 台灯 厨房 2、影响遗忘的因素
(1) 遗忘的进程------ 保持的进程
(2) 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 主观因素:学习态度 动机 学习方法
客观因素:材料在序列中的位置(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 时间
材料的性质:重要性、意义、形象性、程序性。 数量
过度学习:指达到一次完全正确背诵后仍继续学习。一般为刚刚能学好的次数或时间的 150%。
前摄抑制:先前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 倒摄抑制: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先前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 3、克服遗忘,增进记忆
?提高复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灵活运用记忆方法(直观形象法、图表法、谐音记忆法、归类比较法、联想法、歌诀法、
意义学习、尝试回忆、过度学习等)
?合理安排复习(及时复习、合理分配复习时间、复习方式多样化、多感官参与) ?注意排除前后材料的干扰
七 再认和回忆 1、再认 概念:
经验过的事物再度出现在眼前时能够确认出来的心理过程。是恢复经验的一种简单形式。
影响再认的条件
影响再认的条件
原有材料识记的巩固程度
当前呈现的材料同原来识记的材料的一致的程度。
当前事物呈现的环境与该事物在过去识记时所处环境的类似程度。
2、回忆
概念:经验过的事不在眼前时能够把它重新想起来的心理过程。
回忆的条件:
需要有一定的毅力和持久性,寻找有关线索。
需要机智和判断力,对回忆起来的有关材料,要分析判断,去伪存真。 要善于运用联想的方法。
联想:当我们收到一定刺激,就会由这个刺激引起我们对别的刺激的映像。联想是暂时神经联系的复活,是事物之间相互联系和关系的动态反映。其规律有: 接近联想:在时间和空间上相接近的事物所容易形成的联想。类似联想:凡在形式上和性质上相类似的事物所容易形成的联想。对比联想:凡是在性质上相同而特征相反的事物所容易形成的联想。因果联想:凡事物间的因果关系所容易形成的联想。 要充满信心,保持冷静。
第四节 想象 第三节 想象
一、想象的概念
人脑中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事物新形象的过程就是想象。
想象也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二、 想象的种类(一)
根据有无目的性,可以把想象分为:
无意想象:没有特定目的、不自觉的想象。梦是无意想象的一种极端形式 有意想象:有预定目的、自觉的想象。 梦
?梦是睡眠状态下出现的一种想象活动。睡眠状态时,大脑皮层产生一种弥散性抑制,使人的感知能力、运动能力、意识等逐渐减退或处于休止状态,但这种抑制往往是不均衡的,有些神经细胞还处于兴奋状态并导致梦境的出现。由于缺乏意识的控制与调节,被激活的表现形成了离奇的组合,从而产生了稀奇古怪的梦境。
?梦境多半在快速眼动睡眠时相中出现。但大量的梦呓、梦游和梦惊多发生在无快速眼动时
相,在这种状态下被唤醒时往往忘记了梦的内容。
?梦也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梦中的各种形象,都可以在现实中找到它的来源,所以,梦通常可以预报疾病。有时梦的内容是白天紧张的智力活动的再现或继续。 ?梦中的情绪往往是现实情绪的反映。 想象的种类(二)
按照想象的创造性程度的不同或根据想象在新颖性和独创性上的差异,可以把有意想象分为:
再造想象:根据语言的表述或实物的标志,在大脑中产生相应的事物形象的过程。
创造想象:根据一定的目的,在脑中独立地创造出事物新形象的过程。创造想象的形象是借助于不同的手段建立起来的,这些手段有黏合、强调、拟人化、典型化和夸张。
作业题:
一、名词解释:
感觉、知觉、记忆、 遗忘、表象 二、填空:
1、 “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这是因为感觉具有( ) 规律,迷彩服的颜色便于隐蔽是根据感觉的( )规律设计的,聋子能够通过看别人的口型而知道别人说了什么,这种现象说明了感觉之间的( )现象,当看到护士拿着针管在吸药水,就感到皮肤发冷、发紧,这反应了感觉的( )规律,纺织工人的辨色能力强于常人说明了( )对感受性的影响。
2、尽管某人在远处投到你视网膜上的影子明显小于近处的投影,但你不会认为他的个头发生了改变,这是因为知觉具有( )性;甲指着一棵苹果树对乙说:“你看,树上有一个蜂窝。”乙回答道:“冬天了,树上哪还有苹果?” 乙在知觉甲的话的错误是因为知觉的( )性;在看“少妇与老妇”的图片时,有人先看到了少妇,有人则看到了老妇,这种差异反应了知觉的( )性。
3、对概念的记忆属于( )记忆,短时记忆的时间一般为( ) ,容量为( ) ,过度学习是刚刚能记住的学习时间或次数的( )倍,梦是一种( )想象。
4、一首容易理解的古诗的识记用( )识记和( )识记较好,对于较长的内容较难的英语课文用( )识记和( )识记较好,在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中, ( )的效果较好。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