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连云港项目
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连云港市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能力提升方案的通知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各有关单位:
《连云港市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能力提升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连云港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5年3月16日
连云港市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能力提升方案
近年来,随着我市工业经济特别是医药和化工产业的加快发展,危险废物产生量持续增长,环境安全隐患较大。为推进全市危险废物库存和产生量的消化,加快提升全市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能力,结合全市危险废物产生和处置现状,制定本方案。 一、全市危险废物分布及处置现状
我市工业危险废物主要产生于医药和化工行业,区域主要集中在灌云县临港产业园、灌南县连云港化工产业园和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随着徐圩新区加快建设发展,徐圩新区将是我市危险废物另一个主要产生源。截至2014年底,我市建有1个医疗废物处置项目和2个工业危险废物焚烧项目,分别是位于灌云县临港产业区的光大环保(连云港)废弃物处理有限公司(医疗废物1650吨/年处置能力,工业危废7200吨/年处置能力)和位于灌
—1—
南县连云港化工产业园的连云港市赛科废料处置有限公司(9000吨/年工业危废处置能力)。受处置能力不足影响,目前全市尚有部分工业危险废物贮存在各企业厂内。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危废集中处置能力严重不足。我市现有2个工业危险废物焚烧企业,其中光大环保(连云港)废弃物处理有限公司工业危险废物处置设施老化;连云港市赛科废料处置有限公司全年实际仅能焚烧约0.6万吨危险废物。
(二)粗放发展带来突出环境问题。化工和医药是我市主导产业,也是危险废物产生情况复杂、数量众多的行业。部分企业粗放式发展及守法意识不足,导致全市危险废物产生量和贮存量增长较快,带来较为严重的安全隐患和环境问题。
(三)执法监管及处置难度较大。危险废物种类繁多、性质复杂,污染防治涉及多个领域,监管及查处难度较大,特别是委托外地处置的危险废物,在运输转移过程存在不确定的环境及安全风险。 三、提升全市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能力的总体思路
以加快建设全市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和推进规范运营为主要任务,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全市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和处置体系,努力形成危险废物处置长效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充分考虑危险废物现状和增长趋势,立足全市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实施可能性,适度超前,科学合理确定处置规模,分阶段实施,既满足当前又适应长远发展需求;全面推行危险废物的集中无害化处置,合理规划危险废物处置设施的空间布局和服务范围,在重点保障工业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置的前提下,兼顾发展综合利用,同步加强能力建设,尽快形成较完善的危险废物专业化处置队伍和监管体系。 四、项目建设目标任务
根据全市危险废物产生现状和我市经济发展增速情况,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危险废物减量化要求和趋势,预计2015-2016年,全市危险废物的产生量增长较快,2017-2019年,增长速度渐缓,2020年达到高峰并将逐渐趋于稳定,2020年以后,随着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将逐步呈现下降趋势。 (一)主要目标任务
2015年,全市新投运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项目2个,新增危废总处置能力总处置能力2.9万吨/年。其中新投运焚烧项目1个,新增焚烧能力
—2—
0.9万吨/年;新投运填埋项目1个,新增填埋能力2万吨/年。新建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项目5个,其中4个项目年底前完成主体工程,1个项目年底前开工。
2016年,全市新投运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项目5个,新增填埋能力6.505万吨/年。其中新投运焚烧项目3个,新增焚烧能力3.5万吨/年;新投运填埋项目2个,新增填埋能力2.88万吨/年;新增医疗废物处置能力0.125万吨/年。
至2016年底,全市建成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项目10个,总处置能力11.19万吨/年。其中工业危废焚烧项目6个,焚烧能力6.02万吨/年;工业危废填埋项目3个,填埋能力4.88万吨/年;医疗废物处置项目1个,处理能力0.29万吨/年。工业危险废物集中处置项目分布在灌云县临港产业园、灌南县连云港化工产业园、徐圩新区和板桥工业园区,负责接纳本县区及相邻县区的工业和社会源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处置项目位于灌云县临港产业园,负责处置全市医疗废弃物。部分企业自建焚烧炉,焚烧能力约2万吨/年。力争到2016年底,实现危险废物市内消化。 (二)建设计划安排 1.近期建设计划。
2015年,建设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项目7个,新增投资2.34亿元。其中工业危废焚烧项目4个,分别为连云港市赛科废料处置有限公司(二期)建成投运,丰益精细化学(连云港)有限公司废弃物焚烧项目、光大环保(连云港)废弃物处理有限公司二期项目及连云港市徐圩新区固危废处置中心(焚烧项目)一期项目完成主体工程;填埋项目3个,分别为光大环保(连云港)固废处置有限公司建成投运,连云港市徐圩新区固危废处置中心(填埋项目)一期工程完成主体工程,灌南县危险废物填埋场项目开工建设。光大环保(连云港)废弃物处理有限公司一期工业危废焚烧项目更新改造,并投入运行。
2016年,丰益精细化学(连云港)有限公司废弃物焚烧项目、光大环保(连云港)废弃物处理有限公司二期项目及连云港市徐圩新区固危废处置中心一期焚烧和填埋项目投入运行;灌南县危险废物填埋场项目具备投运条件,力争运营。其中光大环保(连云港)废弃物处理有限公司二期项目提升医疗废物处置能力至0.125万吨/年。全年新增投资4.07亿元。 2.中远期建设计划。
2017-2020年,在确保建成的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稳定运营基础上,技改一批技术先进、运行安全的危险废物集中处理设施。完成连云港市徐圩新区固危废处置中心焚烧和填埋项目二期工程,新增工业危废焚烧能力1.41万吨/年,工业危废填埋能力0.88万吨/年,新增投资2.03亿元。连云
—3—
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和赣榆区应充分预留环保基础设施发展用地,根据实际发展需要,适时规划建设危废集中处置项目。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推动。各县区、市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明确工作责任,加快推进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建设,在立项、资金、用地和规划等方面予以支持,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的问题,确保项目顺利推进,如期建成运行。
(二)严格项目管理。根据国家有关危险废物处置项目的设计标准和规范要求,严格项目管理,科学选址、论证、决策,完善项目建设手续,尽快具备开工条件。要加强工程建设组织领导,精心管理和施工,努力打造优质工程。
(三)创新体制机制。鼓励各县区、各开发园区特别是徐圩新区石化产业基地,积极推进园区项目自身循环利用以及加快发展静脉园区综合利用产业,对固体废物实行充分回收和合理利用,大力培育循环经济,力争在园区内实现循环利用。进一步拓宽筹资渠道,项目建设资金主要采取申请上级补助、当地财政环保引导资金、吸引社会资金和企业自筹相结合的方式筹措。积极推行市场化运营模式,引进和培育专业化运营公司。进一步完善危险废物处置收费制度,积极探索分类核定危险废物处置收费标准,促进危险废物处置行业健康发展。
(四)加强执法监管。全面开展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专项整治,督促企业规范管理危险废物,严厉打击非法经营和处置行为。强化源头管控,严格新建项目准入,对未落实危险废物无害化利用处置的建设项目坚决不予许可建设。 附件:1.连云港市危废处置项目建设目标任务表 2.相关情况说明
附件下载:附件.doc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