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8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检测)专题二 古代诗歌鉴赏
没有必要为此伤脑筋费心思;就算是遇到了挫折,有了好心情,生活依然可以充满诗意。下阕忆往昔温情,想象沿途有美景与友人为伴,清丽明朗。词人的送别不同于一般的送别:不做悲戚忧伤之态,不抒哀怨缠绵之情。
答案:①上阕劝慰祐之看淡名利荣辱,秋饮美酒,夜吟佳句,人生态度淡泊旷达,不因失意而哀伤。②下阕前两句回忆往事,小窗风雨、对床夜谈的温馨和深情冲淡了离愁,情真而不流于感伤,清丽洒脱。③最后三句写祐之虽独自上路,但有明媚的山水千里相伴,不会因旅途孤独寂寞而哀伤。(每点2分)
7.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11分)
东湖新竹
陆 游
插棘编箩谨护持,养成寒碧映沦漪。 清风掠地秋先到,赤日行天午不知。 解箨时闻声簌簌,放梢初见叶离离。 官闲我欲频来此,枕簟仍教到处随。
(1)诗歌的中间两联使用了什么手法来描写竹子?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解析:结合诗题“新竹”可知,颔、颈两联竹已长成,应为想象之景,是虚写。颔联上句“清风掠地秋先到”,通过“风”来反映竹梢的敏感和迎风摇曳的情景,“秋先到”三字,十分准确、生动,把“新竹”纤枝因风而动的特点形象地烘托出来。下句“赤日行天午不知”,通过“光”来
反映它的绿荫萋萋、一片苍翠的景象。以“风”与“光”写竹,为侧面描写。颈联两句中“声簌簌”“叶离离”,用动静结合的手法,形象逼真地描画出新竹成长过程中的特点,读后使人如见如闻。
答案:①虚写。颈、颔两联都是描写想象中的新竹长大之后的情景。②侧面描写。颔联是侧面描写,上句以风写竹,下句以日写竹。③动静结合。颈联上句描写新竹生长的动作,是动态描写;下句写竹子的影子,是静态描写。作者使用动静结合的手法,形象逼真地描画出新竹成长过程中的特点,读后使人如见如闻。(每点2分)
(2)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5分)
解析:尾联两句抒情,写作者对竹林的喜爱,希望“官闲”,能经常到此赏竹、“枕簟”。也写出诗人对像竹子一样高洁品格的追求。
答案:诗人在尾联写道,将来辞官归乡后,将会经常到竹林来,带上枕垫竹席,仰卧其间,逍遥自在。(2分)诗歌的尾联卒章显志,写出诗人美好的愿望,表现出诗人对竹子的喜爱之情和对高洁品格的追求。 (3分)
8.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8分)
访 秋①
李商隐
酒薄吹还醒,楼危望已穷。 江皋当落日,帆席见归风。 烟带龙潭白,霞分鸟道红。
殷勤报秋意,只是有丹枫。
【注】 ①此诗为诗人客居桂林所作。
(1)颈联与尾联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解析:颈联“烟带龙潭白,霞分鸟道红”,是说渐起的暮霭,有如轻纱般地笼罩在龙潭上,潭水一片银白;余霞照在只有鸟儿才能飞过的高峻的山上,山山岭岭被映成一片红色。白与红,色彩对比鲜明。尾联,只有丹枫殷勤报秋,结合颔联以及注释,可知诗人此时心情是忧伤的,旅居异域,看归帆,看落日,思乡之情尽在其中。
答案:①色彩(视觉)描写:烟白、霞红,秋色正丽,色彩对比鲜明。(2分)②寓情于景:诗人危楼远眺,寻找桂林秋意,字里行间寄寓着异域思乡之情。(2分)
(2)这首诗是如何表现“访秋”之“访”的?请作简要分析。(4分)
解析:首联写缘何访秋,“酒薄吹还醒,楼危望已穷”。诗人万里投荒,愁思难已,于是借酒浇愁,谁知酒味淡薄,无法浇灭那心中熊熊燃烧的思家之火,愁思反而愈加沉重。他登上高楼遥望北方的家乡,西风吹来,酒意全消,而放眼望去,故园杳不可见,心情更加郁闷。中间两联写访秋过程,就是诗人望中所见,而见中又寓所感。诗人所访的落日归帆的景象,非为秋之独有。“殷勤报秋意,只是有丹枫”回应题目“访秋”,写终于访得“秋”。
答案:诗人将“访秋”写得一波三折。(1分)①首联:薄醉思乡,高楼望秋。
秋天当归而未归,欲借异乡访秋自我安慰。(1分)②颔联、颈联:南方秋意难访,徒增羁旅惆怅。异乡落日、归帆、烟白、霞红,虽然所见皆爽朗之景,却又非秋独有。(1分)③尾联:终于访得秋意,聊慰苦苦乡思。唯有“丹枫”怜我,以一树火红,报我真正秋意。(1分) 9.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11分)
南柯子 丁酉清明
黄 昇
天上传新火,人间试衣。定巢新燕觅香泥。不为绣帘朱户说相思。 侧帽吹飞絮,凭栏送落晖。粉痕销淡锦书稀。怕见山南山北子规啼。 (1)有人说这首词除最后一句外均未直言情恨,却句句情满恨溢。你是否同意这一评价?请结合作品谈谈你的看法。(6分)
解析:结合关键词“说相思”“锦书稀”“子规啼”(不如归去)可知,词中所言情恨为离情别恨。“天上传新火,人间试衣”写时序变换,言漂泊很久,离恨久矣,意在言外。“定巢新燕觅香泥”所说的“新”“香”,层层点染出春天之美好,反衬出在家居住的空守闺阁,漂泊的人却有家不得归,离恨不言而喻。“侧帽吹飞絮,凭栏送落晖”一句,写飞絮,从游子一方感叹春将暮矣;写落晖,从闺中人一方悲叹太阳又西下。有家归不得之悲怆,直透出词面。 “粉痕销淡锦书稀”,说的是闺中人从前寄来的书信,上有泪痕,今已消淡,则是因为藏之已久;更言书信之稀,并且不能再得。其中久别信断之事,长念不已之情,真实可现。
答案:同意。写清明复至,以时序变换突出漂泊之久,离恨之长;新燕栖旧巢,飞衔香泥,欢忙美好景象反衬人之离别;佳人空守闺阁,游子有家难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