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重庆市2017届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化学试卷(含解析)
A. B. C. D.
【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分析】根据原子结构中,对于一个原子,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对于阴离子,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阳离子,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进行解答
【解答】解:A、质子数=9,核外电子数=10,为阴离子,正确; B、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0,为原子,故错误; C、质子数=11>核外电子数=10,为阳离子,故错误; D、质子数=12>核外电子数=10,为阳离子,故错误; 故选:A.
11.宇宙飞船内,用含氢氧化锂的过滤网除去宇航员呼出的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LiOH+CO2═Li2CO3+X.则X的化学式为( ) A.H2
B.H2O C.O2
D.H2O2
【考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分析】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与原子数目不变; 再结合化学方程式2LiOH+CO2═Li2CO3+X,可求的X的化学式.
【解答】解:由题意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LiOH+CO2═Li2CO3+X.再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意义,反应前:锂离子2个、氧原子4个、氢原子2个、碳原子1个;反应后:Li2CO3锂离子2个、氧原子3个、碳原子1个;可知1个X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故X的化学式为H2O. 故选:B.
12.在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关于此反应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
物质 反应前质量/g 反应后质量/g A.m的值是1
B.甲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甲 1 m 乙 20 29 丙 15 0 丁 2 8 D.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是29:8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分析】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根据反应前的质量=反应后的质量,可求m的质量;根据质量反应前后的变化,可推测反应类型;可推测化学反应中个物质的质量比.
【解答】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根据反应前的质量=反应后的质量,则1+20+15+2=m+29+0+8,则m=1克;则甲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丙的质量减小为反应物,乙、丁的质量增加,为生成物;则此反应为分解反应.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为(29﹣20):(8﹣2)=3:2. 故选D.
13.如图是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从图中获得的有关信息不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都没有改变 B.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分解反应
C.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为原子,但原子不能再分 D.反应前是混合物,反应后是纯净物
【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分解反应及其应用.
【分析】根据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由微粒的变化分析分子、原子的变化;由反应物、生成物的微观构成,分析物质的类别及种类,由反应的特点分析反应的基本类型.
【解答】解:A、由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对比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都没有改变.故A正确; B、由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可知,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故B不正确; C、由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对比反应前后微粒的变化可知,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为原子,但原子不能再分.故C正确;
D、由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可知,反应物是两种,属于混合物;生成物是一种,属于纯净物.故D正确. 故选B.
14.《中学生守则》中明确规定:中学生不能吸烟.其原因之一是香烟燃烧时放出多种有毒物质和有害气体,其中元素间的质量比是3:4的物质是( ) A.CO B.CO2 C.NO D.SO2 【考点】元素质量比的计算.
【分析】根据各元素质量比=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计算解答即可. 【解答】解:A、CO中C与O质量比为12:16=3:4,故选项正确. B、CO2中C与O质量比为12:(16×2)=3:11,故选项错误. C、NO中N与O质量比为14:16=7:8,故选项错误. D、SO2中S与O质量比为32:(16×2)=1:1,故选项错误. 故选:A.
15.下列关于“2”的含义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 A.Zn2+中的“2+”表示锌离子带有2个单位的正电荷 B.2NO中的“2”表示2个一氧化氮分子
C.如H2O中的“2”表示一个水分子中含有二个氢元素 D.Al2(
)3中化学式上方的“﹣2”表示3个硫酸根的化合价为﹣2价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分析】A、根据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进行分析解答;
B、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进行解答; C、根据标在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个数,进行解答;
D、根据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进行解答.
【解答】解:A、Zn2+中的“2+”表示一个锌离子带有2个单位的正电荷,故A错误;
B、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2NO中的“2”表示2个一氧化氮分子,故B正确;
C、根据标在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个数,H2O中的“2”表示一个水分子中含有二个氢原子,故C错误;
D、﹣2表示的是硫酸根的化合价,而不是三个硫酸根的化合价,其描述法不对,故D错误. 故选B.
16.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在试管中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固体,随着反应的发生,纵坐标表示的是( )
A.高锰酸钾的质量 B.氧气的质量 C.锰元素的质量分数 D.固体物质的质量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分析】首先必须确定该图象的纵坐标反映的量是先下降后不变,据此对选项进行分析即可;
【解答】解:A、加热高锰酸钾会生成氧气,同时固体的量会不断变小直至反应结束,高锰酸钾的质量变为零,固体为锰酸钾和二氧化锰质量不会发生变化,该量的变化与图象不相符;
B、加热高锰酸钾会生成氧气,氧气的量应该是先上升而后不变,所以该图象不能反映此变化;
C、锰元素的质量在反应前后无变化,但反应的固体质量不断变小,所以锰的质量分数会不断的变大,所以该图象不能反映此变化;
D、加热高锰酸钾会生成氧气、锰酸钾和二氧化锰,所以随着加热的不断进行固体的质量不断减小,直至反应结束后只剩下锰酸钾与二氧化锰,该量的变化与图象相符; 故选D.
二、填空(本大题包括6个小题,共20分) 17.用化学用语表示:
(1)3个二氧化硫分子 3SO2 ; (2)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显+3价 (3)硝酸铵 NH4NO3 .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解答】解:(1)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3个二氧化硫分子可表示为:3SO2;
(2)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
23
O ;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