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8-2019学年河南省安阳市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
2018-2019学年河南省安阳市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
副标题
题号 得分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3小题,共26.0分) 1. 下列四个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米酿酒 B. 纸燃烧 C. 蜡熔化 2. 下列符号能表示2个氯分子的是( )
A. Cl2 B. 2Cl2 C. 2Cl 3.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D. 铁生锈 D. 2Cl-
D. 净化后的空气 D. 木炭
A. 生铁 A. 硫
B. 汽水 B. 镁条
C. 冰水共存物 C. 铁丝
4. 下列物质在氧气里燃烧,生成物为白色固体的是( )
5. 下列各组元素中,元素符号的第一个字母不相同的一组是( )
A. 锰、钛 B. 氩、金 C. 铅、铂 D. 氦、汞 6. 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 熄灭酒精灯
B. 闻药品气味
C. 读液体体积
D.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水变成水蒸气说明分子可以再分 B. 八月丹桂飘香,说明分子在不停运动
C. 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D. 4000L氧气能压缩在40L的钢瓶中,说明分子的体积变小
8. 1869 年门捷列夫编制了元素周期表。硫元素也排列其中,其化合价分别为-2、0、
+4、+6 价,依次对应的化学式错误的是( ) A. H2S B. S C. SO2 D. H2SO3
9. 抗癌新药“西达本胺”的化学式为C22H19FN4O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一个“西达本胺”分子中含有一个氧分子
B. “西达本胺”由C、H、F、N、O五种原子构成
第1页,共18页
C. “西达本胺”中氢元素、氟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同
D. “西达本胺”中C、H、F、N、O元素的质量比为22:19:1:4:2
10. 硅是信息技术的关键材料。如图为硅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
A. 硅属于稀有气体元素 B. 图中n的值为8
C. 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 D. 硅元素位于第三周期
11. 下列区分物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
A. 用带火星的木条区分氧气和氮气
B. 用加水的方法区分生石灰和石灰石 C. 用灼烧的方法来鉴别黄铜和黄金
D. 通过燃烧火焰的颜色鉴别氢气和甲烷
12. 有X、Y、Z三种金属片,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Z表面有气泡产生,Y没有明显
现象;X放入ZCln溶液,没有明显现象。判断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 X>Y>Z B. Z>X>Y C. X>Z>Y D. Y>X>Z 13. 氢化钙能与水反应:CaH2+2H2O=X+2H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X为CaCO3 B.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 CaH2可用作氢气发生剂 D. CaH2可用作气体干燥剂 二、双选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
14. 有Mg、Fe、Zn的混合物共7.2g,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H2的质量可能是( )
A. 0.2g B. 0.4g C. 0.6g D. 0.8g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32.0分)
15. 固体酒精中主要成分的化学式是______;用高压水枪灭火所依据的灭火原理是
______。
16. 铜丝作导线是利用了其良好的______性;铁制品锈蚀的过程,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
的______同时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铝制品耐腐蚀是因其表面生成了致密的氧化铝薄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17. 实验室过滤时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和______。常用______来区分硬水和软
水,用活性炭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是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__性。 18. 甲、乙、丙三种物质均含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甲、乙是组成元
素完全相同 的化合物,丙是单质;乙通常为液体,在一定条件下可分解生成丙;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经略去).则:
甲的化学式为______;乙分解生成丙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从微观的角度解释甲、乙性质有差异的原因是______。
19. CO在高温下还原Fe2O3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在该实验中常用澄清的石灰水检
验反应生成的气体,其原理用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______;实验装置后端常放置一个燃着的酒精灯,其作用是______。
20. 碱式碳酸铜[化学式:Cu2(OH)2CO3]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充分加热36g含氧化铜的碱式碳酸铜固体,若反应前后固体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之比为3:4,则该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之和为______g。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第2页,共18页
21. 称取10g石灰石(杂质不参加反应),加入10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
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106.7g(气体的溶解忽略不计)。计算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40.0分) 22. 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
(1)氢气作为新能源有什么优点?(任写一个) (2)写出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3. 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1)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没有变化的元素是什么元素? (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4. 将一定量的Zn投入到AgNO3、Cu(NO3)2和Mg(NO3)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
应后过滤。
(1)写出一定发生的反应方程式;
(2)若所得滤液呈无色,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金属阳离子是什么?滤渣中一定含有的金属单质是什么?
25. 用下图所示实验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
(1)A~D中,可不做的实验是哪个? (2)设计B、D的目的是什么?
(3)能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O2的实验现象是什么? 26. 如图1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
(1)写出一个用A装置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检验一瓶无色气体是O2的方法是______,
则证明该瓶中的气体为O2。
(2)制取CO2、O2、H2的发生装置都可选择B.试从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等方面总结满足B装置要求的一般条件有哪些? (3)请简述图2装置中实验现象产生的原因。
(4)用试管采用排空气法收集H2,请在C处方框中画出装置图(只画试管和导气管)。
第3页,共18页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
解:A、米酿酒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错;
B、纸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错; C、蜡熔化是由固态变为液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故正确; D、铁生锈生成了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的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错; 故选:C。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为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答案】B
【解析】
解:A、Cl2可表示1个氯分子,故选项错误。
B、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2Cl2可表示2个氯分子,故选项正确。 C、2Cl可表示2个氯原子,故选项错误。 D、2Cl-可表示2个氯离子,故选项错误。 故选:B。
根据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用语(原子符号、分子符号、离子符号等)的书写方法与含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3.【答案】C
【解析】
第4页,共18页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