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山东省潍坊市2018届高考理综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
26.(14分)钢材在社会发展中应用广泛。为研究某种碳素钢(含少量碳和硫)的成分,科研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
称取碳素钢(已除表面氧化物)24.0g放人耐高温反应管中与O2反应,除去未反应的O2,收集到干燥混合气体X 1.12L(已折算成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1)科研小组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检验混合气体X的组成。
①装置B中的试剂是 ,装置C的作用是 。 ②若观察到 (填实验现象),证明X中含有CO。
(2)反应后,耐高温反应管内固体中除含有Fe之外,还可能含有Fe。要确定其中的Fe,可选用 (填序号)。
a.KSCN溶液和氯水 b.KSCN溶液和铁粉 c.稀盐酸和K3[Fe(CN)6]溶液 d.稀H2SO4和KMnO4溶液
(3)科研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部分)测定SO2的体积分数,并计算碳素钢的含碳量。将气体X缓慢通过实验装置,当观察到 (填实验现象)时,停止通气,此时气体流量仪显示的流量为112mL(已换算成标准状况)。则气体X中SO2的体积分数为 ,碳素钢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保留1位小数)。
3+
2+
2+
27.(14分)NaBiO3可作为测定锰的氧化剂,Bi2O3在电子行业有着广泛应用,可利用浮选过的辉铋矿(主要成分是Bi2S3,还含少量SiO2等杂质)来制备,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NaBiO3难溶于水。 回答下列问题
(1)溶液Ⅰ中主要成分为BiCl3、FeCl2,则滤渣Ⅰ的主要成分是 (写化学式)。 (2)海绵铋与盐酸、H2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9 -
(3)向溶液Ⅲ中加入NaOH和NaClO发生反应的离于方程式是 ,从反应后的混合体系中获得纯净NaBiO3,操作Ⅱ包括 。
(4)一定温度下,向氨水中通入CO2,得到 (NH4)2CO3、NH4HCO3等物质,溶液中各种微
?粒的物质的量分数与pH的关系如图所示。随着CO2的通入,溶液中c(OH)将
c(NH3H2O)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pH=9时,溶液中c(NH4)+c(H)= (用离子浓度表示)。
++
(5)取所得NaBiO3样品2.0g,加入稀硫酸和MnSO4溶液使其完全溶解,然后用新配制的0.5mol/LFeSO4溶液滴定生成的MnO4,滴定完成后消耗22.00mLFeSO4溶液。则该样品中NaBiO3纯度为 。
28.(15分)氢能是发展中的新能源,它的利用包括氢的制备、应用等环节。回答下列问题: (1)氢气的制备
以太阳能为热源,热化学硫碘循环分解水是一种高效、无污染的制氢方法。其反应过程如右图所示。反应Ⅱ包含两步反应:
①H2SO4(1)=SO3(g)+H2O(g) ΔH=177kJ/mol
-1
-
②2SO3(g)=2SO2(g)+O2(g) △H=196kJ/mol
-1
写出反应Ⅱ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2)氢气的应用
CO2加氢制备甲酸(HCOOH)可用于回收利用CO2。温度为T1时,将等物质的量的CO2和H2充入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CO2(g)+H2(g)
HCOOH(g) △H,化学平衡常数K=1
实验测得:v正=k正·c(CO2)·c(H2), v逆=k逆·c(HCOOH),k正、k逆为速率常数。 ①当CO2的转化率为33.3%时,HCOOH的体积分数为 (保留整数)。
②T1时,k逆= (用k正表示)。当升高温度至T2时,k逆=0.9k正,则△H 0(填“>”、“<\
③采用电还原法也可将CO2转化为甲酸根,用Sn为阴极、Pt为阳极,KHCO3溶液为电解液进行电解。CO2应通入 区(填“阳极”或“阴极”),其电极反应式为
- 10 -
④可用NaHCO3代替CO2作为碳源加氢制备甲酸。向反应器中加入NaHCO3水溶液、A1粉、Cu粉,在300℃下反应。NaHCO3用量一定时,Al、Cu的用量对碳转化量影响结果如图。由图可知,曲线d相对其它三条曲线碳转化量变化不大的主要原因是 ,当碳转化量为30%时所采用的实验条件是 。
29.(11分)学校科研小组在晴朗的白天对某湖泊进行了研究:取6个透明玻璃瓶编号为1~6号,分别从同一取样点水深为1~6米处取水样后密封,测其溶氧量如图甲所示;另取一透明玻璃瓶(编号7),从该取样点某深度水层取水样后密封,每间隔2小时(h)测其CO2浓度如图乙所示。假如环境温度不变,细胞呼吸强度恒定。请据图回答:
(1)经鉴定,1~6号瓶中均含有绿藻和蓝藻。与绿藻相比,蓝藻不含叶绿体,它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分析出现图甲测定结果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乙中4~6h与8~10h时间段内,水样中CO2浓度各自保持稳定,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分析这两个时间段7号瓶所处环境条件发生的变化是:后者比前者__________________。
(4)若夜晚在该取样点的水深6米处取样,水样中生物种类与6号瓶相比_________(填“增多”、“减少”或“基本不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9分)下丘脑在人体生命活动调节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请回答相关问题:
(1)当人一次性失水过多时,下丘脑细胞通过___________方式分泌的神经递质使相关细胞的膜电位产生__________的变化,最终将兴奋传递到大脑皮层产生渴觉。
(2)当人体血糖浓度偏高时,下丘脑某区域能够促进胰岛素的分泌,使组织细胞_________,从而使血糖浓度降低。此时胰岛素的靶细胞为________________。
(3)在寒冷条件朝激下,下丘脑能够促进____________激素的分泌,使人体产热增加。该过程的调节方式是____________。
(4)下丘脑和垂体功能衰退会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说明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存在
- 11 -
__________(填“分级”或“反馈”)调节。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Graves氏病)是机体产生了针对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的抗体所致,则该病是一种_____________病。
31.(9分)长江流域是我国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之间冲突最激烈的地区之一,最近被列为生态大保护的重点区域。请回答:
(1)长江中的胭脂鱼曾经由于人为滥捕导致数量下降,为调查该鱼种群的恢复状况,一般采用___________法。调查时需要避开其繁殖期,目的是____________。某学习小组多次调查发现,得到的种群密度数值总是比真实值偏低,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峡水库完成蓄水后,与上游水体相比,库区中有机污染物的含量大大降低,氮磷等无机物的含量有所上升。请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该过程发生的主要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科学家的评估结果显示,单位面积的湿地生态系统价值远高于农田、草地等陆地生态系统,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10分)某雌雄异株植物(性别决定为XY型)的叶型有宽叶和窄叶之分,由两对基因决定。科研人员用两株窄叶植株进行杂交,F1全是宽叶,F1杂交,所得F2中宽叶植株与窄叶植株的比例为9:7。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叶型这对性状中,显性性状为__________。两株亲本的基因型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
(2)初步研究发现,决定该植物叶型的两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情况有三种:①两对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②一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另一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③两对基因都位于X染色体上。根据以上杂交实验的数据,可排除第____________(填数字)种情况;若要得到明确的结论,还需对F2的性状做进一步数据分析,请简要写出数据分析方案及相应结论。 (二)选考题:共45分。请考生从2道物理题、2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3.【物理—选修3~3】
(1)(5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得2分, 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一定质量的气体等压膨胀可能放出热量
B.锋利的玻璃断口放在火焰上烧熔后变得光滑表明玻璃在液体状态时存在表面张力 C.当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平衡时,物体的内能一定最小
D.水银在玻璃管中发生不浸润现象时附着层内分子表现为引力作用 E.饱和汽压是指空气中水蒸气的分气压,与其他气体的压强无关
(2)(10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初态的压强、温度、体积分别为P1、T1和V1,经历热学过程后,末态的压强、温度、体积分别为P2、T2和V2,请根据气体实验定律推导P1、T1、V1与P2、T2、V2之间的关系。
34.【物理—选修3~4】(15分)
(1)(5分)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甲图为t=0时刻的波动图象,乙图为质点P的振动图象,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_________(填正确答案序号。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
- 12 -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