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广东省汕头市达濠华侨中学东厦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含解析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联考
高一历史试卷
本试卷分两部分,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座位号、试室号、考生号分别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考生号填涂在答题卡上。
2.第一部分单项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卷前必须先填好答题纸的密封线内各项内容。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8分)
1.王国维认为,商代的权力继承“以弟及为主,而以子继辅之,无弟然后传子”,结果造成“商王中丁以后九世之乱”。西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完善了 A. 禅让制 B. 皇帝制 C. 分封制 D. 宗法制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商代权力继承混乱,最终导致王朝内斗严重。西周为了解决权力分配问题,实行宗法制,确立嫡长子继承制,进而稳定了统治,D选项符合题意。禅让制属于原始社会部落联盟时期的政治制度,A选项排除。皇帝制是秦始皇首创,B选项排除。分封制是西周的地方行政制度,C选项排除。
【点睛】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度最基本的一项原则,即王位和财产必须由嫡长子继承,嫡长子是嫡妻(正妻)所生的长子,嫡长子继承制保障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2.秦汉时期,御史大夫在行使行政权时,主要以典章制度为依据,为丞相提供施政建议。这说明秦汉时期的御史大夫
A. 削弱了丞相的权力 B. 未被赋予监察百官之权 C. 协助丞相处理朝政 D. 行使权力时受丞相制约 【答案】C 【解析】
根据“御史大夫在行使行政权时,主要以典章制度为依据,为丞相提供施政建议”可知,御史大夫是协助丞相处理朝政,为丞相提供施政建议,故C正确;材料反映御史大夫为丞相提供施政建议,无法体现削弱丞相的权力,A错误;御史大夫具有监察百官之权,B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无法体现御史大夫的权力受丞相制约,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御史大夫在行使行政权时,主要以典章制度为依据,为丞相提供施政建议”,紧扣关键信息并联系所学秦汉的政治制度分析解答。
3.据统计,魏晋南北朝时期官绅的墓志多数署郡望(世家大族的籍贯族源地),而唐代官绅墓葬中,80%的墓志署名只写官衔,仅有8%的以郡望署名。出现这种变化表明 A. 民族融合淡化了族群间的差异 B. 唐代旧的门阀政治逐渐走向衰落 C. 宗法制是维持家族郡望的关键 D. 唐代由门第社会向平民社会转变 【答案】B 【解析】
材料信息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官绅的墓志多数署郡望,而唐代官绅墓葬中较少以郡望署名。这说明唐代的门阀士族势力逐渐衰落,故B项正确;材料和民族融合无关,故A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出宗法制和家族郡望的关系,故C项错误;宋代由门第社会向平民社会转变,故D项错误。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简化材料信息,本题材料可简化为;魏晋南北朝时期官绅的墓志多数署郡望,而唐代官绅
墓葬中较少以郡望署名。由此结合所学知识排除即可。
4.唐代科举制规定:士子无论贫富,只要有志于报效朝廷,都可以“怀牒自列于州县”。这一规定的影响是 A. 加强了中央集权 B. 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 C. 降低了做官标准 D. 确保了选官制度的公平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只要有志于报效朝廷,都可以“怀牒自列于州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扩大了官吏的选拔范围,B选项符合题意。中央集权体现的是中央和地方的矛盾,材料未体现,A选项排除。科举制的标准是考试成绩,C选项排除。科举制体现了公平、公正,但是与材料无关,D选项排除。
5.贞观时期被后世称道的原因在于制度设计上为君臣共治的实现提供了许多条件,这种制度设计是 A. 科举制 B. 节度使制度 C. 三省六部制 D. 贵族制 【答案】C 【解析】
【详解】三省六部制属于中央官制,三省分工协作,大权独揽于皇帝,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君臣共治”,故选C;A是选官制度,B是地方管理制度,排除;贵族制指国家由贵族掌握国家政权的制度,排除D。
6.明朝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夫之曾评价某一制度时说:“……,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这里评价的制度是 A. 宗法制 B. 皇帝制度 C. 郡县制
D. 三公九卿制 【答案】C 【解析】
“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古今上下皆安之”说明是秦朝时期推行郡县制,故C项正确;宗法制不属于地方制度,故A项错误;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均属于中央管理制度,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和D项。
7.清人评价军机处:“军国大计,罔不总揽……盖隐然执政之府实。”这样说是因为 A. 军机处是传达皇帝决策的机构 B. 军机大臣大权独揽
C. 军机处实际上行使宰相的权力 D. 军机大臣有决策权 【答案】A 【解析】
军机处主要职责,参与皇帝决策然后上传下达,“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说明这一现象,故A项正确;军机大臣只是皇帝助理机构,只是参与决策,并无决策权;军机处不同于宰相,没有正式官位,也不能大权独揽,故B、C和D均错误,排除。 点睛:
8.菲洛科罗斯曾描述:“广场的周围围起了栅栏,留出了十个入口,以让公民按照部落进入广场,公民将写有被放逐者名字的陶片放在一起,九位执政官和五百人会议监督整个投票过程。”由此可见陶片放逐法 A. 保证了投票时有良好的秩序 B. 确保了雅典公民权利的平等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