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二章概念
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学习
第二章 概念
第一节 概念的概述
一、什么是概念
概念是反映思维对象及其特有属性的思维形态。 1、思维对象及其特有属性
一切客观事物都可以是人类认识和思维的对象,我们称之为思维对象。 概念是通过反映思维对象的特有属性来反映思维对象的。事物的属性包括事物的性质及事物的关系两方面。
事物的属性有的是特有属性,有的是共有属性。事物的特有属性是指为一类事物所独有而别类事物所不具有的属性。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在特有属性中,有些是本质属性,有些是非本质属性。本质属性是决定一事物之所以成为该事物而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属性。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本质属性 特有属性 非本质属性
属性
共有属性
2、概念的形成和发展
概念是思维的“细胞”,概念的形成是一个由感性到理性、从个别到一般,从局部到整体不断深化的认识过程。在这个认识过程中,运用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逻辑方法,逐步舍掉具体的、现象的、感性的东西,最后只剩下一般的、本质的、理性的东西。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概念形成之后不是固定不变的。首先,概念是要随着人的认识活动的深入而不断发展变化的。其次,客观事物本身的发展变化也引起概念的发展变化。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3、概念的作用
①概念是基本的思维形态之一,是构成思维的最小单位。离开概念,不能形成命题,更不能进行推理。
1 / 9
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学习
②概念是科学思维的总结。 二、概念和语词
1、概念与语词的密切联系
概念是语词的思想内容,语词是概念的语言表达形式,物质外壳,物质载体。概念这种思维形式要保存下来,必须借助于有声有形的语词。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2、概念与语词的区别
①概念要用语词表达,但并非所有语词都表达概念。 ②同一概念可以用不同的语词来表达。 ③同一语词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 ④二者分属于不同的学科领域研究。
第二节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一、什么是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1、概念的内涵
概念的内涵就是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 2、概念的外延
概念的外延就是对思维对象分子范围的反映,即通常所谓概念的适用范围。 3、关于虚概念
虚概念也称空概念,是反映空类的概念。 二、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之间的反变关系
概念的内涵有多少之分,外延有大小之分。两者之间是相互制约的,一个概念的内涵增加,
概念的外延也就缩小;反之,一个概念的内涵减少,概念的外延也就扩大。反过来,一个概念的外延扩大,它的内涵就减少;一个概念的外延缩小,它的内涵也就增加。这就是概念内涵与外延之间的反变关系。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之间的反变关系只适用于具有属种关系或种属关系的概念,不适用于其
他关系的概念。
什么是属种关系?如果概念a的外延包括了概念b的全部外延,而概念b的全部外延仅构成了概念a外延的一部分,那么概念a与概念b的外延关系就称为属种关系。概念a为属概念,概念b为种概念。(属种概念具有相对性)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2 / 9
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学习
三、使用概念要明确
所使用的概念是什么,外延是哪些要明确。概念的内涵不明确,或者外延不明确,都是概
念不明确。
第三节概念的种类
一、单独概念和普遍概念 1、单独概念
单独概念是反映一个对象的概念。单独概念的外延为一。 2、普遍概念
普遍概念是反映某一类对象的概念。普遍概念的外延为两个以上。
二、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 1、集合概念
集合概念是反映集合体的概念。集合体是指同一类的若干个别对象组成的统一整体。
2、非集合概念
非集合概念是指不反映集合体的概念。
由于语言环境的不同,同一语词有时在集合的意义上使用,表达集合概念,有时在非集合的意义上使用,表达非集合概念。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三、肯定概念和否定概念 1、肯定概念
肯定概念又叫正概念,它是反映对象具有某种属性的概念。 2、否定概念
否定概念又叫负概念,它是反映对象不具有某种属性的概念。
负概念总是相对于某个特定范围而言的,逻辑学将这个特定范围称为论域。 四、实体概念和属性概念 1、实体概念
实体概念是对具体事物加以反映的概念。 2、属性概念
属性概念是对事物的性质加以反映的概念。
第四节 概念间的关系
3 / 9
p S 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学习
一、全同关系(同一关系)
两个概念的外延全部重合的关系是全同关系。 S P
即:S与P两个概念,如果凡S都是P,并且凡P都是S,那么,S与P两个概念是全同关系。 二、真包含于关系
一个概念的全部外延与另一个外延的部分外延重合的关系是真包含于关系。
即:S与P两个概念,如果凡S都是P,并且仅仅有部分P是S,那么,S与P是真包含于关系。
三、真包含关系
一个概念的部分外延与另一概念的全部外延重合的关系是真包含关系。
即:S与P两个概念,如果仅仅部分S是P, 并且凡P是S,那么,S与P两个概念是真包含关系。 S P S P P 四、交叉关系
两个概念部分外延重合的关系是交叉关系。
S P 即:S与P两个概念,如果只有部分S是P,并且只有部分P是S,那么,S与P就是交叉关系。
五、全异关系
两个概念的外延没有任何部分重合的关系是全异关系,全异关系也叫不相容关系。
即:S与P两个概念,如果所有S都不是P,所有P都 不是S,那么,S与P是全异关系。
全异关系的概念又有下属两种情形值得注意。 1、反对关系
S P S P 同一属概念下的两个种概念的外延不同,其外延之和小 Q 于属概念的外延,这两个概念的关系就是反对关系(或对立关系)。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即:具有全异关系的两个概念S与P同时真包含于Q,而且
4 / 9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