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名师整理)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章《溶液》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
(1)操作①中,需称量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是_____g。
(2)用图①装置称量氢氧化钠固体,正确的操作是________(填序号)。 A、直接放在托盘上称量。
B、在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张大小相同的同种纸,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左盘纸上称量。
C、先称量一个小烧杯质量,再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入后称量总质量。 (3)操作②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在量取蒸馏水读数时,视线如图所示(其他操作正确),会造成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14.下表是NaCl、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1)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坐标纸上绘制出氯化钠和硝酸钾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在答题卡的坐标纸上绘图)______
(2)根据绘制的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判断,温度大约在______℃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相等。
(3)20℃时,在50 g水中加入12.5 g硝酸钾固体,充分搅拌后得到______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此时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4)在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110g。这句话的含义是______。 15.请根据右图中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回答下列问题:
(1)t2℃时,30 ga物质加入到50 g水中不断搅拌, 能形成 g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2)将t2℃时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
溶液中析出溶质最多的是 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填物质序号)。
(3)现有a、b、c三种物质的浓溶液,适用于降温结晶的是 (填写物质序号)。
三、实验题
16.实验室配制50克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下图是小军实验操作过程示意图:
(1)图中一处明显错误的操作是_______(填序号),改正操作后,用上述图示的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配制时应选择_______________(填“10”“50”或“100”)mL的量筒来量取所需水的体积。
(3)下列会导致所得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偏小的选项(假设每一项其他步骤操作正确)有哪些?___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①氯化钠中含有杂质;②配制完成后移取液体时有部分溅出;③用刚刚洗过的烧杯配制溶液;④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⑤将量好的水倒入烧杯时有部分洒出。
A.②④⑤ B.①③⑥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若改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2%的氯化钠溶液加入一定量的水来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需要量取水________mL(水的密度为1g/mL)。 (5)①配好的氯化钠溶液,应转移到下列哪种试剂瓶中__________。
②请你为配好的氯化钠溶液,书写正确的标签。__________
17. 铝和氧化铁的反应,该反应可用于焊接
铁轨。某小组取铝粉和氧化铁的混合物,使之充分反应,反应中放出大量的热并发出耀眼的光芒,同时有熔融物生成。该小组对所得熔融物的成分进行了探究。 【查阅资料】
【作出猜想】小强同学推测熔融物中含有铁和铝。若小强同学的推测成立,其理由是
。 【进行实验】 步骤 现象 结论 取少量的熔融物于试管固体全部溶解,有无色气体逸熔融物含有铁和铝 中,加入过量的 。 【反思】小欣同学认为小强同学的实验方案不严谨,又用定量的方法帮助他进一步验证。取4.6g该熔融物于烧杯中,滴加了a g 稀硫酸时恰好完全反应。称得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为(a+4.4)g。反应后的溶液经过处理后得到19.0g的固体。通过实验得到结论:小欣同学的方案能证明小强同学的猜想成立,理由是
。
四、推断题
18.某化学第二课堂小组利用已学过的知识,准备利用含FeSO4和CuSO4的废水(无其他难溶杂质),从中获得硫酸亚铁晶体,其流程如下图所示:
出, 。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