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3章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提分专练作业4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3章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提分专练作业4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4 10:25:20

……………………………………………………………名校名师推荐…………………………………………………

A. 燕麦胚芽鞘中能够弯曲生长的有A、B、C、D、F、G、H、I、L、O,其中向左弯曲生长的有A、C、I 。

B. 向右弯曲生长的燕麦胚芽鞘比向左弯曲生长的多。 C. 直立生长的燕麦胚芽鞘有E、K、M。 D. 不生长的燕麦胚芽鞘有D、J、N。 【答案】D

【解析】据图分析,图中A、B没有尖端,无横向运输,有极性运输,都能弯向放含有生长素琼脂块的对侧生长。图中C、D、E的琼脂块对生长素的运输没有阻断,因此C、D弯向单侧光生长,E直立生长。图中F、G中起主导作用的不是单侧光而是云母片对极性运输的阻断,因此都弯向右侧生长。图中H、I中琼脂块没有阻断生长素的极性运输,都弯向单侧光生长。图中J没有尖端,没有生长素,所以不生长。图中K、L中,锡纸遮挡了K的单侧光,无横向运输,L有横向运输,但对极性运输都没有影响,所以K直立生长,L弯向单侧光生长。图中M、N、O中云母片对生长素运输有阻断作用,M中阻断横向运输,N中完全阻断极性运输,O阻断一侧的极性运输,所以M直立生长、N不生长、O弯向插云母片的一侧生长。综上所述,燕麦胚芽鞘中能够弯曲生长的有A、B、C、D、F、G、H、I、L、O,其中向左弯曲生长的有A、C、I,A正确;向右弯曲生长的燕麦胚芽鞘有B、D、F、G、H、L、O,向左弯曲生长的胚芽鞘有A、C、I,B正确;直立生长的胚芽鞘有E、K、M,C正确;不生长的燕麦胚芽鞘有J、N,D错误。 15.荷兰学者Went于1928年把燕麦胚芽鞘尖端切下,放在琼脂薄片上,约1h~2h后移去胚芽鞘尖端,将琼脂小块放在去顶的胚芽鞘一侧,然后置于黑暗条件下培养,胚芽鞘逐渐向放置琼脂小块的对侧弯曲生长。该实验结果不能直接证明的问题是( ) A.胚芽鞘顶端能产生影响生长的物质 B.影响生长的物质自顶端向下运输

9

……………………………………………………………名校名师推荐…………………………………………………

C.该物质能促进胚芽鞘的生长

D.单向光使该物质在胚芽鞘内呈不均匀分布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温特实验能证明胚芽鞘顶端能产生影响生长的物质,该物质能从顶端向下运输,运输到下部并能促进下面部分的生长,故A、B、C正确;不能证明单向光使该物质在胚芽鞘内呈不均匀分布,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生长素的发现实验,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6.为验证胚芽鞘弯曲生长的原理,某同学在暗室中按图设计进行实验,其结果应为

A. 胚芽鞘不生长 B. 胚芽鞘向左弯曲生长 C. 胚芽鞘直立生长 D. 胚芽鞘向右弯曲生长 【答案】D

【解析】因为有尖端,有生长素,所以会生长,A错误;生长素在尖端以下分

布不均匀,左侧多,会向右弯曲生长,B错误;左侧放置了胚芽鞘片段,生长素极性向下运输,左侧生长快,应为向右弯曲生长,C错误;左侧放置了胚芽鞘片段,生长素极性向下运输,左侧生长快,向右弯曲生长,D正确。 【点睛】注意:生长素产生的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以极性运输的方式向下运输,作用部位为胚芽鞘尖端下面的伸长区。

17.植物生长素和动物生长激素的相似之处是 A. 分子结构基本相同 B. 都由色氨酸转变而来 C. 都是由内分泌腺产生的 D. 都是微量高效有机物 【答案】D

【解析】植物生长素是吲哚乙酸,主要合成部位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在这些部位,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可转变成生长素,在植物体内含量很少,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动物生长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是由垂体分泌,含量很少,能促进生长,尤其是促进蛋白质合成和骨的生长,因此A、B、C错误,D正确,所以选D。

10

……………………………………………………………名校名师推荐…………………………………………………

18.下列有关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成生长素 B. 极性运输是细胞的主动运输

C. 生长素在成熟组织中的韧皮部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 D. 生长素只分布于植物体生长旺盛的部位 【答案】D 【解析】 【分析】

解答本题需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1、生长素的产生:生长素的主要合成部位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由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而成。2、生长素的运输:胚芽鞘、芽、幼叶、幼根中: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的上端运输到形态学的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称为极性运输;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以通过韧皮部进行非极性运输。3、生长素的分布:各器官均有分布,但相对集中地分布于新陈代谢旺盛的部分;老根(叶)>幼根(叶);分生区>伸长区;顶芽>侧芽。 【详解】

生长素是色氨酸经过一系列转变而成的,A正确;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主动运输,B正确;生长素可以通过韧皮部进行非极性运输,C正确;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含量很少,且主要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位如胚芽鞘、芽和根顶端的分生组织、形成层、发育中的种子和果实等处,D错误。 【点睛】

本题考查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19.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植物幼嫩叶片中的色氨酸可转变为生长素 B. 成熟茎韧皮部中的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 C. 生长素由内分泌腺产生 D. 集中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位 【答案】C 【解析】 【分析】

据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植物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详解】

11

……………………………………………………………名校名师推荐…………………………………………………

生长素主要在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中产生,在这些部位,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可转变为生长素,A正确;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以通过韧皮部的筛管进行非极性运输,B正确;生长素是由植物体的一定部位产生,C错误;生长素在高等植物体内大多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位,而趋向衰老的组织和器官中含量极少,D正确。 【点睛】

识记和理解植物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等相关知识是正确解答此题的关键。

二、非选择题

20.如图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同种植物不同器官的作用效应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对于同种植物的根、芽、茎来说,对生长素最敏感的是___________。 (2)在生长素浓度为A时,对芽起促进生长作用,对根的作用是___________。 (3)顶芽合成的生长素只能向下面的侧芽运输,这一特点叫做___________运输。这种运输方式使侧芽的生长素浓度偏高,会抑制侧芽的生长发育,这种现象叫做___________。 (4)果农对果树进行修剪,可以使侧芽部位的生长素浓度___________(升高/降低),有利于侧芽发育成侧枝,从而提高产量。 【答案】 根 促进作用 极性 顶端优势 降低

【解析】试题分析:梳理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其运输特点、顶端优势现象产生的原因等相关知识是分析、解决本题的关键所在。由题意并对比分析题图中各曲线的变化趋势从中提取有效信息,进而对相应问题进行解答。

(1)分析图示可知:对于同种植物的根、芽、茎来说,对生长素最敏感的是根。 (2)在生长素素浓度为A时,对芽和根的生长都起促进作用。

(3)顶芽合成的生长素只能向下面的侧芽运输,即只能从形态学的上端运输到形态学的下端,这一特点叫做极性运输。极性运输使侧芽的生长素浓度偏高,抑制侧芽的生长发育,这种现象叫做顶端优势。

(4)对果树进行修剪,可以使侧芽部位的生长素浓度降低,有利于侧芽发育成侧枝,从而提高产量。

12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名校名师推荐………………………………………………… A. 燕麦胚芽鞘中能够弯曲生长的有A、B、C、D、F、G、H、I、L、O,其中向左弯曲生长的有A、C、I 。 B. 向右弯曲生长的燕麦胚芽鞘比向左弯曲生长的多。 C. 直立生长的燕麦胚芽鞘有E、K、M。 D. 不生长的燕麦胚芽鞘有D、J、N。 【答案】D 【解析】据图分析,图中A、B没有尖端,无横向运输,有极性运输,都能弯向放含有生长素琼脂块的对侧生长。图中C、D、E的琼脂块对生长素的运输没有阻断,因此C、D弯向单侧光生长,E直立生长。图中F、G中起主导作用的不是单侧光而是云母片对极性运输的阻断,因此都弯向右侧生长。图中H、I中琼脂块没有阻断生长素的极性运输,都弯向单侧光生长。图中J没有尖端,没有生长素,所以不生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