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八章第一节《压力的作用效果》 教学设计
实验结论 ①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提问:物体运作用效果越明显。 动的速度与那②在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些因素有关?小,作用效果越明显。 这样可用类比的方法引入“压强”。 学生思考: A、2平方米的 1、这个环教师简要复习第表面上受到10牛节让学生能够二章第三节中“速度”的作用力; 的知识。引导学生思真正认识到:B、2平方米的为什么要引入考,在比较A与B、B表面上受到12牛压强的概念。 与C的作用效果哪个的作用力; 三、压强 更明显时用上面的结2注意知C、3平方米的识的迁移。 设计插入“速度”动画论很容易判断,在比表面上受到12牛较A与C的作用效果的作用力。 哪个更明显时教师引比较A与B、B类比导出“压导他们利用每一平方与C、A与C的作用强”。 米上的压力来比较,效果哪个更明显? 从而引出压强的概念: 比较A与B由结论①可得出B的作 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用效果明显; 的压力叫做压强 比较B与C由结根据压强概念进论②可得出B的作一步得出压强的计算用效果明显; 公式和单位: 公式: p=比较A与C时同F 学们发现直接用以S单位:F(牛) S(米上方法不行,思考2 ) 一段时间后有同学p(牛/米2即帕提出把它们每一平斯卡) 方米上的压力求出反思:科学探究即可用结论①了。 过程的节奏把握、类比法的适时导入、学 在建立压强概生活动的评估等有效念、得出压强的计结合,会使这节课的算公式后,请学生重点、难点顺利突破,讨论压强与压力、学生在愉悦中获得新受力面积的关系。 知。 1、教师分析、讲解课 提问:坦克对地这一环节四、知识运本145页例题,在分面的压力大小为什主要是巩固知用与深化 析中注意讲清坦克对么等于重力大小? 识、应用知识,地面的压力为什么等学生在老师引考虑到课堂时于重力以及面积单位导下思考、解题。 间,安排了两的换算。 推证:放在水平个例题,其中2、如下图所示,用面上的物体对支撑例2为备用例50N的水平推力将面压力大小等于物题。 20N重的物体A压在体的物重。 竖直墙壁上,物体A与墙的接触面积为0.01m2,则物体对墙的压强为多大? 1、师生共同利用这一节课的内容来分析解决引入中的问题后进行总结。 五、归纳总结 这节课用问题引入,最2、思考、互相交流,谈收获、体会等。 终以解决问题结束,体现“学以致用”的思想。 六、布置作1、背书包为什么要用扁而宽的带,不用细业 绳? 作业这么设计是让学生2、【课题】了解生活、生产减小、增大压从身边熟悉的延伸兴趣 强的方法 生活现象中去【活动流程】制订查阅和查找方式;收集探究并认识物相关的材料;分析材料并得出一些结论;理规律,同时评估;交流与合作. 让学生体会到【备注】①网上查找、采访获得的资料,物理在生活生要有学习的过程记录.②和其他成员交流,产中的实际应发现共性和差异.③ 发现新问题.
板书设计: 1、 2、
压力:物理学中将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力叫压力。 压力的作用效果与那些因素有关:
①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作用效果越明显。 ②在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作用效果越明显。 3、压强: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 公式: p=
F S用。 单位:F(N) S(m2 ) p(N/m2即帕斯卡)(Pa) 4、例题:略。
教学后记:
本节课的教学活动给学生一个全新体验,学生活动进行的非常活跃,让学生亲身体验压强概念的建立过程,深刻地理解压强的意义。
在理解压强公式的物理含义,知道压强与压力、受力面积关系后就不难找出增大压强和减小压强的途径了,所以把这一环节让学生在课下思考、互相交流。事实证明这对学生灵活应用压强知识很有好处,也很有趣味。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