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二化学混合物的检验
样既能检验硫酸根,又不影响氯离子的检验 在第4步实验过程中嗅闻有无氨臭味来确定铵根离子是否存在。 同时我们也学习到在检验混合溶液中的离子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 通过溶液的颜色推断有色离子是否存在。 2. 通过离子共存问题来推断某些离子是否存在。例如酸性溶液中没有碳酸根;硫酸根和钙离子不能共存 3. 离子检验时要注意要排除某些离子的干扰。例如鉴定硫酸根时要排除碳酸根的干扰;氯离子检验时要排除氢氧根、硫酸根、碳酸根的干扰。 4. 设计实验方案时要注意节约药品,在一份样品中尽量多的检验出多种离子。 [讲述]根据以上结论,请同学们为课本82页的课堂实验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每个人设计好后,在小组内先相互交流,然后在班级中交流 学生设计、讨论、交流 这个过程是对第一个教学内容的巩固,利用先小组内交流再班内的方法,可以让同学们接触到的实验方案更多,思维容量更大。教师在这里要注意在充分肯定学生的思维成果的基础,加以指导,让学生体会到思维的乐趣和自豪感。 固体混合物的成分分[讲述]刚才我们讨论了混合溶液中离子的检验。如果被检测的是固体样品,分析样品成分时有什么不同之处吗? [板书]二、固体混合物的成分分析 [讲述]确定固体混合物的成分主要是运用离子鉴定的方法来确定各组成成分所含的离子。 和混合溶液中离子的检验不同在于首先要取样品溶解,配制成待测溶液。其次,大多数时候推断某个成分的存在只需要检验该成分的阳离子或阴离子,不需要检验所有离子。例如 思考、回答: 确定硫酸铜一般可以通过铜离子在水溶液中的颜色 确定氯化钾一般检验氯离子的存在。 回答:固体样品要取样溶解。 用已有知识来解决相似问题,在思维能力方面得到提高。 为学生阅读理解探索与实践的实验方案做铺垫。 析 课本82页的《探索与实践》的要求是确定固体中含有硫酸铜、氯化钾、氢氧化钠、碳酸钠和硫酸铵中的哪两种。这些物质一般可以通过检验哪个离子来确定?
确定氢氧化钠一般可以通过检验氢氧根的存在。 确定碳酸钠一般可以通过检验碳酸根。 确定硫酸铵一般检验铵根。
[指导阅读] 请同学们一起来阅读课本82页的《探索与实践》至84页的内容
阅读 通过阅读、理解课本上总结的实验设计步骤,形成系统的知识框架。
[讲述]检验混合物的成分是对酸、碱、盐的性质以及离子鉴定方法的综合应用。设计实验方案是非常有创造性的工作,它的答案大多数没有唯一正确的,只要我们掌握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思路,就能形成具有自己个性的方案。
[讲述]请大家看课本85页的《学生实验》。实验要求推断白色粉末中是否有四种物质中的
思考
思考、回答:
硫酸铝可以通过铝离子
用单独检验某物质的方法做铺垫。
两种或三种,那么这四种物质单独怎样检验?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先沉淀后消失,或者硫酸根的性质。
碳酸钙可以利用不溶于水的性质或和酸反应产生无色无味气体。 氯化钡可以检验钡离子或氯离子。
硝酸钠一般通过焰色反应检验钠离子。
[提问]那么,两两之间会有什么反应吗?怎样解决干扰?
思考、回答:
(1)硫酸铝和氯化钡如果同时存在会产生白色沉淀,和碳酸钙的现象相同。
(2)如果白色沉淀加酸没有气泡,是硫酸钡;能产生气体并全部溶解,只
通过讨论分析解决干扰的方法,引导学生建立实验设计的思维框架
有碳酸钙;能产生气泡并且不能全部溶解,是硫酸钡和碳酸钙。 [讲述]通过讨论,我们已经解决了这个实验设计的核心问题,请大家在课后将这个实验设计完成并以文字的形式呈现出来。这是今天的作业之一。 将实验设计完成转化为文字,需要反复推敲。将其作为回家作业,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有充分思考的时间。 2.主要板书
一.混合溶液中离子的检出 二.固体混合物的成分分析 七、教学反思
本节内容是在二期课改第一期化学教材的基础上,增加和扩展的内容。课本内容由浅入深,层层递进,非常完整有序。因此本课在设计上完全依托课本,充分利用课本内容。教师所做的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分析讨论建立系统完善的实验设计思维框架。
本课的教学比较适合普通中学的同学,在教师逐步引导,帮助解决实验设计的主要问题的情况下,建立实验设计的思维框架,完成书面的实验设计报告。如果是示范性高中的同学,思维相对比较成熟,建议可以用探究性实验的方式完成本课,先预习课本实验内容的前提下,教师提出实验目的和要求,在课堂上用通过实验操作来验证自己的实验方案是否可行,最后通过小组交流和班内讨论,对实验方案进行评价,总结出实验设计的重点、要点。完善思维框架。程度较好的普通中学也可以尝试这种方式。
探究性实验可以采用的实验用品有:药品(氯化钾、硫酸铵、稀硫酸混合溶液,硫酸铝、
氯化钡、碳酸钙、硝酸钠固体混合物,氢氧化钠溶液,稀硝酸,稀硫酸、盐酸、硝酸银溶液,氯化钡溶液,蒸馏水,pH试纸),仪器(玻璃棒、点滴板、试管、胶头滴管)。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