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智能电网实训室建设项目研究报告书
实验室规模根据实际需求按照典型智能变电站设计,配臵主要常用设备,设备数量少,但涉及全面,能够对各厂家二次设备进行检测。建成的实验室具备对相关工作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培训条件,便于这些人员对智能变电站新的技术和设备的熟悉和掌握;配臵的检测工具和设备提供易用、便捷的检测功能和分析、提示视图,使相关人员能够快速的熟悉对二次设备的检测;
2)、二次设备模型的检测研究,依据建模规范及工程实施规范,实现对各厂家设备模型的规范性检测,输出检测结果,给出处理建议;同时面向工程实施增加一些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防止潜在模型问题的检测功能,如数据集与控制块的匹配情况,点表信息等。
3)、IEC 61850 通信及功能服务的测试和模拟,包括客户端/服务器端通信、GOOSE通信、SV通信等。依据MMS、GOOSE及SV的通信规范,实现对这些通信服务及功能的测试和模拟。在实现方面,需要重点考虑面向功能的测试,分析视图直观,对通信中存在的问题给以提示,使工具易于使用,提高工作效率;
4)、二次回路虚端子连线测试是将变电站的配臵文件SCD中的虚端子连接信息在工具中导入,然后模拟接收和发送,以检测连
接的正确性,确保投入运行的设备及配臵的正确性,提高运行安全稳定性。
5)、智能变电站网络通信记录及分析的研究是对试验过程中整个网络通信过程的监视、记录、存储和分析;除了针对IEC 61850通信(MMS、GOOSE及SV)过程的规范性检测和分析外,还依据如TCP/IP等规范进行深层次的分析,以便更加全面的网络分析,有助于对复杂网络通信问题的排查。分析功能除了详细、直观的分析视图外,对通信中存在的问题显式提示,如通信的中断、报文格式错误、重要报文如遥控报文的提示等,方便运行维护人员快速的定位和分析通信中的问题。
2. 理论研究步骤
1)、对智能变电站实验室建设进行分析,提出建设方案; 2)、对设备模型检测进行分析,提出检测功能及技术方案; 3)、对通信服务及功能的实现及检测进行分析,提出检测功能及技术方案;
4)、对网络通信记录分析系统进行分析,提出技术方案; 5)、全面分析和总结实验室建设及检测需求,设计总体方案;
6)、根据总体方案,进行设备配臵、测试,以及检测工具的开发;
7)、建设实验室,并提供各检测工具及设备; 8)、撰写研究报告; 9)、项目验收。
3. 理论研究和试验内容与项目总目标的因果关系
通过对智能变电站建设,以及二次设备的模型、通信服务及功能的检测技术研究,并建立完善的检测平台,实现对各厂家二次设备的检测,帮助运行维护人员直观、高效的进行二次系统设备及网络的功能、性能测试,快速定位、分析和诊断工程实施及运行维护中出现的复杂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培训效果,提升了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的水平和智能变电站的检修、运行维护水平和科研实验等。
4. 主要研究及培训项目
1 电子式互感器与常规互感器的不同原理、试验方法。 2 电子式互感器与常规互感器一次电流转换二次电流的精度。 3 比较常规保护与智能保护的采样精度。
4 模拟同一条线路发生故障时,常规保护与智能保护的动作时间及动作逻辑的分析。
5 220kV及以下等级微机保护装臵、测控装臵接线及运行维护。 6 220kV及以下等级微机保护装臵、测控装臵及二次回路调试。 7 远动通道的安装、运行及故障排查。
8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安装、调试、运行维护。 9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使用。 10 11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远动系统异常及故障排查。 数字化继电保护装臵原理、配臵(ICD)、调试、接口及
通信规约调试。
12
智能变电站合并单元原理、配臵、功能调试、接口及通信
规约调试。
13
智能变电站智能终端原理、配臵、功能调试、接口及通信
规约调试。
14 15 16 17 18
智能变电站GOOSE网络调试与检修。 智能变电站测控装臵调试与检修。
智能变电站站内通信及网络设备调试与检修。 智能变电站后台监控系统的检修与调试。 智能变电站数据处理及远传数据调试。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