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吉林省2015-2016高二9月月考语文试卷(附答案)
吉林省2015-2016高二9月月考语文试卷
班级 姓名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人也,一名虔。父早亡,母何氏醮①。密时年数岁,感恋弥至,烝烝②之性,遂以成疾。祖母刘氏,躬自抚养,密奉事以孝谨闻。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③,周门人方之游夏。
少仕蜀,为郎。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蜀平,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遂不应命。乃上疏曰: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
帝览之曰:“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乃停召。后刘终,服阕,复以洗马征至洛。司空张华问之曰:“安乐公何如?”密曰:“可次齐桓。”华问其故,对曰:“齐桓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流。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次问:“孔明言教何碎?”密曰:“昔舜、禹、皋陶相与语,故得简雅;《大诰》与凡人言,宜碎。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华善之。
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汉中太守,自以失分怀怨。及赐饯东堂,诏密令赋诗,末章曰:“人亦有言,有因有缘。官无中人,不如归田。明明在上,斯语岂然!”武帝忿之,于是都官从事奏免密官。后卒于家。
【注】①醮,jiào,古时称妇女出嫁。②烝烝,zhēng,淳厚。③谯周:人名。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祖母刘氏,躬自抚养 躬:亲自 B.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夺:改变 C.齐桓得管仲而霸 霸:称霸 D.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 疾:疾病
2.下列各组句子全部能表现李密敦厚和孝顺的一项是(3分)( ) ①感恋弥至,烝烝之性,遂以成疾 ②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 ③有暇则讲学忘疲 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 ⑤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⑥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⑤⑥ D. ③⑤⑥
3.下面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文中李密与张华的对话,表现出李密对忠贤兴国、奸佞误国的认识极其深刻。 B.晋武帝征召李密为太子洗马,李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为由,没有接受官职。
C.李密为官清廉,为人正直,很有才能,却始终没有得到皇上的赏识,未能调回京城任职,因此心怀怨恨。
D.李密在祖母刘氏过世后,应征太子洗马,实现他在《陈情表》中所说的先尽孝后尽忠的诺言。 4.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5分)
(2)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5分)
二、古诗文阅读(22分) (一)古代诗歌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5—6题。
禾 熟① 宋·孔平仲
百里西风禾黍香, 鸣泉落窦②谷登场。 老牛粗了③耕耘债, 啮草坡头卧夕阳。
[注]①此诗很像一幅古代农村风俗画。清初画家曾借此题画。诗人做过地方官吏,熟悉农村情况。他多遭贬谪,厌倦官场,正好借这乡村的野朴淘洗心情,抒发胸中的积郁。②窦:水道,水沟。③粗了:刚了结。 5、一、二两句,勾勒出了农村 的景象。(4分)
6、三、四两句取象老牛,诗家评说“用意很深”。对诗人的“用意”,你是怎样理解的?(8分)
(二)名句名篇默写(10分) 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
(1) ,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陶渊明《桃花源记》) (2)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
(3)故木受绳则直,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荀子《劝学》)
(4)我决起而飞, ,时则不至, 。(庄子《逍遥游》) (5)) ,小年不及大年。(庄子《逍遥游》)
(6)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
三道人生试题 邱成立
上大学的第二年,学校开了一门课程叫《人生》。
开学第一天,第一次上《人生》课,李老师先做了个简单的自我介绍,说他叫李毅然,和我们的共和国同一天过生日。在这个学校教学已经十多年了。然后就说要进行一次摸底考试。同学们听了都很奇怪,刚刚开学,还没有学到什么东西,怎么考试呢?
李老师笑眯眯地说:“说起来是考试,其实也就是个小调查。内容很简单,只有三道题目。”李老师顿了顿,看大家还是一脸茫然不知所措的样子,脸上又堆满了笑容,说:“下面我开始出题了。第一题,你们有谁记得父母的生日吗?”听了李老师的话,很多同学愣住了,只有少数几个女生举起了手。李老师数了数举手的人数;轻轻地点了点头,又说:“学校有四个门卫,每两人一班轮流看大门,谁能说出其中两个人的名字?”这一下大家傻眼了。虽然大家经常从校门口出入,也知道这几个门卫分别是赵师傅、李师傅、王师傅、张师傅,可具体到每个人叫什么名字,还真说不出来。
李老师看大家哑口无言的样子,又笑了,接着抛出了第三个问题:“你是否经常反省自己?”这一问,所有的同学都低下了头。
教室里静默了一会儿,李老师说话了:“《人生》这门课程,旨在引导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教导我们今后如何立身处世、做人成才。今天的三道考题,可以说是对同学们做一个检验。” “第一题,记住父母的生日。”李老师边说边在黑板上重重地写下了“孝道”两个字。“孝道教人善良。
心存孝道的人,才会有善的根苗,有善的根苗,才可能开出善花,结出善果。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尊重,更不会尊重别人。当然,尊重父母并不仅仅是记住父母的生日,更重要的是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孝敬父母。
“第二题,记住你身边每一个人的名字,尊重你身边的每一个人。尊重别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尊重别人可以使自己宽厚。基石宽厚才能负重,人心宽厚才能做大事业。”
“最后一题,如果你记不住父母的生日,又叫不出门卫的名字,那么,你就该反省自己了。”说到这里,李老师又在黑板上写下了“反省”两个字,“反省促人进步,有反省才会有悔悟,有悔悟才会有进步,才会有成才的可能。”
这一课使每一个同学终身难忘。
二十年后,全班同学在广州大酒店聚会。班长让大家介绍一下自己二十年来的工作情况和生活情况,时间不超过一分钟。
全班四十多个同学很快都说完了,最后,班长说话了:“同学们,大家在李老师这三道人生试题的指引下,每个人都有了自己想要的收获。我想再问大家两个问题,不知道大家能不能回答出来?” 大家异口同声地说:“什么问题?快说吧!”
班长说:“李老师给了我们那么大的帮助,谁能说出李老师叫什么名字?”大家听了,一下子都愣住了。是啊,上学的时候,成天李老师李老师地叫,是不能、也不敢叫李老师的名字的。毕业之后,一提起来还是李老师长李老师短的,也没叫过李老师的名字。班长这一问,还真把大家难为住了。
班长看大家都不吱声了,又抛出了第二个问题:“不知道李老师的名字,是因为我们都是学生,不能直呼老师的名字。那么,有谁知道李老师的生日是哪一天呢?”
大家听后,又一次沉默了。全班同学没有一个人知道李老师的生日是哪一天。
班长的脸色严肃起来了:“同学们!我觉得人生的试题应该还有第四道,那就是:记住老师的名字和生日。有人说:人的一生,选对伴侣,幸福一生;选对环境,快乐一生;选对朋友,甜蜜一生;选对行业,成就一生。那么,选对老师呢?”
一个同学不假思索地说:“选对老师,智慧一生。”
“那么,我们该不该记住老师的名字和生日呢?”班长的话音虽然不高,却重重地砸在了每一个同学的心里。
8、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6分)
A、小说开头李老师“说要进行一次摸底考试”,一方面引起学生兴趣,同时也是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B、“李老师看大家哑口无言的样子,又笑了”这句话反映出李老师因为自己的问题难住学生而得意。 C、小说中李老师强调尊重父母并不仅仅是记住父母的生日,更重要的是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孝敬父母。 D、小说写同学们没有一个人记住老师的名字和生日,主要是为了批评同学们上课精力不集中。 E、“班长的话音虽然不高,却重重地砸在了每一个同学的心里”表现了同学们受到的震动之大。 9、小说一开头,李老师就作了自我介绍,这有何作用?(6分)
10、如何理解李老师说的“如果你记不住父母的生日,又叫不出门卫的名字,那么你就该反省自己了”?(6分)
11、班长认为人生的试题还有第四道:记住老师的名字和生日。你同意吗?请联系文本与实际谈谈你的看法。(8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23分)
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领悟茶道是需要有“品茶心”,即“和、静、清、寂”的,那不是急功近利的追寻,也不是附庸风雅的....模仿。
B、面对如雨后春笋般冒出的违章建筑,高速公路总指挥路大年急得一筹莫展,只好向乡“文明办”求救。 .... C、富有刑侦经验的王小波面对死不开口的犯罪嫌疑人不急躁,他循循善诱,终于撬开了那人紧闭的....嘴巴。
D、为了追逐所谓的时尚、前卫,他花光了自己多年的积蓄,甚至连爷爷的养老金都挪用了,真正到了寅吃卯粮的地步。 ....
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3分)( )
A、在社会交际中,无论个人还是组织,在公众中的信誉是至关重要的,它是决定交际成败的关键。 B、我们要重视对火箭的研究,导弹、人造卫星、航天飞机、宇宙飞船这些航天器都是用火箭发射升空的。
C、老年人心力衰竭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由劳累、用脑过度、精神紧张、食盐过多和感冒等诱发的。
D、老人在80岁的时候,还清楚地记得哥哥参加学生运动时对自己的评价:一个温情主义者。 14、填入横线上的内容,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今年清明刚过,这好雨就来了。________ 。一群孩子还在这霏霏细雨中玩着篮球,他们似乎并没发觉;即使发觉了,恐怕也会是“斜风细雨不须归”吧。
①你再看看地面吧!一点点颜色变浓,而后渐渐有了小水泊,那若蜻蜓点水的纹圈不就是春雨的杰作吗? ②杜甫在《春夜喜雨》里说春雨“润物细无声”,今年这雨除了无声,还隐匿了行迹。 ③你看看黝黑的门洞吧!那细若蛛丝的不就是春雨吗?
④你再看看笼于烟雨蒙蒙中的远山吧,那不是披了轻纱的少女的胴体吗? ⑤行于这雨中,你只觉得天潮潮、地湿湿,脸颊莫名凉爽,而你却发觉不了它。 A.⑤③④①② B.③①④②⑤ C.②⑤③①④ D.⑤②③④①
15、仿照下面的例句,从“善良”“孤独”“宽容”这三个词语中任选一个为写作对象,另写一组句子。(8分)
亲情犹如一江剪不断的春水,流动的是游子心中永远的思念;亲情犹如一丘数不尽的细沙,沉淀的是长年堆积的牵挂。
16、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只填序号)(6分 )
一次,我随黑压压的人群,在深夜里爬上泰山极顶,守望东海日出。 此时,朝阳、白帆、碧空,把我对遥远未来的瞻瞩与渴盼,带向广阔无垠的苍穹。 ①山涧、鸟鸣、夜露,掩不住心中渴望的激动。
②我透过那浓密的树梢,遥望到远方的木船已挂起了洁白的帆——那迎风摇曳的希望之帆,正颤动于朝阳之中。
③黎明的曙光射出万只金箭,点燃了朝霞,苏醒的泰山发出铮铮的声响,从青灰色的雾霭中逐渐显现出它坚实的轮廓。
④一轮朝阳从海上喷薄而出,圣光充溢,喷涌,流动,一个熠熠发光的世界点亮我的双眼! 答: 五、作文(60分)
17、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时下有不少人很舍得花时间、花钱来美化自己的仪表,穿金戴银、涂脂抹粉,浑身名牌极品,却忘了自己的灵魂,对空虚苍白、落上败叶,沾染污垢,长了斑点甚至毒瘤的心灵漠然视之。对此,你有何感触和想法?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