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化学必修2模块综合检测卷2份及答案解析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化学必修2模块综合检测卷2份及答案解析
C.能使溴水褪色
D.与HCl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加成反应,并只得到一种产物 答案 C
解析 苯乙烯结构中含有碳碳双键,能够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使KMnO4溶液褪色,A选项错误;苯结构中12个原子共平面,乙烯中6个原子共平面,苯基和乙烯基通过C—C键相连,单键可以旋转,所以苯基和乙烯基可以共平面,B选项错误;苯乙烯结构中含有碳碳双键,能够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水褪色,C选项正确;苯乙烯结构中的乙烯基上的两个碳原子不对称,与氯化氢发生加成反应时生成两种产物,D选项错误。 7.(2018·大庆实验中学月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aO+H2O===Ca(OH)2可放出大量热,可利用该反应设计成原电池,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任何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量变化 C.有化学键断裂一定发生化学反应
D.灼热的铂丝与NH3、O2混合气接触,铂丝继续保持红热,说明氨的氧化反应是放热反应 答案 D
解析 只有氧化还原反应在理论上才能设计成原电池,而反应CaO+H2O===Ca(OH)2是非氧化还原反应,不可能设计成原电池,故A错误;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但不一定都是热量变化,也可能是光能、电能等多种形式,故B错误;某些物质的溶解、电离,或状态的变化可能伴随着化学键的破坏,但没有发生化学反应,故C错误;氨气的催化氧化用灼热的铂丝作催化剂,由于是放热反应,所以铂丝保持红热,故D正确。
8.(2018·漯河月考)括号内物质为杂质,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 A.乙酸乙酯(乙酸):用NaOH溶液洗涤后,分液 B.乙烷(乙烯):用溴水洗气
C.溴苯(溴):用NaOH溶液洗涤后,分液 D.乙醇(水):用生石灰吸水后蒸馏 答案 A
解析 二者均与NaOH反应,不能除杂,应选饱和碳酸钠溶液、分液,故A项错误;乙烯与溴水反应,而乙烷不能,则用溴水、洗气可分离,故B项正确;溴与NaOH反应后,与溴苯分层,然后分液可分离,故C项正确;水与CaO反应后,增大与乙醇的沸点差异,然后蒸馏可分离,故D项正确。
9.被称之为“软电池”的纸质电池,采用一个薄层纸片作为传导体,在其一边镀锌,而在其另一边镀二氧化锰,在纸内的离子“流过”水和氧化锌组成的电解液,电池总反应为Zn+2MnO2+H2O===ZnO+2MnO(O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电池的正极为锌
9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化学必修2模块综合检测卷2份及答案解析
B.该电池反应中二氧化锰起催化剂作用
C.当0.1 mol Zn完全溶解时,流经电解液的电子个数为1.204×1023 D.电池正极反应式为MnO2+e+H2O===MnO(OH)+OH 答案 D
解析 从电池反应可知,锌失去电子被氧化,所以锌是负极,A不正确;由电池反应可知,MnO2被还原,MnO2为正极,B不正确;电子经外电路从负极流向正极,不经过电解质溶液,C不正确; 电池正极上,MnO2被还原,其电极反应式为MnO2+e-+H2O===MnO(OH)+OH-,D正确。 10.一定温度下,一定体积的容器中发生反应:A(s)+3B(g)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的是( ) ①A的质量不发生变化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a mol A,同时消耗2a mol C ③容器中的压强不再变化 ④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⑤n(A)∶n(B)∶n(C)∶n(D)=1∶3∶2∶2 ⑥B的浓度不变 A.②③⑤⑥ C.②④⑤ 答案 B
解析 ①A的质量不发生变化,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平衡状态,故正确;②单位时间内生成a mol A,同时消耗2a mol C,都体现的逆反应方向,故错误;③容器中的压强不再变化,说明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反应达平衡状态,故正确;④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说明气体的质量不变,反应达平衡状态,故正确;⑤达平衡状态时,n(A)∶n(B)∶n(C)∶n(D)可能等于1∶3∶2∶2,也可能不等于,与各物质的初始浓度及转化率有关,故错误;⑥B的浓度不变,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平衡状态,故正确。
11.(2018·启东中学高一月考)下列有关金属的工业制法中,正确的是( ) A.以海水为原料制得精盐,再电解精盐的水溶液制取钠
B.用海水、石灰乳等为原料,经一系列过程制得氧化镁,用H2还原氧化镁制得镁
C.以铁矿石、焦炭、空气、石灰石等为原料,通过反应产生的CO在高温下还原铁矿石制得铁
D.从铝土矿中获得氧化铝再制得氯化铝固体,电解熔融的氯化铝得到铝 答案 C
电解
解析 工业制钠是电解熔融NaCl:2NaCl=====2Na+Cl2↑,而电解NaCl溶液:2NaCl+
10
-
-
2C(g)+2D(g),下列描述中能
B.①③④⑥ D.②③④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化学必修2模块综合检测卷2份及答案解析
电解
2H2O=====2NaOH+H2↑+Cl2↑,得不到钠,A错误;镁的还原性比氢气的还原性强,不能用电解
氢气还原氧化镁制取镁,工业制镁是电解熔融氯化镁:MgCl2=====Mg+Cl2↑,B错误;工业高温
上常用CO在高温下还原铁矿石炼铁:3CO+Fe2O3=====2Fe+3CO2,制得铁,因为炼铁的矿石中含有一定量的二氧化硅,所以石灰石的作用是将二氧化硅等杂质转变为炉渣而除去,C正确;因为熔融状态下氯化铝不导电,所以从铝土矿中获得氧化铝再电解熔融的氧化铝来获取金属铝,D错误。
12.已知一种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4H4,分子结构如图所示,若将该有机物与适量的氯气混合光照,则生成的产物的种类共有( )
A.2种 B.4种 C.5种 D.6种 答案 C
解析 图示结构为正四面体形结构,一卤代烃、二卤代烃、三卤代烃、四卤代烃各有一种。因为C4H4与Cl2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C4H3Cl、C4H2Cl2、C4HCl3、C4Cl4和HCl,由C4Cl4中的4个C原子构成正四面体知, C4H3Cl、C4H2Cl2、C4HCl3、C4Cl4的结构都只有一种,所以C4H4与Cl2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的卤代烃的种类共有4种,加上无机物氯化氢,共有5种产物,C正确。
13.(2018·绵阳高一段考)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 78 g 苯中含有碳碳双键的数目是3NA B.18 g D2O中含有 10NA个质子 C.28 g聚乙烯中含有的原子数目为6NA
D.56 g 铁片投入足量浓H2SO4中生成 NA个 SO2分子 答案 C
解析 苯分子中的碳碳键为一种独特的化学键,不存在碳碳双键,选项A错误;D2O的质子数
18 g-1=9N,选项B错误;聚乙烯的为10,M=20 g·mol-1,则质子数为×10×N molAA20 g·mol-1最简式为CH2,故28 g聚乙烯中含有的CH2的物质的量为2 mol,则含6 mol原子即6NA个,选项C正确;56 g铁的物质的量为1 mol,由于铁与浓硫酸能够发生钝化,阻止了反应的进行,无法计算反应生成二氧化硫的物质的量,选项D错误。
14.(2018·枣庄八中月考)利用某些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间的转化可用来贮存热能,如原降冰片
11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化学必修2模块综合检测卷2份及答案解析
二烯(NBD)经太阳照射后转化成四环烷(Q)的反应:
-
kJ·mol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NBD、Q、甲苯三者互为同系物 B.NBD、Q、甲苯三者是同分异构体
C.92 g NBD经太阳照射后完全转化为Q时需吸收88.62 kJ热量 D.NBD可开发为贮能材料 答案 A
ΔH=+88.62
解析 NBD、Q、甲苯三者互为同分异构体,A不正确,B正确; 92 g NBD的物质的量为1 mol,由题中热化学方程式可知,1 mol NBD 经太阳照射后完全转化为Q时需吸收88.62 kJ热量,C正确;NBD可以储存太阳能转化为Q,当Q转化为NBD时,又可以释放能量 ,故NBD可开发为贮能材料,D正确。
15.(2018·大庆第一中学高一段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CH4和BCl3分子中所有原子的最外层都达到了8电子稳定结构 B.Na2O2、NaClO中所含化学键类型不完全相同
C.Si与C同属第ⅣA族,因此SiO2和CO2两种物质中微粒间作用完全相同 D.氯气与NaOH反应的过程中,同时有离子键、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断裂和形成 答案 B
解析 CH4分子中的H原子和BCl3分子中的B原子最外层都不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所以A不正确;Na2O2分子中含有离子键和非极性共价键,而NaClO分子中含有离子键和极性共价键,所以二者所含化学键类型不完全相同,故B正确;Si与C都属第ⅣA族元素,但SiO2是由Si原子和O原子通过共价键形成的原子晶体,而CO2是由CO2分子间通过分子间作用力形成的分子晶体,即二者微粒间的作用不同,故C不正确;氯气与NaOH的反应过程中,断裂的化学键有离子键、极性键和非极性键,而形成的化学键有离子键、极性键,所以D不正确。 16.(2018·永州段考)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与结论的关系不相符的是( )
A 操作和现象 将一小块钠分别投入盛有水和乙醇的小烧杯中,钠与乙醇反应要平缓得多 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石蜡油加强热生成的气体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溶液褪色 向盛有Na2CO3固体的锥形瓶中滴加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 向蔗糖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水浴加热一段
结论 乙醇羟基中的氢原子不如水分子中的氢原子活泼 石蜡油的分解产物中含有烯烃 不能证明氯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碳元素 蔗糖未水解 12
B C D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